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四节灭尸屠龙【上】

    “这么快?我看看!”果然,在皇帝的手指上面长了一些白色的绒毛,“快!把我刚才剪断的鸡血绳拿来!”王道长喊道。“知道了!”史珍香看到眼前被王道长剪得七零八落的鸡血绳不禁一阵头大。“师傅,都成一小截一小截的了,恐怕是没有用了!”“那也拿过来!”王道长喊道。

    “师傅,给你,都这么断了有什么用?”史珍香问道。“不能将他绑着,只好塞到嘴里了。林天佑,快那撬棍把皇帝的嘴撬开,我把这些塞进去!”王道长吩咐道。“师傅,这管用?”史珍香还是不敢相信这些小绳子能克制僵尸的变异。“哪那么多废话,看着!”王道长把鸡血绳团在一起,用金符包裹好,“师傅,等一下。这皇帝嘴里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林天佑问道。

    “对,忘了和你们说!人死后嘴里尤其是汉代重视厚葬,会在尸体上放上玉来防止腐烂,并显示尊贵,向金缕玉衣就是的。放在嘴里的叫做玉晗,在汉代一般是雕成蝉。因为蝉褪壳成虫,联系到转生和再生,古人取这个寓意,以寄托暂死复生的幻想。”王道长解释道。“师傅,这也不像是蝉啊,这好像是珍珠!”林天佑说道。“珍珠?我看一下!”王道长放下手中的鸡血绳,朝着皇帝的嘴看去,果然是一个圆圆的东西,上面还有一些符号。“这不是珍珠,是定尸珠!还不是普通的货色,不仅材质好,而且上面还有定尸符文,对这个皇帝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啊!”王道长说道。

    “师傅,那现在怎么办?”史珍香问道。“不要着急了,有定尸珠在一时半会没问题,估计那长毛是因为与空气接触之后才有的反应。先把这皇帝的死因弄明白咱们才好对付,要不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这都死了一千年了,又没有这个人的记载,怎么能知道他的死因啊?”史珍香问道。“历代皇帝死后,棺材上都会记载自己一生所做的事,虽然夸大了一点,但不是没有!你们好好找找,看看有没有字迹!”“师傅,这个皇帝在历史上是没有的,恐怕这事迹也不会写上去吧!”史珍香明摆的是不想找。

    “师傅,这有,你过来看看!”林天佑背对着王道长喊道。“怎么样?你师弟找到了!光卖嘴的家伙,你就不能动动手、好,我来看看!”王道长回答道。

    “师傅,在这,这是什么字啊?”林天佑问道。“我看看啊!”王道长掏出来随身携带的一个放大镜,俨然就是一个大学者。“这是女书!没想到皇帝的棺材上面怎么会出现女书。”王道长说到。“女书?女人写的书?”史珍香也是第一次听道。“不是,这女书也叫女字,是一种女人用字!女书靠母亲传给女儿,老人传给少年的自然方式,一代代传下来。你们看这些字,右上高左下低。斜体修长,秀丽清癯。乍看上去,好似甲骨文,又有许多眼熟的汉字痕迹。你们看这个是多字!”王道长指着其中的一个说道。“师傅,你能翻译出来吗?“林天佑问道。

    “能,我在文物局工作的时候曾经见到过一个女法家,并且向他请教过一些。这些还是能认识的,不过得需要一些时间,你们先盯好皇帝,一有变化马上告诉我!”王道长说道。“师傅净找一些轻松的活干!把这么危险的事情交给我们。”史珍香小声的抱怨道。

    “你刚才说我的工作轻松,来,你来翻译!”王道长生气的说动啊。“师傅,你听错了。反应这些工作都是一些有学问的人才能做的,我和师弟只能打打下手!”、、、“好了,翻译出来了!”王道长慢慢的站起来,伸了伸腰,“这么长时间了师傅!你才弄出来?”史珍香问道。“不是这些字难,而是这故事有点夸大,我不得不慢点来!”“你快说说这上面到底写的是什么?”史珍香有点着急。

    “你知道宋朝最后一个皇帝?”王道长问道。“赵昺?但这个人最起码有二十来岁啊?”史珍香疑惑的问道。“嗯!现在知道了他的身份,我就给你讲讲他的故事!宋怀宗是南宋第九位皇帝,也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公元1278年—公元1279年在位,共在位两年,卒年8岁。”“八岁就死了?可惜了!”史珍香惋惜道。

    “继续听着!他是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1278年4月在冈州即皇帝位,改元祥兴。南宋于1279年3月19日在崖山海战中被元军打败,全军覆灭,祥兴二年正月,元军进攻崖山,宋元两军在广东新会的崖山海面决战,结果,张世杰所率宋军寡不敌众,大败海上。3月19日,陆秀夫见大势已去,于是身穿朝服,将8岁的小皇帝赵昺抱到船头,叩首再拜道:“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祐皇帝(宋恭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言罢,背起小皇帝,跳入茫茫大海,至此,南宋彻底灭亡。”“那里面没有提到这个皇帝怎么会葬到这里吗?”史珍香问道。

    “《赵氏族谱?帝昺玉牒》载:“后遗骸漂至赤湾,有群鸟遮其上,山下古寺老僧往海边巡视,忽见海中有遗骸漂荡,上有群鸟遮居,窃以异之。设法拯上,面色如生,服式不似常人,知是帝骸,乃礼葬于山麓之阳。”而民间则传说,当时赤湾海滩漂来一具身着黄袍龙衣的童尸,而赤湾海边天后庙(即今天位于赤湾的天后博物馆)的一根栋梁却突然塌下,庙祝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