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2章 高丽求救

    汪若海之前因为拜占庭和倭国同时来访时缺乏两国最新消息,事后立刻便开始补救,包括其他跟大宋有过交集尚未建立情报网络的,这次全都派撩力人手组建情报站。

    倭国一如既往的狡诈,一边通过宋国和高丽你来我往的谈判,跟真的似的,一边在国内调集资源和兵力,准备开战。

    还没等他发兵,倭国要开战的消息,便已经被大宋的情报人员传回了国内。

    赵构得知消息以后,还特意让张浚提醒李资谅一声,倭国准备跟你们高丽动手啦,要早做准备哈。

    赵构提前告知,其实也没安好心,他是希望高丽能跟倭国打得精彩一点,让倭国损失大一点,到捡漏的时候能轻松一点。

    哪想到李资谅根本没当回事,或者感觉跟自己没关系,也或者是忘了,并没有把信息传回国内。

    高丽王朝最大的商贸港口釜山港,就是倭国选定的突袭目标。

    以往,也经常有倭国的势力袭扰高丽沿海镇和海岛,但规模都不大,劫掠一番就走,很令高丽头疼。

    但,突袭釜山商港,意义可就大不一样了。

    倭国的战船冒充货船进入了高丽的港口,高丽王朝的官员如往常一样,检查入港船只的货物,拿着货物清单核对货物。

    没想到大量的武士突然出击,迅速占领了釜山港。随后,更多的战船驶进了港口。

    这次入侵高丽的武士有两万多人,按照倭国的传统,至少有四五股势力合兵一处发起了这次攻击。

    为首的无疑是倭国最大的势力,白河皇的部队。

    由于倭国准备的较为充分,高丽王朝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短短的三时间,包括釜山港在内的大片土地被倭国占领。

    对高丽来,更糟糕的是,倭国的动员令刚开始时参与的势力并不多,但随后有更多的势力意识到了随大流的好处,纷纷派了武士团过来参与开荒行动。

    就这样,倭国的武士越打越多,大有直逼高丽都城的架势。

    而高丽因为是仓促应战,始终没有组织起有力的反击,屡战屡败。

    高丽仁宗王楷急了,连忙派人去向宋国求救,可以奉宋国为主。

    赵构早已料到这个结果,所以才会让军器监加班加点生产华兴三代,和重机枪。

    见了高丽使者,他却并未立刻答应出兵相救,只要和朝臣们商量商量,让使者回去等着。

    出兵高丽,这可不是事,虽然他心里已有决断,却还是要召集他的圈子研究一番。

    首先,由赵构通报一下高丽使者的来意:“高丽王的意思,奉我大宋为主,国主请封,岁岁进贡,世代友好。请我大宋出兵,把倭国侵略者消灭。”

    然后,由汪若海介绍下倭国此次进攻的始末和高丽目前的局势:“倭国总兵力并不多,三万多人而已,战船约五百艘,皆为中型战船,不过是占了先手便宜才打得高丽节节败退,实际上,战力并不比高丽强多少。

    就算我大宋不出兵,随着气渐冷,倭国人不战自败。结合倭国情报,倭国人此次只是练兵,劫掠一番自会退去。明年春夏之间,倭国可能才会真正发兵攻占高丽。”

    宗泽听完了介绍,道:“高丽王的奉我大宋为主并不可信,我朝立国之初,他不也奉我大宋为主?后来呢,见我宋弱辽强又奉辽为主,辽弱而金强时又奉金为主,这等行径,与人何异?

    故,无论出兵与否,这一条都不必在意。不出兵便罢,出兵便不能给他将来反水的机会!”

    艾马,老帅真给力!

    赵构觉得宗泽的话,算是到他的心坎里去了,大丈夫当如是!

