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零六章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另一边。

    秦言按照之前的约定,来到琅琊百晓生书院,找方唐镜。

    方唐镜早早就在门口等候,翘首以盼,见到秦言来了,赶忙恭敬一拱手。

    “阿牛兄。”

    秦言也拱手回礼,低声问道:

    “事办的怎么样了?”

    方唐镜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拍着胸脯保证道:

    “都安排好了,我这就带你入门,不过进去之后,剩下的就得靠你自己了。”

    秦言自信一笑。

    “没问题。”

    言罢,从袖口中拿出百晓生四品的令牌还给他。

    百晓生书院,是鲁国独有的书院模式。

    九州大陆中,鲁国崇文尚武,四大书院九州闻名,其中有蓬莱书院,白鹿书院,北海书院,琅琊书院,四大书院自创建以来,为鲁国培养了无数圣贤。

    不过这四大书院,招收的学徒只能是世家门阀,相当于贵族学校,普通人要想读书,只能就读百晓生书院。

    当然,普通百姓想要进入四大书院进修,只有一种方法,通过百晓生考核,达到三品上。

    如果把老百姓比喻成鲤鱼,把阶级地位比喻成龙,跨越阶级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百晓生这跳板,鲤鱼跃龙门。

    这也是普通百姓一辈子,唯一一种阶级跃迁的机会。

    一进入百晓生书院,就看到一块偌大的石碑,上面刻着鲜红的大字。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秦言在心中腹诽,读书思潮能在鲁国如此盛行,看来和这句话脱不开关系。

    百晓生书院很大,偌大的庭院中到处都是人,随处可见满院子都是穿着长衫,书生打扮模样的男子,聚在一起谈经论道。

    粗略估算最少有几千人,有的在摇头晃脑,口中背诵诗文,有人在高谈阔论,分析当下局势,还有人在解析经文,为人答疑解惑。

    今天是百晓生招生日,在家寒窗苦读的平民百姓,几乎都来参加考试。

    一旦通过考试,进入百晓生书院,获得最低九品学士资格,就从普通农民成为读书人。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也是鲁国人最向往的追求。

    方唐镜带着秦言一走一过,指着前方厅堂说道:

    “一会敲锣之后,你就从这里进去,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考试我也帮不了你什么,你自己努力吧。”

    方唐镜和秦言交代几句后,就一个人离开了。

    他走的很快,生怕被人发现,他和秦国的细作有关系。

    秦言到觉得新奇,这种场面,就像是二十一世纪的大型面试现场,每个人都在努力背题。

    秦言也很好奇,这些莘莘学子,都在讨论什么文学知识,在一旁默默偷听。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这些学子大部分人,竟然都在讨论秦国言王的事迹。

    没错,就是当着本尊的面,对秦言品头论足,滔滔不绝的分析着秦国的崛起,以及秦言的布局。

    “就说那次,四国大战之前,鲁国往赵国运送粮食,你们知道为什么会亏的那么惨吗?”

    这话题一出,学子们争先恐后的分析。

    “这就要从头说起,自秦赵大战,赵国战败后全国迎来饥荒,导致饿殍满地,当地的百姓苦不堪言。”

    “四国见赵国粮食价格堪比黄金,便想从中大赚一笔,于是将纷纷前往赵国卖粮,结果落入了秦人的圈套。”

    “你展开讲讲,秦国的圈套,到底是什么计策?”

    大家都来了兴趣,围在他身边听他侃侃而谈。

    秦言也很好奇,想知道这人能分析出多少。

    “我跟你们讲,这一局,我称之为钓鱼,秦人是这般操作的。”

    “赵国饥荒四起,秦国言王率队进入赵国,沿途高价收购粮食,把原来几十文钱一斗米的价格,涨到了几两银子一斗米。”

    “所过之处,世家门阀无不动心,都把自己的存粮卖给秦人,事后,秦人给老百姓免费发粮食。”

    不少人听候都蒙圈了。

    “秦人能这么好心?”

    “高价收粮,免费发放,秦人有病吧?”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

    “之所以被称之为钓鱼,是因为,世家门阀有门路,能从周边国家低价购买粮食。”

    “当时秦国高价收粮,让地主豪绅,世家门阀见到了商机,纷纷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