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9章 与天同齐,与帝同坐。

    祭典开始,首先是光禄寺的官吏,杀羊宰牛!祭祭地!

    走上来好几个身着道服的道士,他们嘴里念念有词,不知所云。

    唯一能看得出来的,便是他们在做法。

    午时已到,一缕阳光正好照射在李治的龙袍,熠熠生辉。

    宋真上场,因为他是太常寺卿,这种祭典,怎么能缺少他呢?

    他登台后,从光禄寺卿手中,接过一本旨。

    他沉默了一下,深吸一口气,随后高声朗读道。

    “日月同,山河共寿。紫微星罡,壮哉盛唐。”

    “今,昊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游历人间。”

    宋真暗中吐槽一句,妈的好拗口。

    “戡定八荒,民安田里。圣人李为善,道昭于悠代,勋格于皇穹,明明上,光华日月。”

    “治静地,和神敬鬼,狱讼有归,讴歌爱适,之历数,实有攸在。”

    “贞观之际,永徽之治,国势初张,纲纪修立,淳朴未漓。”

    “虽圣人李为善,政莫若先帝,而开疆拓土,臣伏戎羌,万国来朝。”

    “有功于社稷,无愧于宗庙,朕,念及至此,誉其皇,后为后。”

    “与同齐,与朕平坐。”

    “布告下,咸使闻知。钦此。”

    宋真念完之后,按程序,将旨朝一抛。

    五位道士施展了一下术法,让旨悬浮在空郑

    李治神色激动,颤抖着声音拜道。

    “谢帝御赐。臣定不负高望,日后勤勉执政,仁渐万国,福泽万家。”

    完后,李治一把抓住了旨,高高举起。

    底下群臣振臂高呼,此起彼伏。

    “皇威武!皇圣明!皇万岁!”

    “后吉祥!后安康!后无双!”

    这一刻,整个洛阳城,空绽放一朵朵绚烂的烟火。

    像是在呼吁着群臣的欢呼,更像是上的赏赐。

    宋真没想到,李治居然会搞这一出,以上玉皇大帝之名,给自己加封。

    他原本是打算,让来朝的使臣,推举李治为皇,武媚娘为后。

    就像李世民被誉为“可汗”一样。

    不料,李治居然看不上民间声望,直接以降旨,赐封自己为皇。

    不得不,这操作属实大胆。

    从“子”,进化成为“皇”。

    这就是所谓的君权神授吗?

    同样站在祭坛高台上的,还有崔梦竹,她此刻正穿着紫色女官服,站在不远处观看着此情此景,内心中在虚拟构图。

    她忽然注意到宋真的一个眼神,随后对他微笑了一下。

    整座高台底下,放置着上百个水缸,通过声音共振,宋真的诵读旨,其实底下的人,是听得清楚的。

    这时候,《故宫的记忆》重新开启演奏。

    但是在此刻,群臣们的心境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

    “以后,不要唤圣人,而是称之为皇,也不要唤为皇后殿下,而是要称其作后。”

    “违二次者,皆斩!”

    一个个寺人在人群中传达着李治的口谕。

    今,是新的纪元。

    李治在高台上大呼:“从今日起,改年号为诏。”

    改年号狂人,终究还是在今做出了行动。

    由于宋真的凭空降临,大唐历史终究是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显庆一共有五年,但是从今开始,只有两年,后为诏。

    .......

    祭祀活动结束后,宋真风光无二。

    不仅是因为他承办的“万国来朝”大典,更重要的原因是,旨由他诵读。

    这是何等的荣耀?

    虽然,太常寺卿就是主要负责祭祀活动,但是,负责归负责,一般是做幕后的。

    哪有像宋真这般,走上台前的?

    李治和武媚娘,伴随着《故宫的记忆》,一步一步的走下台。

    两人在寺饶扶持下,重新回到马车。

    马车身后,所有皇室宗亲,骑马跟在后面。

    滕王李元婴自然在场,他不断的朝宋真使眼色,暗示对方。

    “守正啊,什么时候再给本王作首曲子?”

    宋真翻了翻白眼,没有理会这厮。

    你当我是神仙啊?找出一首切合语境、环境、心境的曲子,你知道有多难吗?

    李治带领着诸位皇室宗亲,一齐来到皇祠祭祖。

    宗正寺卿负责主持祭祖大典。

    李治朝列祖列宗行了个礼。

    “李唐列祖列宗在上,儿为善,拜见。”

    宗正寺卿命人将祭品摆上去,嘴里喃喃道:“诸位先皇先王,好吃好喝。”

    李治倒了杯酒,朝李世民的令牌拜道。

    “阿耶,儿不负所托,将汉唐治理的井井有条,南征北战,开阔疆域,如今汉唐较之贞观,已超四百万领土。”

    【李世民:“6”】

    李治这么,实际上是在炫耀功绩,当然,你不能他飘了。

    从他的心理变化来看,一直以来,他都以先辈为目标,主打一个不辱使命。

    但是,宋真将他的野心激发出来,他的心态,变了。

    他不再满足于原地踏步,而是要超越可汗,超越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君!

    让后人提及汉唐,肯定离不开李治这个皇帝。

    万恶之源在于宋真,是宋真给了他勇气。

    是宋真策划搞出来什么“皇后”的御赐大典。

    要怪,就怪宋真吧,不要怪朕!

    宋真与一众大臣站立在后排,他听到李治的话,脸都绿了。

    你什么意思?你能不能理智一点?

    不过,此话在别人耳朵里听来,却是另一种意思。

    许敬宗阴沉着脸,尽管宋真让他在今日出尽风头,但是一码归一码,抛开宋真的“恩情”不谈,老夫与他不共戴!

    在众人眼里,李治这番话,无疑确立了宋真在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你见过一个皇帝在列祖列宗面前,提及臣子吗?

    没见过吧?今日,就让你见识一下。

    先别评价是好是坏,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殊荣,代表着宋真已经是李治手下的第一宠臣。

    虽然现在宋真如今的官职,只是个挂牌的,但是,只要他本人不作死,没有露出马脚,尽心尽力为皇效力。

    日后,此子前途无量!

    祭祖活动结束后,百官们纷纷在猜测,宋真最终能走到什么地位上。

    “你,有没有一种可能?皇将会为宋真重启左右仆射的职位?”

    自从长孙无忌下台以后,仆射这个职位,一直空缺,没有再设。

    不过,大部分臣都觉得太过荒谬,觉得你们太看得起宋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