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6章 大移民下的新领土

    时间来到昭武四年1902年。

    帝国经过两年的发展,彻底消化了战争夺取的土地。

    罗娑斯(澳大利亚)的初步移民工作已经达成。

    帝国两年时间里,向罗娑斯迁移了1200万人口。

    大部分移民来自陕甘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大西北地区。

    因为几千年的耕种,关中这个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的地方,已经变成了满地黄沙的黄土高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皇帝在昭武二年底,正式颁布了《帝国自然资源条例》。

    工业化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和对资源的过度开采。

    《帝国自然资源条例》很好的规范了各种工厂和采矿企业的行事标准。

    而为了改善大西北,和河南等地的人口负担,也为了让这些地方的土地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

    帝国大移民开始了。

    罗娑斯原有的300万白人,已经被牛牛和帝国全送回了英国本土或英属殖民地。

    只有大约20万人留在了罗娑斯。

    这20万人,帝国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

    而是派遣老师,开始系统性的教导这部分人群。

    就在今年年初,这些人全部熟练掌握了汉语,并充分了解了帝国历史人文。

    但想要加入帝国国籍,还要经过一系列的考试和洗脑。

    按牛牛搅屎棍的德性,这些人中一定有牛牛潜伏下来的间谍。

    帝国也对他们防了一手。

    这些白人通过帝国测试之前,不准离开帝国划给他们的居住地,有点像大漂亮划给印第安人的保留地。

    看似没用的他们,却在黑冰司是抢手货。

    黑冰司的间谍业务遍布全球,而和欧洲国家长相相通,还精通他们文化的保留地白人就成了抢手货。

    为了鉴别和深度洗脑,黑冰司的人也加入了教导这20万白人的行列中。

    最终,帝国还是剔除了近2万人,只有18万人加入了帝国国籍。

    抱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心态,只要黑冰司有一点怀疑,马上就会被帝国礼送出境。

    除了这部分白人,罗娑斯洲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帝国定居点。

    考虑到罗娑斯的环境,既能种地又能放牧。

    所以,昭武帝才会有针对性的把帝国大西北的居民迁移过来。

    陕甘地区的帝国百姓,同样是种地和放牧的好手。

    在罗娑斯首辅永宁城(堪培拉),因为全城充斥着你弄啥,额等陕西方言,被帝国戏称为新长安。

    从陕甘农村迁移来的杨老汉一家就生活在北部的小乡村坡头村。

    杨老汉原名杨六斤,已经61岁了。

    杨家人丁兴旺,从他这一代算起,足足有21口人。

    在帝国的时候,因为这一点,杨老汉常常得意的四处炫耀。

    在帝国百姓心中,人丁兴旺是一个家庭繁荣的基础。

    但,人丁兴旺的杨家同样也有自己的烦恼。

    虽然圣人皇帝,已经给他们发了土地,但肥力低下的田地完全无法让杨家致富。

    后来陕甘大肆修建工厂,杨家只能大部分前往工厂打工。

    因为儿子女儿长期在外打工,杨老汉的祖屋变的异常冷清。

    杨老汉根本不适应这样的生活,在他的认知里,只有一家人待在一起,才是家族繁盛的表现。

    虽然儿子女人每年都带回大量的钱财,但杨老汉就是不得劲。

    昭武元年的时候,帝国下令大移民。

    得到消息的杨老汉纠结了。

    一方面是帝国在移民法令中开出的条件太丰厚了。

    除了5亩私田,还每户按丁口数分发相应的官田,每个青壮多出5亩的配额。

    而朝廷官田,在五年内是不纳税的,就算纳税也没什么影响。

    虽然帝国取消了农税,但百姓耕种官田还是要象征性上缴0.5成的收入。

    这更像是朝廷宣誓官田的主权。

    老杨家别的没有,壮劳力多啊!

    9个儿子,3个女儿,算上媳妇和孙子,杨家足足21口人。

    但,老杨头毕竟年级大了,帝国讲究一个落叶归根,故土难离的他很是纠结。

    还是拉着的小孙女来了一句:

    “爷爷,如果去那里,我们一家人是不是就能永远在一起了?”

    儿子女儿们全都出去打工,老杨头在家没事就换着帮忙带带孙辈。

    说白了,有点留守儿童的意思。

    小孙女无比渴望爸爸妈妈陪在身边,所以来了这么一句。

    老杨头经过孙女的“提点”马上想通了,是啊,只有一家人在一起才是家。

    之后,老杨头陆续召集儿女们,并把移民的想法宣布了。

    一家人也没什么说的,老伴年轻的时候得病死了,老杨头独自一人拉扯这些儿女不容易,儿女们很是支持他的决定。

    就这样,杨家全族来到了罗娑斯,并分配了相应的土地。

    看着平整辽阔的永宁大平原,老杨头震惊了!大风小说

    老杨头俯身抓起一把土搓了搓,反复嘀咕道:

    “宝地啊!这是宝地啊!”

    除了土地,帝国政府还无偿向杨老汉一家提供了5头奶牛和20头羊。

    等到养大产生效益后,帝国才会收取成本费。

    就这样,杨老汉每天抽着烟袋子,坐在自家田间看着劳作的儿女们傻笑。

    而吕宋宣抚司的移民大都是河南地区的百姓。

    作为人口大省,河南向菲律宾和马来亚足足迁移了1500万人。

    这时候的本地土著已经全被帝国“送走”了。

    大批河南移民,刚踏上这片土地,很多老一辈攥起一把土就送进嘴里。

    接着就是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这田真行!中!中啊!”

    再一个就是筑紫岛,原来岛上的510万小日子,战后据帝国统计只剩下了392万人。

    又经过遣送,愿意留在筑紫岛的小日子只剩下18万人。

    3.67万平方公里的筑紫岛,在原时空后世足足养活了1300万人!

    帝国向这里也塞了500万移民,来自全国各地。

    因为比邻倭国,筑紫岛的建设侧重点还是军事。

    北筑紫完全是各大军事要塞,帝国也在这里驻扎了12个师20万人。

    筑紫岛的帝国军队,是唯一一个拥有常备军团编号的部队——关西军。

    名号来源就是因为筑紫在小日子本州岛以西。

    除了本土20万士兵,关西军还在蔡艮寅的指示下,实验性的组建了一个由小日子组成的团——帝国倭属团,没有正式编号。

    小日子真是一个奇怪的民族,这点从他们的将棋游戏就能看得出来。

    日本将棋,一种比较古老的棋类游戏,有点像现代军棋,有幕府、大名、武士等。

    按照规则,各类棋子从上到下可以互相吃。

    但他们的吃棋规则和我们不同。

    比如我们的象棋走马吃了对方的卒,那就要把卒捡出去表示没了。

    而日本将棋,如果大名吃了对方武士,那这个武士棋子会变成己方棋子重新摆在棋盘上。

    自从筑紫岛割给帝国,生活在筑紫的小日子不但恭恭顺顺,反而开始向帝国表现出一种狂热的忠心。

    蔡艮寅也是看到这点,向昭武皇帝打了一个建立倭国仆从军的报告。

    昭武皇帝穿越前,可是仔细读过《菊与刀》这本书的。

    书中把小日子恭敬有礼又残暴不仁,尔雅又粗鲁的分裂型民族特点写的明明白白。

    最重要一点,小日子慕强!还是那种变态式的慕强!

    一旦有人把他打惨了,他尽然不恨,反而变成忠心舔狗。

    昭武皇帝同意了蔡艮寅的建议,这也是皇帝即将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