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1章 真元就成就了天人

    但这个时候,武林中人并不知道林风已经没有用邪帝真元就成就了人。

    这要是传了出去,所造成的影响,将会是现在的十倍!

    除了这些,就只有最受关注的‘扬州一战’了。

    李孝逸统帅三十万兵马,占领了江北;徐奉献驻守江南,驻守了十几万兵马。

    徐敬业的军队仗着在水中的优势,和李孝逸的军队打了个平手。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这将是一场漫长的战争,但是徐敬业带领着自己的军队,以雷霆万钧之力,一举击败了李孝逸的军队!

    纵火!

    三十万李孝逸的军队,只剩下不到二十万人从火焰中冲出来!

    徐敬业在此役中,以寡敌众,以弱胜强,可谓是扬名立万!

    这一战,让十八位诸侯都是精神一震,士气高涨!

    据,躺在床上的越国王李贞,听到这个消息后,身体好得七七八八!

    至于李氏一族,更是喜出望外。

    武曌神色阴沉到了极点。

    她没有料到,自己已经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消息传到扬州,但依然迟了一点,让徐敬业一举击溃了李孝逸的军队。

    这件事,不是李孝逸的错。

    这不是她的错。

    这一切都是被林风给算计的!

    一想起林风,武曌就气不打一处来,心中的郁闷几乎要将他逼疯。

    这一,就有七十六名护卫、丫鬟莫名其妙的被杀!

    与此同时,武曌也从邱神树那里,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越王李贞听闻徐奉献击败了李孝逸,伤势痊愈,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冲动,在琅琊王李冲的劝下,悍然发动了对邱神绩的军队发动了攻击。

    最终,李贞的军队被丘神绩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失去了豫州!

    李贞带着残兵败将,在李冲的庇护下,仓皇而逃,而在逃亡的过程之中,听李贞再次大病一场。

    “oK!好大的口气!这是应该的!”

    原本还有些低落的武曌,听到丘神绩传来的消息,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整个人都变得开朗起来。

    虽李孝逸输了,但如今今豫州有了丘神绩的帮助,神都也就不用担心了。

    李孝逸的军队,她固然全军覆没,但李氏一脉,也在豫州八路的军队中,折损殆尽。

    这样的话,双方都有损失,也就不会再有损失了。只要丘神绩与李孝逸会师,就能与徐奉献一较高下!

    “那个李贞,实在是太傻了!”

    武曌笑了起来,对着李贞呵斥道。

    本来,李贞只需要镇守豫州,等到徐奉献赶到,再攻入神都就行了。

    最后,李贞嫉妒徐奉献的功劳,也想从邱神绩那里分一杯羹,却没想到,自己反而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就在这个时候,上官婉儿传来了另一条信息。

    李贞被打得落花流水,再也没有脸去面对徐奉献,就在南行的路上喝了毒药自尽了!

    “太遗憾了。”

    他

    如果李贞没死,或许还会闹出更大的动静。

    这样死去,实在是太浪费了。

    “是不是岭南的宋家,又有动作了?”

    武曌突然询问关岭有没有南宋门派,再过些日子,隆中联应该就会传到岭南来了。

    上官婉儿道:“我也不知道岭南发生了什么事,但我知道宋阀这一代的继承人宋玉明已经来到了神都,与东方岚在一起。”

    武曌闻言,眉头微皱,道:“看来宋阀是铁了心要称霸中原了!”

    在武曌想来,若是宋阀没有争霸之心,那么作为宋阀嫡系子弟的宋玉明,根本不需要和慈航静斋的东方岚圣女扯上什么关系。

    这个宋阀,摆明了就是在讨好慈航静斋!

    “看好了!只要宋阀稍有异动,就给我把宋玉明抓起来!”

    完,武曌再次吩咐上官婉儿。

    宋玉明作为宋阀的嫡系子弟,正好可以成为打击家族的利器!

    ………………

    岭南,一片荒芜之地。

    一道道信息,在连续四日之后,从岭南传出……

    宋家人听到隆中对联的时候,有的震惊,有的感慨,有的激动。

    武曌和李氏一脉,在这场战争中,元气大伤。

    而他们宋家,在岭南多年,早已将岭南打得固若金汤,固若金汤。

    此时,若他们真的像《隆中书》中所,占荆州,占领蜀中,那就是真正的大获全胜,颠覆王朝!

    宋阀一众长老立刻聚集在一起,开始讨论这件事。

    “臣以为,就如隆中对上所,应当先占荆州,再进入蜀中!”

    “是啊!大姑娘早年嫁给了蜀中独尊一脉,我们与他们的交情也不错,不妨助他们一臂之力!”

    “老三所言极是!有了蜀中的‘独尊’相助,我们只需拿下荆州,再进入蜀中,便如探囊取物!”

    议事大厅内,一众宋阀核心子弟齐聚一堂,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而宋师道则是静静的喝着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他在年轻的时候,并不是很想称王称霸。

    现在年纪大了,也不想再去争什么江山了。

    可是他对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想法,倒是他的几个孩子,一个个都兴奋不已。

    不过仔细想想,自己的几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岭南,打理着岭南,很少有机会走出岭南。

    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雄心壮志,那就是争雄中原,征服下,成为一方霸主。

    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他们如何能够不动心。

    宋师道一念及此,就想起了他的幼子宋玉明。

    在他的五个孩子之中,只有宋玉明自告奋勇,想要脱离岭南,前往中原闯荡一番。

    也是他最为喜爱,最为敬重之人。

    现在的宋玉明或许还很青涩,不过他坚信,只要再历练一番,宋玉明一定能够成为一方霸主。

    “爹!派人去!”

    宋玉山看向宋师道,语重心长地道。

    宋师道望向宋玉山:“如何,莫非对皇位志在必得?”

    而宋玉山,正是宋师道之子,长子,也就是他的父亲,也就是他的父亲。

    若是宋阀当真要一统下,那么宋师道就会登上皇位,而宋玉山则会登上皇位。

    宋师道此言一出,宋玉山连忙道:“孩儿也是感觉,此乃赐良机,难得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