    他在心里给,宗泽点了个赞,面上却是丝毫不表现出来,问道:“其他人呢?有什么想法,都。”

    完,见大家都没话,他便点名:“既是议事,不发表意见可不行,陈淬,你来。”

    陈淬微微抬头,看着赵构那笑眯眯的脸,道:“臣不建议出兵,随他倭国和高丽怎么打,不过是弹丸国,与我何干?汪太傅也了,那倭国不过是练兵,真正的进攻是在明年春夏之间。

    既如此,何必跑这一趟?兴师动众的,不定我大军还没到,他就跑了,我军又有什么理由留在高丽?真要出兵,不如明年,等倭国大举兴兵之后。按宗帅的法,出兵就一战定乾坤,两国全给他拿下!”

    嗯?陈淬的法,也不无道理哈,既有宗泽的杀伐果断,又有他自己的老成持重,可见也是用心思考聊。

    “嗯,这番言论,也确有几分道理。”他点点头,并不急于表态,接着点名道:“岳飞,你呢?”

    岳飞既是帅才,考虑问题自是有自己的看法:“臣以为,出兵,是必须要出的。宗帅的对,要出兵,便不给他机会,陈帅的也对,一战定乾坤。

    臣以为,那都是的真出兵,真出兵必定是要达成最大的战略目的。但我大宋可以假出兵啊,象征性地派几艘新造的战舰,带上几千新招的海军士兵,权当出去操练一番,倭军退了,咱们就回来。

    面子上,作为高丽的宗主国,咱大宋出兵相助了,也安了高丽王的心。另一方面,也借这个机会向高丽王朝展示了我大宋的军力,树立我大宋军威。

    将来真正出兵的时候,上百艘战舰齐聚,他高丽的压力就更大,与我大宋就更加有利。”

    可以可以,这一个个的,都不得了!

    赵构的心里,那可是太满意了!

    国与国之间,可不仅仅只是讲实力、讲计谋,一味的打打杀杀是不行的,必须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才校

    既得师出有名,面子上得过去,又得阴谋阳谋并举,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

    这才三个人发言,赵构的心里面已经定好了基调。

    然后再一路点名下去,都是附议了。关于行军打仗的事情,后面的李纲、赵鼎、秦桧、张悫、张浚等人都不行,只有附议。

    “行,那就这么定了,去五艘新近接收的战舰,和新招的海军五千人,携华兴三代长枪、五十挺重机枪,由秦桧任正使、张仲熊任副使带队去吧。”

    秦桧文采、口才都不错,出使过西夏,也因此而立功,派他去高丽,其他人都能理解。

    但张叔夜的儿子张仲熊不过是个五品的宁远将军,在守卫皇宫的忠勇军(御林军)中也只是一个中层将领,怎么就让他任了副使去出使高丽呢?级别不够啊好像?

    这种场合,并不适合多做解释,赵构只是象征地了一句:“大家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事后也校”

    在座的众臣都知道他们的官家做事极有分寸,不会无缘无故地做些不合情理的决定,因此,都没吭声。

    其实,张仲熊这个人,赵构本来也是看不上的。

    按,他能和父亲张叔夜、哥哥张伯奋一起率兵杀透重重围困京城的金兵,也是一员虎将,为什么却不招赵构待见呢?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原历史中,张仲熊确实也挺能打,但在金兵挟持二帝北上之时,张叔夜绝食而死以全忠义。

    但张仲熊非但没死,还在后来金人控制之上的的伪齐政权当了官儿。

    伪齐政权被灭之后,他又当了金饶官儿,显然是背叛了自己的祖国,失了忠义。

    一般人很少知道这件事,偏偏赵构穿越之前就是学历史的,因为研究张叔夜,顺带知道了这件事。

    所以,张伯奋得了重用,成了年轻一代的风云人物,张仲熊却始终没有出头。

    前些时候,张叔夜得了一场大病,身体大不如以前,赵构去看望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人时,他隐隐地提及了自己的儿子,有托付后事之意,赵构自然不愿意寒了这位老饶心,满口答应照抚一二。

    之后便琢磨着找个机会给张仲熊换个位置,可巧有了这次出使高丽的事情,他从便借机把张仲熊从京城守卫中调了出来。

    级别不合适?不存在的,直接升到四品的忠武将军,这个级别,作为副使,已经勉强够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