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五章 蒜蓉麻辣小龙虾(求推荐求收藏)

    张铁放下书包,今天他可听话了。

    刚才几个村里的娃娃来喊他出去玩,他都没有去。

    小安哥,我们抓这么多大虾来干嘛啊。

    他看到张安抓了一篓子龙虾,就好奇的问道。

    这个时候小燕子就先跟自己哥哥说了。

    小安哥说大虾很好吃,只要我听话就给我做好吃的大虾。

    张安用大盆装着,拿着刷子跟剪刀来到水井边洗虾。

    张铁也拿着把刷子跟着过来。

    哥,这个怎么洗啊。

    就拿着刷子刷它的身上的泥巴刷干净就行,注意缝里面的泥巴。

    张安说完还给张铁示范了一遍。

    让张铁写作业的时候他可没这么认真,但是他对新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所以一只一只地仔细洗干净。

    诶,张安你怎么抓了这么多这玩意啊。

    张安瞅了一眼,是自家对门的王二舅爷,这是来挑水了。

    张安把大盆移到了另一边给老人家让路。

    舅爷,这不是嘴馋嘛,弄来的吃吃。

    这玩意肉少又费油,吃起来不划算呐。

    确实,吃还是有人吃过的,但是就是因为费油而且一只虾根本没多少肉,就没受到大家的喜欢。

    最后洗完虾以后,张安用剪子把虾头跟下线给去了。

    天色下晚,很多人都从地里回来,水井边挑水的人越来越多。

    看着张建国家小子拾弄小龙虾,一个个嘴上不说,却是想着这家里生活是好起来了,连这么费油,还吃不上劲的东西都拾弄起来了。

    全部弄完以后,张安到旁边撕了一张芭蕉叶,把地上残留的虾头给包起来弄到一边的水沟里喂鱼。

    免得在水井边上放出异味来。

    回到家里,王芳已经做好了饭。

    张安洗了锅放在火上,倒上菜籽油。

    还让一旁的张铁剥一些大蒜出来。

    油温起来了张安就把小龙虾倒进去开始炒。

    这个手艺是他后世学会的,在外面吃,别人店里给你炒好做好的太贵了,自家买回来做能省不少钱。

    一边炒一边准备着佐料,家里没有十三香,就用其他的东西替代。

    十多分钟以后,一锅蒜蓉麻辣小龙虾出锅了,满满的一盆。

    张安端上桌子以后就开饭了。

    张安教着大家怎么虾壳剥,怎么吃。

    以前没发现,这么做还挺好吃的。

    好吃是好吃,就是太费油了,这一锅子要倒上一斤油,哎。

    王芳刚才是看到张安倒油的,她可心疼了。

    妈,这玩意也不经常吃,反正偶尔做一顿尝个味就够了。

    倒是两个小家伙吃的不亦乐乎,扒了一碗饭下去以后,张安没敢让小燕子继续吃了,上次就吃积食了肚子疼。

    第二天三叔跟三婶算是回来了,把小燕子接回去。

    小丫头乖的时候倒是蛮可爱的,闹起来太难搞定了。

    张安现在理解为什么后世的那些朋友都喜欢别人家的女儿,不喜欢自己生。

    这个时候王芳也从外面回来了,手上还带着一包绿油油的清明菜回来。

    这是她去山上的时候遇到,什么东西都没带,就用围裙给兜着回来了。

    妈,晚上做清明菜粑粑吃嘛。

    一哈就做,你去倒点糯米面出来,一哈我来和面。

    清明菜拌上面粉和在一起,做出来的清明菜粑粑是乌蒙山区一种传统的清明节气小吃。

    每年到了这个时节,大家都会到山上去摘下清明菜的嫩尖儿回来做粑粑给家里人吃。

    小孩子们挺喜欢的吃的,因为清明菜粑粑里面包着馅儿,有豆腐拌小葱的,有蕨菜炒腊肉丁的等等多种馅儿,所以广泛受到小孩子们的喜欢。

    今天家里没有买到豆腐,所以就切了辣肉丁跟猪油渣一起包。

    长箐村太偏了,附近隔着的几个村子也不近,所以这些卖豆腐的,卖酱油的贩子都不怎么来村里走商。村里人要买的话就得自己到镇上去。

    只有那些偶尔来一次的补锅匠炒爆米花和收粮食的人会经常来。

    以前张安小的时候还有磨刀的老人会经常来村里磨菜刀,但是近几年没有见到再来了。

    听家里的老人说,四处给人磨刀的老爷子已经去世了。

    现在村里各家都是自己备着一块磨石,家里的刀钝了就自家磨。

    一直到往后几年,村里的路修好了,三轮车开始普及以后,村里的商贩才多起来。

    卖水果的,卖零食的,农忙的时候卖包子馒头的,卖雪糕的。

    张安不会和面,所以就帮着剁馅儿。

    把腊肉切成丁,猪油渣剁碎,切点香葱炒在一起,香喷喷的肉馅就做好了。

    等到王芳和好面,把家里烙馅饼的拱底细砂锅放在火上。

    等到锅面温度上来了,就开始包馅儿放在锅上烙。

    直至清明菜粑粑烙至双面金黄,散发着清明菜的清香以后就可以夹下来吃了。

    王芳和了一盆面,竟然能包出三四十个饼子。

    张安吃了三个就已经吃饱了,剩下的烙好放着,想吃的时候,放在火上烤一烤,烤熟了就能吃了。

    最近几天,每天张安家都会来人。

    要么是附近的媒婆,要么是村里的婶子。

    大家都只有一个目的,给张安说亲。

    媒婆呢是想给张安介绍姑娘,成了自己不光能拿钱,还能给自己涨涨名声。

    村里的婶子倒是简单多了,就是想把自己的亲戚介绍给张安。

    在王芳的期待下倒是见了几个,但是张安都不是太满意。

    要么就是长得有些豪放,要么是见面了就问张安家里有多少钱,买车花了不少钱吧。

    反正没遇到一个让张安觉得还可以的。

    张安虽然说不是一个看脸的人,但是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且这老婆呢娶了是要一起过日子的。

    让张安每天对着一张豪放的面容,张安想都不用想,算了。

    王芳也是明里暗里的跟张安说道理,但是每次张安都用我还没到结婚的年纪,领不了证,不着急给回了。

    但其实张安的小学同学里,有好几个家里小孩子已经能跑了

    张安倒不是反感相亲,上辈子的老婆就是相亲认识的。

    但是婚后的日子总是有些磕磕盼盼,动不动因为小事吵起来。

    既然都猜不到后面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所以张安不打算急匆匆的把这个事情安排了。

    至少,也要找一个让自己看着舒服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