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8章 乡村小学

    第二天一大早苏芍药就起来了,一方面是她对李家村小学记挂的紧,另一方面是借住别人家总不能够显得那么懒惰。

    尽管已经起得很早了,却没想到他们借住的这户人家这两个老夫妇起得更早。

    老妇人见到苏芍药,咧开嘴笑了笑,朝她打招呼。

    “姑娘,起来了呀?我们今天多做了些肉粥,希望你们能够吃得惯。”

    老妇人客气地招呼着,苏芍药听到后立刻上前道:“奶奶,需要我帮您做些什么吗?我可以帮你打下手,要不你去那边休息着吧。”

    原本借住在别人家里,苏芍药心里就有些过意不去,人家还早早起来做早点,自己肯定也要给些表示。

    老妇人知道农村里的女人都是会做饭的,也知道要是她们什么都做了,苏芍药心底肯定会感到很不舒服,于是便乐呵呵点头答应下来。

    “姑娘,那这粥可就交给你了,让我们都尝尝你的手艺。”

    苏芍药喜笑颜开答应下来,从老奶奶手里接过了木勺,开始搅动粥,这粥其实已经煮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放些盐,再放些提鲜的葱就可以。

    询问了老妇人家里有没有栽葱,得知在外面有

    一小块地一个角落就栽了很少一点。

    苏芍药去外面拔了些葱,回来快速把葱切成小葱段,又放了适当的盐,一锅新鲜的粥就出炉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李家村里的人日子都挺好,又或者是他们来做客的原因,这瘦肉粥里的瘦肉格外的多。

    苏芍药在打粥的时候,特地把有肉的地方分给了老妇人和老爷爷。

    把粥端上饭桌,秦陆和两夫妻正在说着话。

    很难见到秦陆这样一个不算健谈的人主动和别人说话,苏芍药脸上不经意间沾染了一抹笑意。

    “粥好了。”

    唐蓉和张家旺不在是因为他们是寄住于其他人家里,也没有让众人聚起来一起吃早饭。

    老妇人喝下一口肉粥,只吃一口就能够吃到里面剁的稀稀碎碎的肉沫,比自己切的时候还要更细一些。

    而且老妇人能够感受到,是苏芍药特地把肉打来了他们这两碗里面,心里对苏芍药和秦陆的好感更多了。

    “不错,这粥比平日的更好喝!”

    老爷爷嘴里夸奖着,他记得这粥是老妇人去做的,还以为苏芍药只是把粥给端出来。

    过去的每一天,只要是老妇人给他做粥,他都会这样夸

    奖。

    没想到今天老妇人却是暗暗瞪了老爷爷一眼,老爷爷有些不知所措。

    苏芍药笑了笑道:“奶奶之前做的肯定也很好吃看得出来爷爷很爱吃呢。”

    这样一句话,化解了这饭桌上微妙的气氛。

    等到吃完早饭,苏芍药便直接去寻了孙莹莹。

    原本她们约定的时间是中午,但现在她想早些去和孙莹莹会面,等到二人都空闲的时候便可以上山了。

    到达孙莹莹家的时候,苏芍药第一眼先是看到了在孙莹莹家门口忙碌着的李信仁。

    李信仁此刻也注意到了苏芍药。

    “苏小姐来了呀?”

    苏芍药温和的点点头,与秦陆十指相扣的手微微收紧。

    感受到掌心传来的温度,秦陆发现无论这种小把戏苏芍药无论做多少次,自己还是会心跳加速。

    “对呀,不知道莹莹在不在?”

    “她正在里面呢,我这就跟她说一声。”

    李信仁说着,朝里面喊了一句,片刻后,孙莹莹从屋里应了一声。

    这时候苏芍药才注意到,李信仁在帮孙莹莹家门口扫雪。

    八卦之心顿时便起来了。

    “李信仁,你和莹莹之间是不是有事儿啊?”

    这问

    话不算直白,但说出来就让当事人当即红了脸。

    “这……八字还没一撇呢。”

    李信仁算得上是个阳光开朗的人,在说这话的时候竟有些扭捏,有心人都能够看得出来他对孙莹莹的意思。

    在捕抓到这个信息后,秦陆的醋坛子封的紧了些。

    孙莹莹出来,丝毫没有注意到几人之间的奇怪气氛,热情的和苏芍药招呼着。

    “苏小姐,那么早就来了呀,吃过早饭了吗?要不来我家再吃一顿?”

    苏芍药连连摆手拒绝。

    “莹莹,我过来找你是说去小学的事儿,等你手头上忙完了,咱们一起去吧!”

    李希听到后微微一挑眉头,似乎是不知她们二人还有要去小学看的约定。

    “苏小姐是要和莹莹一起去看咱们村子里那个小学吗?我也可以一起去,刚好我三弟就在那里读书。”

    很快三人之行就变成了四人行,等到孙莹莹手上的事忙完后,众人启程出发前往半山腰的小学。

    小学是村里人捐款一起建造的,为的就是让村子里的孩子们也能得到教导,有更好的未来。

    这小学已经修建了很久了,孙莹莹和李信仁这两个大学生当初也是从这

    里出去的。

    上山的路没有下面那么好走,有一些细细的碎石,但好在算不上很抖,走的还算稳当。

    还没到小学,就已经听到了里面的朗朗书声,读的很大,很齐。

    这所较为简陋的乡村小学门口挂着一个大牌子,写着“前明小学”。

    孙莹莹向二人解释道:“前明前明,这名字是愿孩子们能够前途光明。”

    几人进入了小学里。

    小学不算大,有个平整的操场,周围还有没长出绿叶的低矮树丛,树丛下面堆着刚从操场中间扫到一边的雪。

    小学教学楼只有三个教室,因为搞不起很好的学校,只有三个教室,就代表着会有很多人挤在一起。

    虽然三个,但是从窗子外面看去,可以看到里面的孩子们都坐的端端正正,背一个比一个直。

    “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老师问这句话时,普通话还有些蹩脚。

    课本上不是密密麻麻的字,而是老师自己的手工画。

    看得出来,她很用心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孙莹莹脸上露出一抹温柔,介绍道:“这是我们村子的外来者,黄老师,一来咱们李家村,就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