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哦?是谁?”

    赵桓连忙问道:“能得亚父青睐,定然不差。”

    最让他难受的李纲,他都已经答应用了。

    赵桓想着,郭京再举荐也不会举荐一个比李纲更让他难受的人了。

    刚才已经闹了点不愉快,这会赵桓还是想要找补一下。

    说点好听的,缓和一下刚才因为李纲的不愉快。

    郭京沉声说道:“此人名叫王彦,原本是禁军将领,后来随着贫道去了太原,做了贫道了亲军副指挥使。”

    “此人倒是个有勇有谋之人,贫道以为可以让他为宁海军节度使。”

    “以此次战功论封赏,倒也算合情合理。”

    来了来了,军权这个好东西,不只是康王想要,郭京也得拿在自己手中。

    本来若是赵桓是个英明的皇帝,郭京自然不会去打兵权的主意。

    但赵桓这个卸磨杀驴的主,郭京实在不放心,也得为自己留点底牌不是?

    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

    郭京手握兵权,他可以保证只用来守护大宋安定。

    若是赵桓没有太大的差错,郭京手里的兵权就是守护他皇位的盾牌,为他清理贼酋的长矛。

    “是个武将?”

    赵桓惊诧的问道。

    怎么亚父举荐的人,一个比一个更让他难受。

    当然,郭京安排王彦做节度使,也不仅仅是要抓兵权。

    另外一层原因,还是军政新律的推行。

    用别人,当然不如用自己人更放心。

    而且,提拔王彦去做节度使,这本身也是对于军政新律的执行。

    给大宋天下习武的人看看,军政改革以后,从军也是有出路的。

    郭京点头道:“不错,是个武将,但他文采出众,也算是能文能武。”

    赵桓有些迟疑的说道:“节度使乃是从二品的官阶,王彦纵然有功,是否也提拔的太快了些?”

    一下子从原本的六品无名之辈,直接提拔到了从二品的节度使,这未免有些太夸张了。

    他有再大的军功,也不至于一下子提拔这么多啊!

    况且,王彦此人他之前听都没听说过。

    郭京说道:“陛下,事急从权。”

    “如今正值多事之秋,陛下不拘一格降人才,才乃雄主所为,任谁知道不称赞一声陛下为雄主?”

    “俗话说,天高皇帝远,县官不如现管,两浙路距离京城太远了,且已经被别有用心的康王掌握,陛下鞭长莫及,派人过去忠心和能力缺一不可。”

    “而且……若是派遣别人过去,恐怕有性命之忧,一旦朝廷节度使过去后毙命,那局势我们就很难掌控了。”

    “若是王彦过去,贫道有办法保他性命。”

    换成别人,郭京只能做到尽量,但不能做到绝对保证。

    不是他不尽心,而是别人未必会尽心听他的话。

    这个节骨眼上朝廷派遣节度使过去,赵构肯定知道是来制衡他的。

    他必然会先拉拢,若是拉拢不成,便会想办法抓对方的把柄裁撤对方,但若仍旧不行,只怕会恼羞成怒直接暗箭伤人。

    一旦死了,那事情就不好收场了。

    九妹赵构和朝廷撕破脸,就只在瞬间。

    暂时,郭京也不想内战,怎么打都是消耗大宋自己,所以还是先求稳定。

    这次赵桓沉思的时间比李纲还久,主要对兵权太过敏感。

    “此事不急,我先让人给李纲传旨封他为两浙路安抚使,让他先准备着上任,等到他离京之前确认下来也来得及。”

    赵桓还是没能答应下来,兵权不是小事,出于帝王本能的要保持谨慎。

    郭京心中了然,赵桓不是觉得一下子提拔王彦太快,而是忌惮王彦是自己的人,担心自己图谋兵权。

    此时多说无益,郭京也不想在王彦的事情上继续和赵桓纠缠。

    旋即,郭京从袖筒中掏出奏疏,说道:“陛下,这是此次太原之战的详细情况,以及各方有功之臣的名单。”

    厚厚一沓奏疏,写的清太原的战局,却写不清大宋百姓遭受的欺辱。

    上面每一个名字,有活着的英雄,也有为了保卫大宋战死的英魂。

    郭京把自己所能查到的名字,都有记录在上面,这是他能为那些英豪所做的事情。

    赵桓接过奏疏,简单的看了几眼便放下了。

    毕竟每日都有战报过来,赵桓也有和郭京通书信,他觉得这上面记录的内容自己都知道,所以也没仔细翻阅。

    看到赵桓连最后的名字都没看,郭京心中叹息一声。

    “黄真,让何栗和孙傅过来,把亚父奏疏上面的这些人都记录下来,按照功绩进行封赏。”

    赵桓吩咐过后,正欲说其他的,郭京开口道:“陛下,贫道还有一个请求,希望陛下能够应允。”

    赵桓看向郭京,说道:“亚父,说这些就见外了,你和我之间何须用上请求二字?有事你尽管说,只要我能做到,无不应允之理。”

    无不应允?

    刚刚两件事情还不是自己苦口婆心说了半天才答应了一件。

    皇帝的嘴,骗人的鬼。

    大饼画得比武大郎的炊饼都香,但是这心思却比潘金莲灌药的时候都难以捉摸。

    郭京沉声说道:“贫道想请陛下在汴梁城和太原等地选址建庙,立下功德碑。”

    “刻下此次为保大宋而阵亡的将士名单,让大宋百姓以及后世铭记他们为保护大宋做出的贡献。”

    “同时也可让这些阵亡的将士享受香火供奉,以祈他们的英灵继续庇佑大宋。”

    郭京觉得,那些阵亡的将士们也应该被铭记。

    他们以血肉之躯为大宋铸造守护壁障,不应该只是被记录在战报上的一串数字。

    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应该书写出来,让大宋记住他们的贡献。

    赵桓沉吟着点了点头:“还是亚父想得周到,我马上就安排下去,让人着手去办。”

    只是刻碑建庙而已,用不了多少钱。

    赵桓觉得没必要在这个事情上去得罪郭京。

    举手之劳,又不是跟自己分权,威胁不到自己一点,还能得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贫道代替这些将士们,多谢陛下了。”

    郭京起身给赵桓行礼。

    赵桓连忙拦住,旋即说道:“亚父,我已经让人准备了接风宴,现在时间差不多了,也该赴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