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一章 滕派碟画

    滕王是武德帝的幼子。

    由于武德帝子嗣稀薄的缘故,他打小就被养在宫中,自然知道父皇有一位至交僧人。

    是以,李常笑与滕王其实是见过面的。

    这老小子的记忆有些好得出人意料。

    李常笑点点头,喊了一句:“小侄儿。”

    此话一出,滕王再也无法保持淡定了。

    他快速上前,亲自搀扶李常笑登船,口中不断唠叨:“唉,底下人不识眼色,一会侄儿扣他们工钱,请师伯莫怪。”

    王安和李湛然跟在二人身后。

    若说王安是因为知道李常笑辈分极高,所以很快就能恢复淡然,那么李湛然现在仍然还处于懵逼状态。

    他将手搭在王安肩上,小心翼翼问道:“王公子,这位大师是什么来头?”

    王安神秘一笑:“这是我太师祖,据说当年和高祖皇帝关系亲厚。”

    李湛然听了顿时苦笑:“王公子你怎么不早说,我方才的一般卖弄,可真是丢人到家了。”

    “不会,”王安摇摇头:“太师祖的脾气很好。虽然我与太师祖接触不久,但我清楚,太师祖是很欣赏滕王的。”

    “那就好。”

    ……

    青雀舸的顶层

    滕王福的宫人早就将作画的材料给备好了。

    佛赤、泥银,这是用来充作蝴蝶翅膀的鳞片。

    七色宝石,将其研磨成粉用以上色。

    檀、沉、芸、降香,这是动笔的颜料,俱是价值千金的珍贵香料。

    这些名贵之物原本是滕王最骄傲的东西。

    可到了李常笑这位长辈面前,滕王忽然生出几分忐忑。

    这感觉就像是偷偷花钱买了贵物的孩子。

    李常笑第一眼也被这碟画的豪华用材给震住了。

    不过很快他恢复淡然,看向滕王的眼神中也带着几分鼓励:“不错的巧思。贫僧今日过来观赏,你可千万不能藏私。”

    滕王听后大喜,连忙保证道:“师伯放心。侄儿肯定拿出二十分的功力来!”

    说完他对着其余的画师招呼,这就准备今夜的作画了。

    李常笑则盘坐了起来。www..cc

    不得不说,在这寂静的夜空下,看着宝石和金银一闪一闪的模样,当真是有几分惬意。

    至于滕王是否奢靡,这与他无关。

    李常笑自诩不是道德标杆,更没有泛滥的同情心。

    只要这金银财物,不是靠着强取豪夺而来的,那如何处置就是滕王的自由。

    毕竟若是事情真有不妥,洪州百姓自己会用手脚来表明他们的立场。

    伴随着王府乐官的琵琶声响起。

    滕王接过左右递来的酒,一口饮下,很快就喝得满脸通红。

    他大笑着上前,捻来佛赤和泥银,在画板上创作。

    李湛然站在王安身边,眼神一丝不苟。

    王安有些好奇:“小王爷,你莫非是要继承这手艺?”

    李湛然目不转睛,却还是点点头:“我父亲和叔父们,都不太赞同祖父的奢靡。但在我看来,这毕竟是祖父的心血,总是有人要继承下去的。”

    “我正好喜欢,这个人也可以是我。”

    王安点点头:“看来你的祖父是有个不错孙子。可惜我就不太一样了。祖父想让我继承家学,钻研六经。可我更想当个诗人。”

    “诗人?”李湛然眼前一亮,很快面露了然:“这也难怪,王公子可以说出那样好的句子。”

    他像是想到什么,忽然笑道:“明日祖父应该会在滕王阁设宴。你既然这般大才,不如思考一下,要如何给这滕王阁做序。这可是难得的机缘,王公子不要错过。”

    王安眉头一挑:“这话可有什么说法?”

    “当然,”李湛然说着面露些许自得:“我祖父经营洪州多年,滕王阁的名声也随之打响。假以时日,兴许整个江南,只有黄鹤楼可以与滕王阁媲美。”

    “王兄的序文如果可以过关,将来名满天下不是难事。”

    闻言,王安眼前一亮,不过面上却无比谦虚。

    “小王爷相邀,王某不敢推辞。事先说明,王某可不是想要名满天下,单纯只是欣赏这滕王阁。”

    李湛然会心一笑:“对,我懂!”

    ……

    二人说话间,滕王的画作已经接近尾声。

    滕王的醉意恰巧也快消减了。

    李常笑看得有些出奇。

    他听过醉酒打拳的,也知道醉酒练字的。

    但是这种饮酒作画到最后还可以顺便解酒的,还真是第一次见。

    “不愧是凭着一手绝活留名的玩主。”

    李常笑面露感慨。

    恰巧,滕王的画作完成。

    《十蝶十花图》

    画中十只色彩不一的蝴蝶,飞舞着奔向兰花。

    最重要的是,这一幅画虽说取自人间金银,但画作本身却有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这就像是卓淤泥而不染,反倒越来越仙气飘飘。

    滕王走到李常笑面前,脸上还有几分遗憾:“师伯,本来侄儿是想画一幅百蝶百花图,可惜这精力却吃不消了。”

    李常笑听出他话里的遗憾,淡笑道:“你这一人开创了画道,难道不打算留给后人填补的余地?”

    “若百花和百蝶全让你花了,后世之人做什么。”

    闻言,滕王顿时露出笑容。

    他挠着头:“这也是。不过侄儿留着这画作,主要也想用来作为不时之需。”

    “倘若哪里遇上了灾乱,用金银未必方便。说不得这画作,还可以换来几顿百姓的衣食充足。”

    李常笑有些惊讶,这些用料精贵的画作,最终竟然是这个目的。

    不过联想到滕王多年前卖滕王阁是事情,他忽然有些理解。

    随着滕王的足迹往南,山东滕地虽然还流传着滕王的名声,可是昔日的那座滕王阁却逐渐没落。

    这一番景象,当真是应验了滕王的那句话。

    滕王阁,名扬天下从来不是因为滕王阁,而是因为滕王这位阁中帝子。

    ……

    画作没一会儿就被王府的下人带走了。

    夜深人静。

    来时喧闹的豫章街道,如今也终于被黑夜所吞没。

    唯有滕王阁,在这寂静的夜晚里,仍是一片灯火阑珊的壮景。

    李常笑与滕王站在船头,滕王给他介绍。

    “听闻我大唐诗文之风正盛,侄儿便在阁上立下诗板,让一众文人墨客以滕王阁赋诗,想要寻得一二可代表滕王阁的。奈何,至今没有一个是合侄儿心意的。”

    李常笑点点头,忽然道:“你可想过,以序文替代。”

    滕王一愣,眼神中带着几分怀疑:“师伯,序文怕是会不合时宜。”

    闻言,李常笑淡淡一笑,只是说了四个字。

    “文好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