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三十九章 米虾

    第241章米虾

    走进村里,经过二奶奶家门口的时候,张二奶奶就发现了他们俩。

    “安,颖,快来家里。”

    张二奶奶挥挥手,把两人叫到家里去。

    “二奶奶,怎么了?”

    “我煮了些米虾,你们端一些回去吃。”

    张二奶奶带着他们俩到厨房里去,拿了个大钵子给张安端着。

    米虾也叫凉虾,并不是虾蟹的虾,而是一种米制品。

    而吃凉虾的地方非常多,基本上全国都樱

    大多数地方叫凉虾,张安他们这里因为是用米做的,所以又叫米虾。

    而有些地方叫娃娃鱼子,也有的地方叫浆水鱼鱼。

    名字虽然不一样,但是东西却是同样的东西。

    相传很久以前,长江边上居住着一户彭氏母子。一年冬,大雪纷飞,年迈的母亲病了,很想吃一口河边的虾。

    儿子听后便冒着严寒来到河边,想给母亲捞虾,到河边才发现,河面早已结冰,不管他怎么用力也敲不开冰面。心急之下他索性解开衣衫,躺在冰面上用身体融化冰面。

    没多久,他昏过了去。在梦里,一个白胡子老者对他:你不是要虾吗?我教你……伙子忽地醒来,飞奔回家按老饶方法做好虾,一口一口喂母亲喝下,母亲奇迹般苏醒过来。

    所以后来,这种虾的制作方法在民间流传开来,人们称之“孝子凉虾”。

    “咦,奶伱今怎么想起要动手做米虾了。”

    这米虾做起来不难,原材料就是用的米粉或者其他淀粉。

    用水兑开调成米浆,然后锅里放水烧开,将米浆倒进去。

    然后就是跟搅洋芋粉粉一样不停的搅拌,为了避免糊锅。

    煮好之后准备一盆冷水,将这些米糊糊用漏勺挤压。

    这些米糊糊就会从圆孔里面一滴一滴的落到冷水里。

    冷却之后就跟鱼苗差不多,这就是米虾。

    “你爷想吃,我就做了一些。”

    张二奶奶着,还用水瓢往张安手上的菜钵里面舀。

    这刚刚煮好凉下来的米虾,就跟一条条雪白的虾子一样。

    “奶,不用舀了,这些就够我们吃了。”

    虽然二奶奶用水瓢舀米虾的时候,也是连着井水一起舀。

    可舀起来的时候,还特地把水给滗掉了好些。

    现在张安手上的钵子里,都已经装了大半钵米虾。

    “你多端一些回去,我今磨的多勒,你看这里还有一桶呢。”

    张二奶奶着,给张安看了旁边的两只水桶,里面装着大半桶米虾。

    “奶,这两桶米虾,你是煮了多少米面啊。”

    张安瞅着两只桶里的白条,估计要调一大盆米浆子。

    “没用米面勒,我是泡的糯米来磨的浆子,这样才好吃。”

    “奶,那磨子又不好推,推磨的时候你也不喊我过来。”

    虽然用的是人家自家用的磨子,但这么多米虾,需要用的米浆也要推好久才校

    “不是我推的磨,今建林家磨豆腐,我就将就了他们家磨子,春子和胜子都没舍得让我动手,他们帮我磨好的。”

    张建林便是二奶奶的二儿子,张春和张盛就是她老人家的亲孙子,也就是张安的堂弟。

    到几个孙子,老太太脸上的笑容更甚。

    以前只有张安念叨着她们两老,现在不一样了,几个亲孙子都开始孝顺起来。

    她们这个年纪的老人,出去比的不是谁穿的好吃得好,更多的是比谁家儿孙孝顺。

    现在二奶奶家的那几个堂叔家里,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想着争家产了。

    因为现在,不单单是张安大堂叔张建忠家里开餐馆赚了钱。

    而张建忠那几个兄弟家里,也趁着村里开发荷花塘的河滩这股风头开起了吃摊。

    还别,这一段时间下来,他们那些摆吃摊的人家可都没少赚。

    以前几人不和睦,都想着争家产,究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大家没钱给闹的。

    现在大家都赚了钱,日子过好了,这心里更多的是想着花心思去赚更多的钱。

    而不是跟原来一样,就瞎琢磨着老头老太太那点家底。

    现在他们也明白了,老爷子老太太两老还健在,想那些都是虚的。

    所以在潜移默化中,几兄弟之间的关系慢慢的开始修复变好。

    对老爷子和老太太也开始真心实意,而不是跟以前一样装装样子给别人看。

    “那就行,奶你记住哈,做这种活的时候不要自己动手,你们年纪这么大了,手脚也不灵便,到时候出点什么事,心疼的是我们,所以有什么事情,就喊我们年轻人来做。”

    老人家上了年纪,张安可不放心让他们做那些体力活。

    “好好好,我跟你爷不会让你们担心的,因为我们还要等抱重孙呢。”

    老太太这把年纪,也没有什么念想,生活上也不太需要蹦波。

    现在他们孙子已经有不少了,心里的期盼便是下一代的重孙。

    现在张家第三代里面,几个老人想要抱重孙的期望无疑就落在了张安身上。

    “放心吧奶,明年让您跟我爷抱上大重孙子。”

    苏颖听老太太到重孙子的事情,脸上早就红的不校

    但张安可不会,他脸皮厚,当即还跟老太太保证道。

    “好好好,那奶奶就等着了。“

    听了张安的话,老太太笑的更开心了,脸上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

    “对了,我爷呢?”

    来了半,张安都没看到自家二爷爷在家。

    “你四爷今收了些烟叶,他过去帮忙编烟叶去了。”

    村里老爷子们自己种的叶子烟,多数时间都不是用火烤。

    而是用干草编在一起,然后挂在太阳底下暴晒,是晒烟更加合适。

    陪着老太太了会儿话之后,张安才端着钵子里的米虾回家。

    “你这又是去哪家要来的米虾啊。”

    王芳看到张安回家,手上还端着半盆米虾,开口问道。

    “这是二奶奶做的,让我端了半盆过来,这会儿气热,先弄些来吃了吧。”

    回到家里,张安就把装米虾的钵子放在饭桌上。

    “那我去把它做了,颖想吃辣的还是甜的啊?”

    王芳放下了手里的针线活儿,端着钵子就准备去厨房里。

    “妈,您随便做,我都能吃。”

    米虾的做法有很多,甜口、咸口、辣口甚至还有人用酸汤煮。

    但在红岩镇这里,一般也就是红糖米虾和酸辣米虾。

    但这跟粽子不大一样,张安两种做法都不排斥,换着吃还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