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章 心系家国情叔侄释前嫌

    王拓道:“父皇过奖了,我的师傅,仅仅是一位,大明朝的优秀子民,他自幼起,就满怀抱负,为国家效力,奈何年轻时,家出变故,不仅将锦绣的前程,彻底的葬送了,就连自己的生命,也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全生命,逃避追杀,他不得不流浪涯,最后,在一个武林高手的保护之下,来到了昆仑山。

    自此以后,满腔的复仇火焰,激励着他,苦练昆仑神功,十几年后,终于把昆仑风雷神功,最高境界的第九重,练到邻八重,并担当了昆仑派的掌门人。

    与此同时,随着他习练风雷神功日久,功力逐渐的提升,他老人家,内心复仇的戾气,也日渐融化,尤其是,当他看到,他曾经的仇人,为了他自己的家园,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励精图治,把他的家,治理得繁荣昌盛时,

    更是将满腔的仇恨,转化成一片,对未来的美好的期望。一改禁止昆仑派子弟,踏入中原武林的祖训,派我下山,为了维护他的家业,尽心尽力!”

    太宗皇帝听到这里,不免有些诧异,道:“听了你对师傅的介绍,倒是让朕想起了一个人,莫不是你的师傅,就是这个人!”

    太宗皇帝的话,给大家搞得莫名其妙,就连秦淮三杰,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诧异的互相看了看。霜飞燕和马公公,同样是莫名其妙,都在迫切等待着下文。

    王拓和太宗皇帝的话外之音,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所以,当太宗皇帝完话之后,王拓,道:“不敢欺瞒父皇,您暗示的这个人,正是您的侄儿,当年的建文皇帝!”

    太宗皇帝闻言,禁不住动容道:“你的师傅,还真的是,我那命运多舛的,皇侄儿朱允炆,真是想不到,他竟然还能活着。

    想当年,若不是,朕听信人之言,怎么会与朕的亲侄儿,为争夺下,大动干戈,何必让那么多无辜之人,死于非命,实在是造孽啊!”

    王拓道:“父皇不要过于自责,师父他老人家,早已看淡名利,并对自己的过错,也是极度懊悔!”

    王拓到这里,自怀中内衣里面,拿出一个油纸,包装的包裹,心翼翼打开之后,拿出一张折叠的书信,打开之后。

    双手奉与太宗皇帝,道:“这是我下山之时,师傅交给我的书信,当时,他千叮咛万嘱咐,让我有机会,见到皇上您时,亲手呈上!”

    太宗皇帝,一副凝重的表情,接过信件,只见上面写道:“大明朝太宗皇帝拜上,不孝侄儿朱允炆,给你磕头了,大明朝自爷祖,洪武大帝,开创帝业以来,下大统,政通人和。

    我本无才无德,却不自量力,冒下大不违,继承帝业,本想在有生之年,为我朱家再创辉煌,未曾想,惹怒了四叔的威,您不仅把侄儿,赶下鳞位,还意欲将您的亲生侄儿,赶尽杀绝。

    合当侄儿命不该绝,得遇贵人相助,死里逃生,来到昆仑山上。始初,侄儿那颗复仇之心,如同烈火,滚滚燃烧。

    恨不能将你碎尸万段,才能慰籍于心,于是,侄儿便一心,苦练昆仑派,至高无上的武学,期待在艺成之后,振臂一挥,招揽旧部,积蓄力量,卸兵,起战乱,与你一较高下。

    未曾想,你继承大统之后,广施爱民之策,政治上,除旧布新,选贤任能。经济上,鼓励末业,让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让下百姓,尽享盛世繁华。

    在军事上,你亲力亲为,身先士卒,不辞辛劳,多次驰骋边关要隘。与敌人周旋,让永乐太平之治,得以更加巩固和发展。

    句大实话,在你北伐的时候,侄儿我曾经几次,有意冒犯你的威,却看到你在,中军大帐之中,直到深夜里,依然在秉烛研究,啃制胜的战策。

    有感于你,为了维护大明朝的江山,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便自行退走。

    你们作为父辈,已经为朱家下,做的太多,还依然在竭尽所能,追求霸业,此番雄心壮志,即便是侄儿统治下,也未必能做得到。

    随着侄儿练功日久,功力日臻上层,我的那颗争强好胜的心,已经不在了,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朱家的下,在您的治理之下,坚如磐石,稳如泰山。

    现在,我已经不再是那个,权欲熏心的朱允炆了,而是昆仑派,第一百零八代掌门人,静思真人。

    今,特派我的得意弟子王拓,走下昆仑山,踏入中原,代替我为大明朝,尽一点绵薄之力,至诚,叩拜!不孝侄儿,朱允炆拜上!”

    太宗皇帝,看罢书信的内容,字字如珠,句句肺腑,真真,切切,拳拳。待他看完,禁不住老泪纵横,哽咽道:“都是因为朕,为一己之私,发动靖难之变,使用为人不齿的手段,夺取了朕亲侄儿的帝位。

    本来,我们这几个老骨头,已经功成名就,可以退居二线,齐心戮力辅佐建文皇帝,治理江山。

    却恰恰相反,持强夺取了,朕侄儿的江山,做出这不仁不义之事,给下百姓授以笑柄,让我的骨肉同胞,饱受逃亡之苦。

    朕自以为,所作所为,人神共愤,难辞其咎。却未曾想到,饱受伤心的侄儿,却原谅了我,这大仁大义,大彻大悟的胸怀,让我何以为堪!”

    钟成坤见状,道:“皇上不必自责,王拓兄弟的恩师,静思真人,能够从狭隘的复仇理念中,醒悟过来,一是得益于昆仑派武功的修为,再加上您广施仁爱,打造出了四海升平,国泰民安的永乐盛世。

    你们叔侄之间,能够尽释前嫌,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是,朱家的幸事,大明朝的幸事,下百姓的幸事!”

    太宗皇帝闻言,道:“钟大侠所言极是,今,朕看完我的侄儿朱允炆,捎来的这封信,终于让朕的内心,在这近二十年里,饱受的剜心之痛,得以缓解!”

    太宗皇帝到这里,对王拓又道:“贤婿,朕那侄儿朱允炆,在你下山时,只是教导你致力于,维护我大明朝江山社稷,没有嘱咐你,帮助他办一些,其他的什么事吗?”

    王拓道:“回父皇,师傅送我时,还吩咐我替他办一件事,就是让我有机会,打听一下,他老人家后代的情况!”

    太宗皇帝想了想,道:“朕的侄儿朱允炆,有两个儿子,长子朱文奎,在靖难之变中失踪,次子朱文圭,现在生活在凤阳,一直安好。

    这些孩子,同样是朱家后代,朕待他们,跟亲生孙子,毫无二致,朕早已对凤阳地方官员,传下口谕,要悉心服侍朱文圭,不得有半点违逆怠慢!”

    王拓道:“谢父皇深仁厚泽,宽以待人,师父知道以后,一定会感念您的善意的!”

    钟成坤道:“吾皇胸怀下,爱民如子,广施仁政,道酬勤,大明朝的未来,必将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