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按原计划,二德子会动员79个师“招待”高卢鸡,东线沙俄方向10个正规师并夹杂着一些地方部队。

    东西线的兵力分配比例大致为1:8。www..cc

    西线又分成左右两翼,左翼有11个正规师,右翼68个正规师,分配比例同样是1:8。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史蒂芬(审核打回不给过改了)计划的关键就在西线右翼。

    其中,右翼部队必须在战争爆发后12天攻陷列日要塞,并于7天后拿下布里塞尔。

    然后在20天左右进入法国,并在一个半月内攻陷巴黎,取得战争的胜利。

    看着是不是很熟悉?二战打穿高卢鸡的战略思路,也是参照了史蒂芬计划,只不过突破方向选择在了阿登森林。

    如此快速的攻陷巴黎,主要是因为史蒂芬判断沙俄的军事动员能力需要6~8个周。

    因此,史蒂芬要求二德子必须在这一时间内彻底击败高卢鸡,再从容转身对付笨重的沙俄。

    史蒂芬计划最终失败,原因也是方方面面。

    二德子本身就出了问题,好大喜功的威廉二世,因为要与英国人进行海军竞赛,

    对二德子陆军也过于信任,甚至自负。

    导致开战之时,高卢鸡动员了其青壮人口的百分八十,反观二德子,只动员了百分之五十。

    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总参谋长(不给过再改)还把本身拥有庞大兵力的西线右翼集团削弱了!

    到了战争爆发时,因为二德子和老毛子的人口出现了大幅度增长。

    两国的兵力数量和动员速度都远远超过了史蒂芬当年的预计。

    小毛齐为了应对庞大恐怖的毛子,把西线原本180万的部队,削减到140万,省出来的40万全调到了东线。

    东普鲁士可是二德子的龙兴之地,丢失这里的代价,不是小毛奇能承担的。

    ......

    随着小毛奇介绍完毕,不出所料,施里芬计划已经被小毛奇修改了。

    虽然不至于像原时间线那样,直接削弱了40万兵力,但西线还是减少了20万人。

    “威廉冕下,毛齐将军!”

    “朕觉得这个计划相当完美,但还有些瑕疵...”

    听到昭武皇帝夸奖施里芬计划,威廉和小毛齐的脸上还有些洋洋得意,但皇帝的后半句却给两人泼了一瓢冷水。

    “哦?不知夏皇冕下有什么想要补充的?”

    小毛齐首先询问道。

    “计划的核心是西线的右翼集团军,为什么毛齐将军反而削弱右翼的兵力呢?”

    对于这一点,小毛奇和威廉二世都心知肚明。

    但两人都比较自负,加上史蒂芬计划几乎把一切赌注都放在了西线右翼集团军。

    一旦凡尔登方向的左翼集团军被击溃,甚至东线被老毛子踢屁股,那突入中立国的右翼集团军会面临被围歼的风险。

    所以,小毛齐削弱右翼增强东线,并把因为人口大增多出来的军队全都派往了西线左翼。

    “冕下,你也知道,沙皇俄国近些年实力大增,我不得不增强东线,这也与贵国有关啊。”

    听了毛齐抱怨的话,昭武皇帝也被噎住了!

    毛子因为之前倒向东方的战略,又因为与帝国交好,虽然国内还是一团糟,但比原时间线强多了。

    没有日、俄战争,还有大夏时不时输血,毛子已经不是原来的毛子了。

    “帝国是对沙俄提供了一些帮助。”

    “但,帝国对你们的帮助只会更大!”

    昭武皇帝的话给了两人提醒。

    是啊!战争爆发后,大夏帝国对二德子的援助只会更大!

    毛子在变强,二德子也在变强啊,两相抵消不就回到了原点吗?

    “比利时的列日要塞也不是那么好攻破的,不是吗?”

    昭武皇帝看着迟疑的两人,继续加了一把火。

    列日要塞的诞生,也是因为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后,二德子和高卢鸡两国不断的在新边界阿尔萨斯—洛林一带加强防御。

    这让旁边的比利时心惊胆颤!

    越来越坚固的边境防线,意味着不管哪国发动进攻,最好的路线就是他们比利时!

    比利时对于这点还是有清晰的认识。

    因此,比利时将军步略蒙提出了列日要塞计划。

    因为这里刚好卡在了两国进攻彼此的咽喉要道上!

    从1888年开始建造,耗时三年,成本2900万比利时法郎的列日要塞,终于在1891年建造完成。

    要塞周围铸有12座炮台,环形炮台周长50多公里,部署各式火炮400余门。

    最大的火炮是171mm巨炮,这个口径的陆地火炮在当时已经不低了。

    各炮台的厚度2.5~3米,没有巨炮根本轰不开。

    要不是二德子调来飞艇和420mm的大贝尔塔巨型臼炮,10万人马会被一个师2.5万人的比军死死挡在列日要塞之外。

    ......

    听到昭武皇帝的提醒,总参谋长(名字都不给出现了)和威廉二世走到一旁低声商量起来。

    他们都认为昭武皇帝的话有道理!

    一刻钟后,两人商量完毕走过来,威廉二世笑着说道:

    “还真是感谢冕下的提醒,我会认真考虑阁下的意见。”

    昭武皇帝看出来了,威廉二世听进去一半。

    可能他会加强西线右翼的实力,但也不会太多。

    对此,昭武皇帝没有继续劝说。

    该说的我已经说了,不听就是你的事。

    “好啦,时间也差不多了,还是出去和朋友们共进午餐吧。”

    昭武皇帝没问威廉有没有改变计划,同样一脸微笑的和两人走出了会议室。

    到了下午,昭武皇帝提出,想要参观二德子的军工厂。

    威廉欣然同意,并亲自作为向导,带着皇帝前往了柏林近郊的克虏伯分工厂。

    克虏伯公司从1811年创立,到1967年彻底垮台,克虏伯见证了德意志的兴衰。

    不要以为克虏伯在二战后就没了,因为追随过小胡子,克虏伯确实受到了清算。

    但冷战开始后,英米想要重新武装西德,让克虏伯重新复兴。

    从1951年初,随着当时的克虏伯掌门人阿尔弗雷德·克虏伯被释放。

    克虏伯公司短暂出现过复兴!

    到了60年代初,重新崛起的克虏伯帝国,已经拥有11万员工,年营业额达到15亿美元,跻身欧洲当时的十大企业之列。

    经营范围包括造船、机械设备、桥梁建筑、化工、纺织、炼油和水处理等等,甚至经营着核反应堆。

    不过,随着冷战的变化,英美两国也调整了扶植德国的策略。

    到1967年,大量因马歇尔计划受到美国资本控制的欧洲企业,逐渐蚕食了克虏伯帝国,并把克虏伯推进了坟墓。

    直到21世纪,蒂森克虏伯集团还是德国的钢铁大王,但早已不是克虏伯的家族企业。

    昭武皇帝想好好看看这个传奇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