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8章 奥斯曼战败

    在塞、保两国和奥斯曼僵持的时候,希腊也完成了战争动员。

    希腊的军队集结完毕,第一时间冲进了马其顿南部。

    塞尔维亚当初的进攻是从马其顿北部进行的。

    看塞尔维亚在库马诺沃一线与奥斯曼僵持,希军立刻从南部进攻,想要配合塞军拿下整个马其顿。

    第6军被打残了,奥斯曼真正能打的部队基本被钉死在原地。

    没有精锐的支援,希腊人打的很顺利,并最终在库马诺沃与塞军会师。

    有了支援,两国联军立马发起了对库马诺沃的进攻。

    虽然奥军很顽强,但自身的各种老毛病,还是让他退出了库马诺沃。

    10月26日,缓过劲来的塞军又派出了一个集团军8万人,配合原来的希、塞联军攻克了科普里。

    在此期间,北线的保加利亚人也有了新动作,战场上出现了飞艇!

    那边边角角的毛刺,一看就是毛子的风格,粗糙!

    毛子见保加利亚进攻不利,而另一边的希、塞联军却取得了战果,只能支援了3艘“库诺佐夫级”飞艇。

    该级飞艇是帝国“飞廉”的同级飞艇。

    奥斯曼也有飞艇,但那是苏丹从大夏买来玩的,两艘飞艇基本都是苏丹的观光艇。

    有了空中火力的压制,奥斯曼第4军携带的火炮不断被消耗。

    被抵消优势的奥斯曼军,又又又被保加利亚人干翻了。

    在付出1.7万人的伤亡代价后,保加利亚人冲到了距伊斯坦布尔30公里的地方。

    奥斯曼政府也没想到,北线会崩溃的那么快,主要是没想到毛子会给保加利亚3艘飞艇。

    惊慌的苏丹,一边让军队重新建立防线,一边向大夏求助。

    刘公璂可没走呢,他要等待战争结束,并代表大夏加入后续的调停。

    这次,刘公璂向帝国发了询问电报,想得到昭武皇帝的指示或帝国的底线。

    昭武皇帝只回了一句话:

    “下一场巴尔干战争就要来了,不要急。”

    刘公璂不知道皇帝的判断从哪来,但还是严格遵守了皇帝的意思。

    不要急就是暂时不用表态。

    奥斯曼苏丹见大夏凌磨两可直接瘫了,伊斯坦布尔的权贵们人心惶惶。

    好在,讲究平衡战略的西方各国,也不希望巴尔干联盟攻占伊斯坦布尔。

    在联军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后,英、法不顾毛子的阻拦,跳出来想要调停结束战争。

    啊!千年的君士坦丁,我毛子的终极梦想,我的第三罗马.....

    毛子只能含泪大喊了一声。

    正在奥斯曼苏丹是否就巴尔干战争展开妥协的时候,海军给了他一丝希望。

    拥有两艘“夏级”战列舰的奥斯曼海军,面对巴尔干联盟的海军主力希腊,完全就是碾压。

    巴尔干联盟也知道奥斯曼海军有大杀器,所以,希腊海军全都龟缩在港口没有出海。

    不像历史上那样,希腊海军击败了奥斯曼海军,掌控了爱琴海的制海权。

    你不出来,我就去找你,嘿嘿嘿....

    奥斯曼海军全员出港,在“苏莱曼大帝号”和“塞里姆苏丹号”的带领下,

    奥斯曼海军横扫了希腊沿岸,并直接冲进了雅典港。

    停泊在港内的希腊海军完全没有还手之力,战舰一艘艘被送进海底。

    海军胜利的消息,让奥斯曼苏丹决定继续打!

    但牛牛这个搅屎棍又出来了。

    地中海舰队开往了交战海域,理由是保证英国侨民在巴尔干的利益。

    牛牛拉偏架也忒明显了,只要奥斯曼海军出港,地中海舰队就会全程尾随,并时不时拦在奥斯曼海军的航线上。

    什么锅炉发生故障,水兵跌落海面需要停船救援等等.....

    奥斯曼苏丹还是被逼到了谈判桌前。

    然而,因为列强们在巴尔干地区的各种利益纠葛,归根结底,谁也不希望奥斯曼挂咯。m..cc

    协约国也在谈判中,强行取消了巴尔干联盟一些狮子大开口的要求。

    二德子和下半身堡也趁机给奥斯曼撑腰。

    这一次,代表大夏的刘公璂却没怎么说话,就看着双方表演。

    此次条约本来不是太苛刻,巴尔干联盟只希望奥斯曼割让一点领土。

    奥斯曼都准备答应了,但国内却闹腾了起来。

    战败的消息传回奥斯曼,青年党不干了。

    拉齐姆为首的青年党,率领一小股军官,直接闯入了正在开会的内阁,并开枪打死了陆军大臣纳泽姆。

    (实际是恩维尔领导的政变,这里变一下)

    随后威逼已经年迈的首相卡米尔辞职。

    此时的青年党还是保皇派,他们即希望维护苏丹的地位,又希望改革腐朽的奥斯曼。

    所以,穆拉德五世识趣的退位,并把皇位传给了哈米德,史称哈米德二世。

    哈米德继位后,立马在奥斯曼实行君主立宪,拉齐姆如愿掌控大权。

    同时,拉齐姆宣布,拒绝接受原内阁和巴尔干同盟达成的和平协议,此举让战争再次启动。

    但奥斯曼此时政治动荡,军无战心,抵抗两个月后,新政府不得不接受更惨痛的失败。

    奥斯曼彻底失去了除伊斯坦布尔附近之外的所有欧洲领土。

    在各列强的见证下,奥斯曼代表在伦敦签下了屈辱的《伦敦条约》。

    这也给奥斯曼日后加入同盟国埋下了伏笔......

    为了保证奥斯曼的稳定,帝国只能转头支持拉齐姆青年党。

    这让拉齐姆的青年党在奥斯曼迅速扩张。

    很多奥斯曼高官,特别是军方人员都加入了青年党。

    其中就有受伤痊愈的甘末尔,拉齐姆也相当看重这个勇猛的年轻人。

    并让甘末尔重组第6军,大夏也在第6军的重组问题上帮了大忙。

    一水的夏械,纯正的帝国训练,这使第6军快速恢复了战斗力。

    ......

    另一边,虽然《伦敦协议》签订,但奥斯曼让出来的领土却没有明确分配。

    巴尔干各国和列强们,全都留在伦敦吵架呢。

    毛子本身与英、法在巴尔干的问题上不合。

    英、法也知道保加利亚背后是毛子,所以,对保加利亚实行打压。

    加上二德子和下半身堡在后面怂恿,此次分赃大会进展的十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