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1章 汾州宋氏

    崔梦竹穿的是明制汉服,与大唐服饰风格有明显的不同。

    后世人受影视剧影响,认为大唐的上身着诃子以掩胸,齐胸襦裙看起来比较暴露,实际上民间穿得算比较保守的,只有宫廷女子才会半露酥胸。

    而明制汉服基本是由马面裙+竖领大襟衫搭配而成,外面再披上一件氅衣,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看起来似乎比较保守。

    明制与唐制相比,区别在于明制衣裙由上衣短下裳长,逐渐拉长上装,缩短露裙的长度。

    两个朝代的服饰差异,主要受时代气候影响。

    唐朝气候炎热到爆炸,据比现代还要热,白居易曾写过一首诗“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光”。

    而到了明朝,气候进入了冰冷期,所以民众们要不是把自己包裹严实点,出门怕是要被冻死。

    崔梦竹之所以会选择明制汉服,根本原因在于她的身材实在是太爆炸啦。

    明制汉服可以很好的掩盖她的曼妙身材,整体看起来显得端庄贤惠。

    还有一点,明朝已经诞生了扎带抹胸,就是一件前扣式背心的衣物。

    肩部和前襟靠系带连接,胸前或系带或珍珠扣,眼睛能看到手部动作,方便穿着。

    热倒是不热,她身上穿的服饰用的是比较透风的丝绸。

    崔梦竹的服饰在这个时代人看起来,有点奇装异服了,意外的是却受到了不少好评。

    果然汉饶审美都是共通的。

    王家女子纷纷凑上来,询问她这身衣物是在哪里买的。

    当得知竟然是宋真花重金专门找人为她定制的,不少女子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宋真的宠妻行为,让王家女子对他的好感度直线飙升。

    令人意外的是,祁县王氏居然安排代表出席宴会。

    晋阳王氏和祁县王氏两家本来极少来往的,因为创办王家学院之事,让两个大家族相比以前,联系更加密牵

    王鹤先是代表晋阳王氏,恭贺宋真荣升九卿之首,接着祁县王氏代表也向他敬酒。

    宋真成为了整个宴席中最靓的仔,所有人都围着他转。

    他的未婚妻崔梦竹因此备受关注,太太团纷纷向她示好,请教御夫之术。

    王鹤灌了一口酒后感慨道:“先生,我真的没想到啊,士别半年,你竟然坐上了如此高位。”

    宋真呵呵笑道:“全凭陛下赏识,才能有此机会。”

    “圣人恩宠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先生有真才实学。”

    “过奖了。”

    整个宴会的格调,凸显的就是一个人情世故。

    原本王勃是打算几年后,跟随长辈前往长安学习医术的。

    但是王鹤一收到宋真居然年纪做上了太常寺卿的消息,他马上改变了主意。

    让王勃别等几年了,赶紧去跟先生混。

    因为唐朝太常寺管辖八大署,旗下就有太医署。

    一来,可以增进太原王氏与宋真的感情,二来,可以让王勃得到更好的教育条件。

    何乐而不为呢?

    祁县王氏也想安排族人,但是不好意思提出来。

    散宴后,太原王氏两大家族的族老,向宋真表忠心,明里暗里有表示出,想让宋真安排点岗位。

    宋真只是淡淡一笑,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狄仁杰带着一名老者前来,介绍道:“守正,这位便是我的阿耶。”

    宋真赶紧拜道:“狄老好。”

    狄知逊佝偻着身子,他的一双老目打量着宋真,随后笑道:“吾时常听闻怀英在信中提及你。”

    “哦?是吗?”宋真望了眼狄仁杰。

    “以前我便心生好奇,今日一见,阁下果然气宇非凡,年少有为啊。”

    宋真如今已位列九卿,称之一声“阁下”,并不过分。

    “过誉了,狄老。”宋真谦虚道。

    “日后,怀英还需要你在朝中多多关照才是。”

    “不用狄老吩咐,我自会办到。”

    等到宋真离开之后,狄知逊感叹:“怀英,你的这位朋友,可不是一般人啊。”

    “阿耶,守正年纪轻轻便位列九卿,自然是有本事的。”

    “不不不,我不是他的本事,而是他这个人。”

    狄仁杰疑惑不解。

    “吾观其眉目之间,有三道重影,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儿郎不知,还请阿耶解释。”

    狄知逊没有回答,他郑重其事的跟狄仁杰嘱咐道:“怀英,你要记住。日后他所行之事,你不可校”

    “为何?”狄仁杰愣住,表示听不懂。

    “多无益,日后便知。你要是学他,他没事,你心会遭受杀身之祸。”

    ......

    第二,汾州宋氏的族人便迫不及待的派人派车接宋真等人回家。

    看得出来,他们很急。

    汾州宋氏的族地并不大,只有晋阳王氏的十分之一。

    看得出来,果然是寒门。

    如今的汾州宋氏,如果没加上宋真,在朝中仅有宋令文一人在职,惨得一批。

    而宋令文,时任左骁卫郎将,目前在洛阳守城门。

    他得知族内竟然出了九卿,赶紧请假回家。

    后来才知道,原来宋真并不算是汾州宋氏人,只是挂个名而已,尚未认祖归宗。

    不过,仅仅是挂名,对于汾州宋氏而已,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而今,宋真便是打算带着田七、宋若水一起“认祖归宗”的。

    “守正,终于盼到你来了。”汾州宋氏族老宋漳犹如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家人一般,表现得尤为热情。

    其他汾州宋氏族人纷纷伸长了脖子,想要一睹传中九卿的模样。

    当见到宋真竟然如此年轻,他们惊为人。

    同时,胸内扬起一股骄傲,看,这就是我们汾州宋氏的之娇子,及冠之年便已位列九卿!

    实在是前无古人,大概后无来者的壮举。

    当得知宋真与清河崔氏嫡女崔梦竹已私定终身,更是惊为人。

    清河崔氏贵为五姓七望,虽然被宋真搞得身败名裂,但是家族底蕴摆在那里,不是汾州宋氏可以仰望的。

    再加上宋真与太原王氏、范阳卢氏交好,只要他被写进汾州宋氏的族谱,对于家族来,是一波巨大的加强。

    在古代,家族和族谱对于一个人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仅是家族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与载体,也是表现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凭证。

    受根深蒂固的“孝文化”影响,认祖归宗是感恩祖宗,光宗耀袓,光耀门庭。

    然而,放在宋真身上却并不合适。

    他是处于强势的一方,他完全可以自立门户,只是建立一个家族,并将其名扬下,需要耗费的时间与精力实在是太多了,宋真不想这么做。

    第二才举办祭祖仪式,所以今晚上,双方会面,交换利益。

    汾州宋氏提出了他们的条件。

    宋真挎着二郎腿,手指轻轻的敲打桌面,听完对方的话之后,他面无表情的道。

    “我觉得你们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之上。”

    “我们没什么好谈的了。”

    “告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