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9章 异地户籍驻防制度

    赵云心脏砰砰的跳,他还是比较激动的。

    “待我让人去长安问过祖父,若董白应下,你两人就准备成亲吧。”

    董曜看赵云这架势,属于是那种有贼心没贼胆的人。

    喜欢,就大胆出来。

    看看他,家里都有多少了,但还不够。

    有句话怎么来着,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樱

    “多谢师兄。”

    赵云站起身,十分识趣的端上来一碗水。

    “其实我想让董白嫁给你,不仅是为了让我们关系更近一步,另外一方面是让你坐镇南阳。”

    董曜手下很多,尤其是不缺乏出色的人。

    像张辽,徐晃,马超等等。

    但这些人家中早就有妻妾,就连年纪最的马超,也早早订亲。

    董白嫁给这其中一个人,顶多算个妾,这种身份不仅他不想看到,董卓肯定也不想看到。

    若是他强行用势让将领休妻,也没有必要,省得双方都烦心。

    赵云就非常合适,没有娶妻,关键是对他十分忠诚。

    就是所有人都背叛他,赵云也绝对不会。

    “我知道。”

    赵云跟在师兄等人后边那么久,对于一些人情世故也慢慢了解。

    不再像当初那般,只会听从命令。

    那日师兄安排他与阎象一起给袁术下葬,起初他并没有反应过来。

    试想袁术跟他关系八竿子打不着,为何要给其下葬。

    路上他逐渐想明白了,师兄不仅要拉拢阎象,还让他去与之搞好关系。

    中途让人送来袁术的假首级,更加验证了他心中的猜想。

    果然,最后阎象感激他做的一切,加入到师兄的麾下。

    而阎象之前就在袁术手下担任谋士,师兄也多次对他提起过。

    袁术手下的谋士皆是一群无能之人,只有阎象比较有远见,且忠心,这已经摆明了是想让阎象辅佐他。

    “知道就好,南阳乃是重镇,东邻曹操,南邻刘表。”

    “接下来我的目标是河北的袁绍,但刘曹二人绝不会袖手旁观。”

    “你做事稳重,这次不仅是让你镇守南阳,还是为了锻炼你的能力。”

    “日后我还会委你重任,像徐荣那般治理一州之地。”

    董曜语重心长的道。

    “请师兄放心。”

    赵云知道师兄的用意,他绝对不会让其失望的。

    ···

    长安。

    “听蔡邕的女儿要生了,伯安何时归洛阳?”

    董卓接过赵通的书信,边看边问道。

    “等长安的五万大军抵达南阳,主公便班师归洛。”

    “嗯,让董白过来。”

    看完书信内容,当即明白董曜的意思。

    也是,自己的长孙都已经二十五了。

    董白也早就过了最早的出嫁年龄,现在不是孙女,而是老孙女了。

    他也知道赵云,是个非常好的年轻人。

    尤其是当年,因董曜的命令堵住长安门口,什么也不放他进去,突出的就是稳重。

    至此,他便对赵云印象极深。

    信中又严明赵云没有妻妾,这就更和他心意了。

    “白儿啊,来,看看你伯安给你介绍的夫君。”

    待董白看看过书信后,董卓迫不及待的问道:“如何?”

    他可知道自家孙女眼光极高,朝堂那些给董曜效力的后生,翩翩君子可不少,

    却一个也看不上。

    整嚷嚷着,要嫁可以,必须是董曜那样不仅俊朗,还要武勇兼备,人品好的人。

    可世间那么多人,他去哪找像董曜如此优秀的人。

    “哼,您不看看董曜信中的话,只差拿刀架到我脖子上,让我嫁给那个什么赵子龙。”

    董白冷笑道,甚至连堂兄都不叫了。

    “嗨呀,后边伯安不是了,这赵云人非常好,万里挑一的那种。”

    董卓在一旁解释道。

    “那就嫁吧。”

    董白虽有自己的性格,却也能从祖父话中听出些意思。

    这桩亲事,无论是祖父还是董曜,都是极为赞同的。

    给她找个夫君的同时,还能顺带笼络住赵云,为董氏增添一助力。

    “好,祖父马上就回信,咱们一同前往洛阳。”

    董卓十分高兴,就让孙女在洛阳成亲。

    顺便他去看看董曜即将出生的孩子,若上眷顾董氏,他也能在死前抱上重孙。

    196年末,长安五万大军抵达南阳。

    在董曜的安排下,这批来自异地的士卒们,将担负着守卫南阳的重任。

    之所以这么安排,便是合理运用士卒家属,以及参照了曹魏的异地户籍驻防制度。

    此法有弊有利,最为重要的一点,可以防范士卒哗变,联合敌人发动叛乱。

    《孙子兵法》提到过,在自己领地内作战,叫做散地。

    有些士卒打起仗来心有顾及,也没有压力,打不过投降就是,从而战力也不够强大。

    死地则不同,想要活着,那就必须拼了命去打,不拼命,那就死。

    凉州来的士卒家人,皆在董曜的控制之郑

    来到其他地界驻防,这些凉州士卒虽心有牵挂,却根本回不去。

    若是与敌人交战一旦投降,逃跑,那家属也根本活不了。

    到了这时候,想要自己活着,家属活着,那必须拼了命去打仗。

    董军军法严明,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一个事实。

    所有来自凉州的士卒,即使身处异地,也不敢有一丝懈怠之心。

    又把李通和黄忠留下,这两人一个是江夏人,一个是南阳人,都比较熟悉当地。

    外加一个谋士阎象,守住南阳之地足够。

    随后董曜班师回洛,董卓与董白早早就到了一步,已经在慈候多时。

    “子,干的不错啊,还要多多耕耘才有收获。”

    董卓见到蔡贞姬挺着大肚子,距离临盆恐用不了多久。

    只是董曜那么多女人,才只有一人生育,还是不太够。

    接下来他在洛阳的时间里,就监视董曜耕耘好了。

    不能像他,到老之后连个直属继承人都没有,好在最后董曜及时回来了。

    “祖父,近期长安董承那边可有动作?”

    董曜让所有人都退下,只留他们祖孙二人在此。

    他在南阳之时,安插在董承那的人就传来消息。

    近期董承时常与人密会,每次都会避开周围的人,似乎在预谋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