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二章 顺应天道的宣称

    视察完制盐坊,王耀一行踏上归途。

    此次全郡视察,他检视了朔方所有城镇以及重要资源区域,对本地有了深刻了解。这边陲之地虽然有三成被漫漫黄沙所覆盖,但其余地带都是流域沃野。

    数条大河贯穿交错,使得田地丰韵非常,就是相较州府太原也只好不坏。

    在骑马侍从的护卫下,马车缓缓向西面的临戎城行去。王耀坐于车中,不断回想刚才在制盐坊的所见所闻。

    古人都是吃制作简单的粗盐,别看粗盐杂质不少,品起来还有一股苦味,即便如此民间往往也吃不到。

    盐铁行业长期被权贵所垄断,价格也随之攀升。汉武帝之前盐不贵,甚至有些年间只与五谷价格相当。但在汉武盐铁专营后盐价暴涨八倍,平民百姓也就逐渐吃不起,只有世族才有财力购买。

    通过盐来赚钱是肯定要的,但为何不弄成两种规格?精盐售卖给世族权贵牟取利益,粗盐卖给百姓惠及天下?

    透过车窗望去,一望无际的沙漠在太阳底下略显金灿,王耀凝神沉思。

    后世食盐精细到极点,以现有工艺想要复刻,难度还是挺大。不过只是简单精制下去除杂质,还是可以做到的。

    粗盐溶解再加些草木灰就行了,这样弄出的精盐虽然不比后世食盐,但就在大汉朝来说,完全是碾压时代的产品。

    那白花花无有杂质的精盐,卖相可比大颗粒的粗盐好多了,不怕世族不买账。

    ——————

    回到临戎城已是次日,王耀命人烧制大量草木灰后,就开始阅览公文。

    倚靠蓬松的软垫,他忽然觉得有必要专门组建一个研发机构,其中匠人全部签署保密契约,自己提供思路

    方法,他们来实践解决。不然每次有了想法都要现找人来做实在麻烦,也不利于保密。

    负责人得是心腹,在荒无人烟的区域建个庄园作为研究点。只需要给匠人们的家属优厚待遇,他们自会尽心尽力。

    构想着,王耀在纸上写写画画。

    随着脑海中的机构逐渐成型,他不自禁有些振奋,这突发奇想的产物,会不会成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研究院?

    若能做出炸药火炮,那逐鹿大计可就变得轻松许多。管尔何等战将,武艺何等出众,一炮下去通通都得化为齑粉。

    双眼微亮,王耀当即放下其它事务,准备用心完善研究所的规划。

    可就在这时,屋门被轻轻叩响。

    只听侍从的声音从外边传来。

    “伯爷,鲍将军求见。”

    “鲍将军?鲍信?快快有请!”

    ……

    “末将鲍信拜见伯爷!”

    “允诚无须多礼,快快起来罢!”

    亲手扶起鲍信,王耀诧异道:“将军不是在晋阳么?怎大老远跑朔方来了,一路远行甚是辛苦,快坐下歇歇脚。”

    有要事相谈,鲍信也没拘于繁礼,当即应下与王耀对坐于室。

    见臣主有意长谈,旁边亲随立刻奉来沸水煮茶。茶是产自幽州的新鲜冬茶,撞上沸水登时溢散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然鲍信此刻无有雅性,双手抱拳、直截了当道:“背负主家厚望,信半点不敢懈怠。日前首批义公煤装载上车,道阻且坚又是第一次运送,臣放心不下便随队而行,不曾想路上还真出了岔子。”

    刚刚将茶水沏入杯中,王耀闻言动作一滞,皱眉道:“什么岔子?”

    “回禀主家,太原以及西河境内一切顺利,但车队行入五原还没多久

    便被一伙乌桓甲骑拦路问话。”

    “起先他们故作凶狠,问我等是否隶属于您,扬言如果是,那车上粮食可以留下一半。如若不是,看架势是想全部抢夺过去。而后又说天情不利,部族缺粮,从抢改口为借,态度倒是放得低。”

    回想前日场景,鲍信凝声道:“说来奇怪,属下强硬出声他们又畏惧了,讲是鲜卑人撺掇他们来抢粮的。不过不论是真是假,这伙甲骑都是在道上专程等我们,而车队虽然庞大,但行踪保密且还是在凌晨出发,末将以为晋阳城中……”

    “定有异族耳目。”

    鲍信眯眼,将那日遭遇的场景事无巨细全盘道出,未有遗漏半点细节。

    王耀认真的听着,旋即叫人火速唤来荀攸,叫鲍信从头再叙述了一遍。

    端起茶盏轻抿了口,荀攸稍加思索便淡笑道:“鲜卑是搬石头砸自己脚,乌桓远在幽北,若不被撺掇焉会跑到五原来抢粮食?今年主公威名远扬,一回归并州便降伏南匈奴,且来年还有再战之势,鲜卑位于并北、紧邻我军,自然恐慌。”

    “其深知仅凭一家之力难以抵挡伯爷神威,就想将乌桓也拉下水。”

    “而乌桓远在幽州北部,跟主家无有利害联系,再者常年与鲜卑有矛盾间隙,又岂会甘愿为仇敌而战?此次前来五原,大抵就是想卖个消息交好伯爷,若能以此求得些粮食自然再好不过。”

    “当然世事不会一帆风顺,乌桓毕竟是出兵拦我道路,既可能用恭敬言语抵消化解,又可能真的触怒我方,有此风险依旧如此行事,说明乌桓是真的缺粮。”

    稍加思索,便将大体形势道出,荀攸双手环抱、朝王耀行礼道:

    “大汉势微,域外宵小便开始作祟,似如鲜卑乌桓匈奴羌胡,都忘却自己臣属附庸的身份。异族心无至诚,若放任不管定成祸端,如今主家身在并州志向却在天下,若想往后率军出征而无后顾之忧,必先抹除鲜卑,而乌桓远在幽北……”

    “暂可不做理会。”

    “然鲜卑异族在上任单于檀石槐的带领下南抄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馀、西击乌孙。占尽匈奴故地,得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还东征倭人国,奴役千余家专事捕鱼。”

    王耀闻言一怔,没想到这沦为三国背景板的鲜卑异族,竟有如此辉煌的历史。

    若其还保持着这份实力,怕是自己倾尽并州之力,也难以将其征伐。

    “荀先生,鲜卑真有这般强盛?”

    听闻荀攸之言,鲍信皱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