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8章 冯天和他的“小蜜蜂”

    参观完“狼獾”,皇帝又带着人,马不停蹄的赶往下一个试验场。

    那里有帝国的未来......

    冯天带着莱特兄弟早就在实验场等待着皇帝。

    “冯爱卿,莱特兄弟,真是辛苦你们了。”

    昭武皇帝一下车,和善的伸手和三人握了握,和颜悦色的说道。

    “陛下,微臣不辛苦,微臣看到自己的发明能飞上蓝天作战,很是兴奋呐!”

    “是的是的,这也是我们的梦想!”

    冯天和莱特兄弟一前一后的说道。

    莱特兄弟来到帝国好几年了,汉语也学了个七七八八,正常交流完全没问题。

    早在昭武二年1900年,莱特兄弟配合着冯天,已经制造出了飞机,并成功试飞。

    但被命名为“飞行者一号”的飞机还很简陋。

    双翼机“飞行者一号”还需要滑翔机牵引起飞。

    而且,飞行时间也很短,滞空时间只有38分钟,飞行距离38.6公里。

    这还只能搭载一名飞行员,啥武器都不能配的情况下才能做到。

    机身由帆布和轻木骨架组成。

    在这个基础上,花了六年时间,冯天和莱特兄弟终于成功制造了可以用于战斗的战斗机。

    名称:昭武八年式“小蜜蜂”双翼战斗机。

    采用正统的木质结构,全机重量不超过660公斤,装备了冯天式内燃发动机,整个尾翼由四根支柱支撑,连接在机翼上。

    飞机采用110马力(82千瓦)的“申式”旋转汽缸式活塞引擎驱动两片螺旋桨。

    海平面最大速度150公里/小时,12分钟内能爬升至1980米,实用升限4265米,续航时间2小时45分钟。

    空重428公斤,最大起飞重量654公斤。

    翼展8.61米,机长7.68米,机高2.91米,机翼面积23.13平方米。

    机载武器:机头有一挺德康二年式重机枪,座舱内有5个97发弹鼓。

    弹鼓供弹也被帝国鼓捣出来了,但陆军一般很少用,有弹链谁用弹鼓啊。

    但弹鼓供弹很适合战斗机使用!

    只有一名乘员的“小蜜蜂”,既要当驾驶员,又要当机枪手,根本没有人配合他使用弹链。

    弹鼓能更轻便的操作,只不过火力连续性没有弹链强,也容易造成卡壳。

    冯天邀请皇帝一行人来到试验场的指挥塔内。

    自己则亲自穿戴整齐,钻进了“小蜜蜂”。

    随着发动机启动,地勤人员配合转动螺旋桨,“小蜜蜂”开始缓缓行进在跑道上。

    跑了百来米,冯天拉伸操作杆,“小蜜蜂”顺利的翘起机头,开始向上爬升。

    呜呜~的飞行声,别说,还真有点像小蜜蜂。

    冯天操作着战斗机,不断在空中盘旋,时不时还来个向下俯冲又拉起。

    当然,简陋的“小蜜蜂”还无法做到金属单翼机时代的垂直俯冲,只能小角度斜切。

    之后,为了皇帝的安全,一众龙卫齐刷刷站在皇帝身前,只留下一点空隙供皇帝观察。

    因为“小蜜蜂”要实验攻击能力了。

    哒哒哒~布置于机头的机枪开火了。

    因为斜切俯冲的关系,一连串子弹在地面上打出一条弹幕。

    忘了说,射击协调器也被发明出来,并安装在“小蜜蜂”上。

    能弯道超车,为什么不呢?

    有了协调器的飞机才是战斗机,之前的都是侦察机。

    半个小时后,冯天驾驶着“小蜜蜂”稳稳降落在跑道上。

    这个时期的飞机,对于跑道需求不像后世。

    一战时期,只要是平地,就算是草坪都能给你飞起来,你让二战时期的飞机试试?

    冯天钻出机舱后,立马跑向皇帝,一边跑一边喊:

    “陛下!冯天成功啦!哈哈哈!”

    虽然之前就已经试飞过了,但在皇帝的面前试飞成功,还是第一次!

    冯天作为帝国本土民间科学家,能走到这步很不容易。

    他是河南人,帝国统一之前,因为河南军阀混战,7岁的冯天只能跟着父母来到朝廷控制下的鲁省生活。

    作为外来者,特别是穷困的河南行省,冯天的父母只认识简单的几个字没有其他专业知识。

    这也让老两口只能从事重体力工作养活冯天,当时还是厚坤帝时期。

    逐渐长大的冯天,终于在12岁进入小学堂,这已经算大龄儿童了。

    虽然帝国已经普及了小学教育,但只在朝廷控制的地方勉强普及。

    (不要扛,同时期的英美德法,普鲁士甚至在1819年就进行了义务教育,书中的帝国玩得起!)

    只不过,当时的帝国义务教育只有4年。

    义务教育不意味着你就不花钱了,学费帝国出,但伙食费等生活费还是要自己掏的。

    好不容易攒够钱的冯天父母,才把已经12岁的他送入学堂。

    读完3年免费后,父母又咬牙给冯天读完了5年制小学,就无法供冯天继续读书了。

    当时的帝国千疮百孔,好不容易走出七年战争的阴影中来。

    不要看着帝国1打5,但后方的百姓生活还是受到了严重影响。

    辍学的冯天,只能跟着父亲身后从事一些小零工。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命如薄纸,却有不屈之心。

    这句话完美诠释了冯天。

    在没有零工做的时候,冯天会偷偷溜进学堂,在教室外跟着一起学。大风小说

    这个举动,让他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

    校长蔡元在巡视学校的时候,发现了躲在角落的冯天。

    通过询问得知了冯天的遭遇,蔡元作为后来帝国昭武时期的帝都大学校长,很清楚教育才能改变国人的命运。

    蔡元很欣赏这个好学的小子,自掏腰包让冯天进入了中学,并一路资助他大学毕业。

    毕业后的冯天,很快进入了鲁省机械制造厂。

    工作期间,冯天很快展示了自己在机械方面的天赋。

    皇帝颁布德康大政后,冯天立马埋头研究自己本来就在研究的内燃发动机,并很快得到了帝国的奖赏。

    这样,冯天才算进了帝国高层的眼帘,并作为总负责人参与了飞机的研究项目。

    冯天和工部尚书张雄的经历完全就是两个极端。

    张雄是“二代”,同样有极高的天赋,冯天则是妥妥的“屌丝逆袭”。

    他与张雄也被后世帝国称为,昭武一朝的“军备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