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六章临江阁提序

    这位公子有些面生啊。孔先生盯着银子道。

    人面生,银子可不面生。

    宋澈说道:我并非本地人,今日游玩至此,观此阁楼巍峨雄伟,又见文人骚客争先提序,因此便想来试一试。

    孔先生却道:临江阁上月才重修开设,临安府发公文邀天下儒生为其赋序,公子锦衣玉带,气质富贵,更似巨贾豪商,不似读书人。

    宋澈眉头一皱,反问:难道非得是穿儒袍,持纸扇,戴簪花的才能有好文章?

    孔先生见人不悦,赶忙摆手,那倒不是,那倒不是反正公子不缺钱,试一试也无妨。他说着,挑了一幅大画卷,一只大毛笔递给宋澈。

    若是我之赋序被选中了,又该如何?宋澈又问。

    孔先生笑道:若是如此,公子将得到赏银百两,并受邀入临安府做首席幕僚,再者,您的赋序与名号将刻在碑文上,随临江阁一起千古流传。

    宋澈道一句甚好,抱着笔纸,在阁中挑了处僻静地,敞开白纸画卷画,开始默写。

    他当然不是什么文人雅士了,只不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梁又非常规朝代,没有李杜三苏,借鉴一番,问题不大。

    若问楼阁记序之最,从古至今无碍乎两篇,一为《滕王阁序》,一为《岳阳楼记》,这两篇古文宋澈从小便深有感触,若是不能将它们背得滚瓜烂熟,这手板心便要叫语文老师打开花儿。

    宋澈借鉴《岳阳楼记》,为此阁写了篇《临江阁序》。

    当然,宋澈为阁楼提序,绝非舞文弄墨升官发财。

    范公,范仲淹亦是如此,不然怎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绝句?

    如今,国家内忧外患,宛如将倾大厦,再看这些文人雅士与达官贵人,哪个又肯思家,思国,思君,思社稷?包括宋澈自己都做不到这么大公无私。

    故作此《临江阁序》,不为其它,只愿开世人之混沌,唤民族之决心,哪怕三两有识之士共勉,亦是国家之幸。

    宋澈书写作罢,却并未落款盖章,这是抄写得来,他实在不配。将画纸卷好,他折返案桌,递给了孔先生:劳烦先生帮我挂一挂,要正对大门口,让人一进来便能瞧见。

    孔先生说道:若是赋序被人唾骂,得不到人认可,我可是会撤榜的。

    宋澈说道:那是自然。

    这时,沈文君与周雅昭也赏够了风景下楼来,宋澈不愿太引人注目,随即便离开了临江阁。

    待宋澈走后不久,一名褐袍中年人踏入楼阁,年龄四十上下,留八字胡,容貌甚伟,威仪十足;他身后还跟着个黑衣青年,身高八尺,剑眉星目,眼神凌厉似刀。

    高大人——

    嗯?中年人一个眼神,便叫黑衣青年止了声。

    黑衣青年赶忙改口,高老爷他又瞥着眼堂中的孔先生,低声道:有临安府的幕客。

    无碍,我不过是来逛逛罢了。中年人走入楼阁,却有意绕开了堂中。

    中年人瞧着壁上字画,在楼底转了一圈儿,摇头有些失望,都说江南多才子,今日一见,却不过如此。

    黑衣青年轻声道:杭州一小隅,赶不上东都。

    罢了,此楼无可赏之处,还是走吧。中年人正要往门外走,这时,一副画卷自楼顶滑落,因为够大够气派,吸引了不少人目光。

    此乃一富家公子闲性所著,诸位先生当看个乐趣吧,不时我便将它撤了。

    孔先生本以为这话说完,众儒士便会识趣散去,可谁料越聚越多,甚至于如痴如醉。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妙啊!妙啊!

    再看这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辈读书人,应当如此!

    最后此绝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究竟是哪个高贤国士所作?是谁!是谁!快快来叫晚生膜拜膜拜!

    你们瞧,这赋序竟没有落款留名,可见那高士不好名利,真当世文人之楷模,此等海纳百川,心系天下之胸襟,吾辈万万所不能及!

    众看客中,唯有中年人感情至深。

    老爷,您为何眼中含泪?黑衣青年疑惑。

    中年人闭上眼睛,缓缓摇头,只叹道:我方才妄论江南无才,眼前观此赋序,才知是我眼界低了。

    众儒士都在询问此序出处。

    孔先生满头雾水,我也不知啊,只记得那人二十好几,穿了身儿锦绣云袍,翡翠玉带,看起来不像读书人,更似个富家公子,他说自己在本地,哦对了,他还有两个妻子,长得可漂亮了,刚走不足两刻钟!

    能做赋此序者绝非俗人,世轲,你赶紧追出去寻,寻到了务必将他请来见我!中年人郑重叮嘱。

    黑衣青年应了声是,快步冲出临江阁。

    此刻宋澈等人,已离开钱塘湾,折回了西湖边。

    黑夜未至,华灯初上。半霞晚余晖,灯火阑珊时,西湖边上的勾栏瓦舍已开张大吉!

    勾栏这种地方,算得上古代最大的娱乐场所,苏州城也有,但远不及首府杭州这般繁华,歌舞,戏曲,杂技,吃的,喝的,玩的,通宵达旦,眼花缭乱。

    瓦舍刚开市,便已人山人海。

    闹市里人多手杂,沈文君与周雅昭专门换上了男儿装,将钱袋塞揣进怀里,这样便不怕遭扒窃与揩油了。

    当当当

    诸位衣食父母,我‘童家兄弟’从北方路过贵地,前来讨个生计,待会儿若是耍得好,您们赏两个大子儿给咱兄弟吃顿饺子,若是耍得不好,污了您的眼睛,兄弟二人先在这儿跟您们道歉了!

    一高一矮,一胖一瘦,是兄弟但绝对不是亲兄弟,两个操着北方口音的汉子,携手向群众鞠躬。

    宋澈左手搂着沈文君,右手挽着周雅昭,废了吃奶劲儿才从人群中挤到前排。

    你们要表演什么呀?沈文君期盼问道。

    矮个子嘿嘿一笑,指着一旁的壮汉:我兄弟自小便在终南山学艺,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走刀山,下火海,滚钉床,铁掌翻砂,胸口碎石,舌裹刀片,口吞银针那是样样精通!

    江南人柔情似水,哪儿见过整这些狠活儿的?渐渐,闻讯赶来观摩的人,没有五百也不下三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