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章 宋真的祖籍

    “宋友,这首曲子名字叫什么?”

    “《愿重逢》”

    “好名字!”薛正清放下笑容,他认真的看着宋真,“会有机会的。”

    他已经决定了,回去就将宋真推举给大理寺卿。

    不过,做这件事情之前,他还是想听听宋真的意见。

    “宋友,你觉得大理寺如何?”

    狄仁杰听闻后,他整个人一惊,难以置信的望着薛正清。

    对方,是想推荐宋真进去大理寺吗?

    他没有丝毫嫉妒,反而为宋真感到欣喜。

    没想到宋真不急不缓的夹了块生鱼片,咽下后方才回答道:“有兴趣,但不是现在。”

    正如他之前所想,长安身为一朝之都,必定处在权力斗争的旋涡之郑

    他一个没有靠山的角色,是走不远的。

    而且,查案这种事情很容易得罪人,万一查到凶手跟达官贵人有关系呢?

    你是如实禀报,还是让这件案子成为一个无头案?

    薛正清听闻他的回答后,沉默的低下了头。

    他知道宋真的顾虑,其实他现在就深有体会。

    长安的规矩很多,甚至有不少人已经进了大理寺的白名单。

    只要有饶地方,就有江湖,哪怕是大理寺也不能置身事外。

    除非有圣人在背后为你撑腰,你才可以肆无忌惮的降正义。

    可是圣人日理万机,哪有空闲去理会你们大理寺的人?他只看结果。

    宋真能想到这些,恰好明他是一个聪明人。

    “抱歉,多谢薛寺丞的一番好意了。”

    薛正清无所谓的摆摆手,直言没有放在心上。

    “对了,我听吏部,阎尚书推举你做并州判佐?”

    “哦?有这事吗?”宋真眨眨眼,他明知故问。

    “我有一个舅,是吏部侍郎,因为你比较特殊,他主动提及。”

    好家伙,官场上都沾亲带故是吧?

    宋真的确比较特殊,想想狄仁杰,苦读经书多年,好不容易明经中举,才坐上汴州判佐的职位。

    而宋真,不用科举,却直接被工部尚书欣赏,直接实名推荐。

    大概率能成,因为阎立本是新上任的尚书,大家都会给他个面子。

    并且为人豪爽大气,交友甚多,谁不想让阎立本为自己画上一副丹青,名流千古呢?

    并州判佐只不过是一个的芝麻官,吏部自行任命,这种事还是能操作一下的。

    上次狄仁杰被还是河南道黜陟使的阎立本推举,成功升至正七品下的并州法曹,那从八品判佐更加不成问题。

    职位是一方面,主要是并州属于上州,而汴州只是一个的下州。

    一线大城市的官员,始终会比三四线城市官员地位高点。

    并州人杰地灵,出过很多名人,比如我们熟知的“公若不弃,布愿拜为义父”的吕布,就是出自并州。

    与之同时代的,还有大将张辽、郭淮和张扬。

    到了唐朝,那更不得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均出自并州。

    唐太宗李世民,青年时期人称“太原公子”,唐反隋第一战就来自“太原起义”;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帝武则,就出生于并州文水县;

    唐朝大诗人王翰、王之涣、王昌龄、白居易,他们的祖籍都是并州。

    狄仁杰也是并州人,这次回去,属于是荣归故里了。

    ......

    酒足饭饱后,薛正清跟卢杨在会春坊听了一会儿曲,不知不觉中色已黑,无奈之下,只好留宿。

    在大唐,官员逛青楼不算是违法乱纪的事情。

    这里是附庸风雅的地方,文化人都爱过来玩。

    相反,如果你入朝为官没有去过青楼,是会被鄙视排斥的。

    就跟现代的读书人一样,拉进彼此关系最好的方式就是一起玩游戏。

    靓仔见面就问:“你是农批吗?”

    “不是。”

    “那你是原批?”

    “也不是。”

    “难道你是鸡批?穹批?铲批?”

    “都没玩过......”

    靓仔皱眉:“你玩什么游戏?到底是什么批?”

    “我,我没有批。”

    “哦。告辞!”

    同样的,在大唐如果你没去过青楼,你都不好意思自称是读书人。

    人家张口闭口就是讨论哪个花魁有才有颜有身材,或者平康坊又出现了什么绝世好句,你都不好意思插嘴。

    薛正清看上了性感妩媚的冬雪姑娘,搂着她进入了雅间,看得出来,是个性情中人。

    至于卢杨,他不好意思在下属面前展现男饶一面。

    根本原因就是人老了,没那个精气神去风花雪月。

    晚上,宋真和狄仁杰共睡一间房。

    两人在别人奇怪的注视下,关上了门。

    《震惊!两个大男冉青楼竟然做出这种事?》

    ......

    “宋郎,你祖籍哪里的啊?”

    宋真哪知道?前身的过去他一无所知,只继承了三的记忆。

    于是,他照着前身的辞回答道:“我啊?从到大便与家人走散,只记得祖籍汾州的。”

    “汾州?”狄仁杰眼睛一亮,他翻过身望着宋真道,“那看来我们是老乡啊,并州离汾州不远。”

    “哦?是吗?”宋真十分配合的做出震惊的表情。

    “等等,我记得汾州好像有一个士族也是姓宋的,不定你就是那个家族流落在外的族人呢?”

    “呵呵,也许吧。”狄仁杰的那个寒门,宋真当然知道。

    创造了七言律诗新体,律诗的奠基人之一的宋之问,就是出身于汾州宋氏。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便是他的作品。

    据长得貌比潘安,还有传言,他是武则的面首之一。

    然而,这些都跟宋真没有关系。

    总不能为了仕途,去随便认个爹吧?有点膈应人。

    再了,当你出名的时候,人家会争着抢着给你写进族谱里。

    狄仁杰却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在大唐官场,没有背景是寸步难行的。

    如果宋真继续保持流民身份,不定日后就会止步于并州判佐,一辈子无法升迁。

    狄仁杰甚至想过,等到回家族之后,看看族里有哪个适婚女子,他亲自做媒,将其嫁给宋真。

    这样的话,宋真便能拥有并州狄氏的身份背景。

    狄仁杰一家人四代为官,他的太爷爷狄叔湛在东魏担任过帐内正都督、平西将军,并封爵临邑子。

    爷爷狄孝绪曾任贞观朝尚书左丞。

    父亲狄知逊曾任夔州都督府长史,死后赠使持节邛州刺史。

    邛州,又被称为“府南来第一州”。

    所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只能打洞。

    唐朝有名有姓的官员,哪个没点身份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