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2章 如何破局?

    如何破局?

    不得不,韩世忠的安抚四夷非常有道理,并且西夏又是重中之重。

    “韩卿安抚之策乃一时之策,不过是稳住西夏与高丽而已。朕真正要的是北境一统,不可在重蹈前朝之覆辙!”

    大宋创建之初,太祖黄袍加身之时,四周可谓是强敌环伺,并不能安稳度日。

    怎么处理与周边番邦的关系,从而确立自己中原正统的“下共主”形象,便是当初太祖赵匡胤需要思考的问题。

    儒家眼中所谓的下共主,不过是“普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太祖太宗甚至是真宗时期,都有一颗尚武之心,都有一番开疆拓土之志。

    可是无论是与西夏还是辽,基本上占不到太大的便宜,往往是出师之时踌躇满志,班师回朝之时灰头土脸。

    最终便是依靠议和和岁币纳贡来稳定局面,看在钱的份上,番邦们勉强给了大宋下共主之名。

    众人从赵构的话语之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赵构的意愿便是希望自己成为下共主的皇帝。

    这样的下共主,不止是要让国内的百姓臣服,也要安抚好疆域四周的“蛮夷”。

    这样的安抚还仅仅只是一时,赵构更大的野心是要他们臣服,甚至是灭亡。

    历朝历代评论帝王是否贤明有德,很重要的一条便是“四夷宾服,万国来朝”。

    “官家的意思是我大宋对西夏与高丽终有一战?”

    赵构这样的想法有些出乎韩世忠的意料,原本他认为官家不过是想扫平金国,归顺西夏和高丽。

    却没有想到官家竟有如此志向,让北境完全一统,历朝历代可是非常罕见。

    周朝时期有犬戎环伺,秦汉时期有匈奴虎视眈眈,魏晋时期则是鲜卑作乱,到了隋唐又有突厥崛起。

    可以中原王朝每朝每代在北方都有一个强大的蛮夷崛起,从而对中原构成巨大的威胁。

    “诸位可知靖康之变乃是奇耻大辱,秦汉和隋唐之强敌不逊于辽金,为何不曾有此局面?”

    赵构并没有正面回应韩世忠的话,反而是抛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

    “臣以为,秦汉与隋唐有尚武之风,本朝或许过于文治而疏于武功。”赵鼎心翼翼的回答道。

    官家的脾性他已经揣摩的非常清楚,但凡回禀只须直言而不必拐弯抹角。

    “在臣看来,秦皇汉武,隋文唐宗,皆有开疆拓土之志,并不安于现状!”

    张浚也不失时机的回应道,官家出题自己自然是不能落后。

    “秦汉与隋唐都城皆在关中,有地利之优,进可攻退可守,可保皇统无忧!”韩世忠道。

    大宋以前的中原王朝大多将都城设置于关中地区,对于地利而言显然是有很强的保障。

    从地形图上看,作为秦汉、隋唐王朝都城的核心位置,关中区域便是包括秦岭在内的数座崇山峻岭围成了四面环山的然屏障。

    加之关中地区有函谷关、大散关、潼关等多个扼守着战略要冲地区的险要关口,因此面对强敌,防御可以是固若金汤。

    “诸位皆言之有理,韩卿之言最为符合朕之心意。”

    “靖康之变有重文抑武之因,亦有开封无险可守之因。”

    赵构不住的对着韩世忠点零头,到底是很有战略眼光的武将出身,一眼便看出了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赵构今的一席话让殿内众人都隐隐约约感受到与以往有些不同。

    官家这是要下一盘更大的棋?

    安抚西夏和高丽只是一时,那什么是一劳永逸?

    很显然把他们都灭了才能是一劳永逸的做法。

    靖康之变除了重文抑武,还有开封这都城没有地利。

    莫非官家还想将来把都城迁往关中的京兆府(长安)不成?

    可是长安距离西夏太近……

    这样连贯起来思考,就不难明白官家为什么安抚西夏只是一时了。

    “朕之心意诸位可明白?”

    “太祖曾有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只有北境无强敌,方可安然入睡!”

    赵构此时很明确告诉臣子们,自己已经是有一统北境之志,绝不是安抚几下便草草了事。

    最终如果没能扫平这些北境强敌,那么就算灭了金国,很快便会有很强大的敌人崛起。

    “朕之意图,先离间金国,尔后安抚西夏与高丽,再北伐灭金,继而吞并西夏与高丽。待北境一统之时,必迁都关中之长安,效仿唐时都护府以管辖北境番邦。”

    赵构此时算是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并且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先挑动金国自己的内乱,然后从中渔利,用最的代价消灭最强大的敌人。

    待到将北境最大的威胁消除之后,便锋芒一指将西夏和高丽也收归名下。

    而待到北境完全一统的时候,就将都城迁往拥有地利之便的关中长安,借此一劳永逸的保证江山永固。

    最后便是效仿大唐的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的格局,利用这样的机构来管辖番邦旧地。

    中原王朝的都城一般都在中原地区,虽然“子守国门”可以有效阻止番邦南下,但也让都城很容易受到番邦的威胁。

    游牧民族的骑兵一旦越过长城,很快便能够抵达中原腹地。

    而中原王朝要打击这类番邦骑兵却非常难。

    如若派兵太少,则会面临被打败的风险,如若派十万之众则粮草军械补给就是大问题。

    战线太长需要穿过荒漠或者草原运输粮草,动辄需要十多万匹马,几十万民夫运粮。

    如若打输了则是血本无归,就算打赢了并没有太多战利品,并且荒蛮之地更是无法建立长期有效统治。

    而只能白白浪费军士的生命和无数的钱粮。因此这类的作战无论输赢,在经济上都是巨亏。

    如若效仿大唐都护府制度,则可以选择以夷制夷之策,并且以边军的方式来统治番邦旧地。

    这样就能够基本上抑制蛮夷发展,不会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