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五十一章 时过境迁

    东安平沦陷,主将曹丹战死。

    魏国在青州的其余城池很快被攻陷,守将们要么开城投降,要么被底下的亲信绑着送到吴军营中。

    总之,随着曹丹麾下这一支魏军覆灭。

    整个魏国的统治开始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倾颓势头。

    三国二十三年,八月

    随着济南郡的最后一道屏障,历城沦陷,吴国彻底吞并青州之地。

    另一面,吕温的凉州兵马也达到了济阴郡。

    他们与对岸的吴军一起将魏国南北隔断。

    南面只剩颍川郡还在负隅顽抗,其余的郡县悉数脱离魏国朝廷的统治。

    颍川是魏廷几家臣子出身的地方,守备力量相较周边都要强上不少,是以能够多撑上一段日子。

    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颍川守军寄希望于邺城朝廷,期待朝廷援军可以尽快杀回来。

    当然,这是守军的一厢情愿。

    自家人清楚自家事,荀氏、陈氏、郭氏等家主却不太乐观,根据邺城族人递来的消息,冀州方面也是动乱不止。

    邺城朝廷只能勉强局面,尤其是曹丹战败身亡的消息传回,朝廷还要分兵镇压京师附近的叛乱,根本抽不开兵马。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颍川方面渐渐出现颓势。

    已经有世家家主尝试与凉军联系,开始图谋投效对方。

    一道无形的猜忌链形成,并且牵连着每一个世家,迫使他们在新旧之间做出抉择。

    ……

    海西集市

    正是秋老虎最猖獗的时候,几乎快要把人晒干了。

    这儿距离海边不远,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湿气,在高温下让人很快就感到口干舌燥。

    李常笑戴着一顶夸张的圆顶草帽,足以将他大半张脸藏在阴暗里,这才算是好了许多。

    街边路过的人都被这草帽吸引,没有见过这般新奇的玩意儿。

    还别说,除了看起来有些奇怪,还是很实用的。

    李常笑左顾右盼,最终在一座卖水果的摊贩停下,摊主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头上裹着一条白汗巾,皮肤黝黑,看起来很有精神的感觉。

    他搓着手,乐呵呵招呼:“客官,可看上什么?”

    李常笑的注意力最终落在一堆青绿的瓜果上,乍看还觉得有些眼熟,拿起来有股微弱的清香,很是好闻。

    摊主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很快露出笑容,介绍道:“这是前些年水师远洋带回的异域瓜果,姑且唤作香瓜,可甜咧!客官尝尝?”

    “是天竺来的?”李常笑问道,只因他在凉州也见过这物,没想到这么快传到东吴了。

    摊主连竖起拇指:“客官高见,正是天竺果子。家祖是水师中的一员,前年带回瓜果,侥幸栽活。”

    他像是很高兴有人能认出这果子的出处:“客官是个有眼缘的,今儿这果子赠你一枚,不收钱!”

    李常笑能理解这种情绪。

    毕竟有着水师祖父的背景,见识比常人要高出一截。

    但这恰恰也是问题,因为大家的见识相差太远,根本聊不到一起去。

    便是想要卖弄学识都没有办法,简直是鸡同鸭讲。

    现在好不容易碰上李常笑这个“同类”,也难怪摊主大为欣慰。

    李常笑微微颔首,并没有拂了摊主的好意,只是顺带又挑拣了几样水果,并如数支付了这些部分。

    没一会儿。

    摊主将切好的果子送到棚子下。

    这儿有个石墩,正好可以当桌子来用,趁着阴凉也能起到消暑的效果。

    摊主没有继续停留,重新招呼往来的客商。

    李常笑嚼着瓜,环顾四周。

    随着吴国交州水师一次次远洋折回,海西作为东部沿海少有的大口岸,对这一切的变化是最敏感的。

    譬如平生未见的瓜果,又或者是海外长相怪异的土著,还有种种流传当地的趣闻。

    李常笑仗着和海港主人熟识,从孙枝口中得到不少第一手消息。

    某种程度上,他也算紧随时事了。

    正因如此,眼见海西口岸日益繁华,集市的规模越来越大,李常笑时常也会感慨航海的神奇。

    或许,千百年之后,大西洋沿岸的大胡子也是这种感觉。

    ……

    年关的前一天。

    一个对邺城君臣而言不亚于晴天霹雳的消息传来。

    颍川郡降了!

    这可不是什么旁的郡县,而是朝廷几家权贵的宗族所在。

    许多有心人将视线投向朝廷,都准备看笑话,想知道魏帝如何处置这群权贵。

    举族株连?削官夺爵?

    无论选哪一种,魏国朝廷必将陷入动乱,届时连目前这种苟延残喘的状态都难以维持。

    魏帝宫

    曹脩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将各位臣子召集过来。

    意想中问罪的场景没有出现,君臣只是例行商议国朝以及前线战事,皆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模样。

    臣子出宫时,曹脩论数功劳赐下丹书铁券。

    暗地里,魏国宫廷以及群臣各府的精锐一齐出动,缉拿和杀死那群散布谣言,动摇人心的探子。

    仅仅只用了一日,这场大到足以颠覆魏廷的动荡在魏帝轻描淡写的权术下消弭。

    某种程度上震慑住了那些原本动摇的臣子。

    忙活完这些,曹脩有些疲惫的走到祖祠。

    里面供奉着曹家先祖,以及第一代魏帝曹瞒。

    曹脩揉着脑袋,跪坐在曹瞒的灵牌前:“父皇,江山怕是难以挽回了。”

    他的声音中惨杂着几分苦涩,还有少许挫败。

    七年前父皇交到他手里的,是一片足以三分天下的广阔疆域。

    一晃眼七年光景,大魏接连丢了豫州和青州,连兖州都有半数以上的国土沦丧。

    他日下了九泉,真是愧对历代先祖了。

    曹脩望着先帝的雕像和令牌,足足一炷香才缓过来。

    “孩儿会竭力保全宗族。不过也请父皇见谅,脩儿如今是一国之君,断不能轻易束手就擒。”

    “他日九泉再见,不孝孩儿拜过。”

    说着,他将脑袋低至地面,随后转身离开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