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1章 有钱不赚是傻子

    可惜的是,太常寺卿只去了太常寺、刑部、内教坊还有大理寺发放红包。

    其他部门的官吏翘首以盼,一个个眼巴巴的望着自家领导。

    眼神中仿佛在:“你看,人家太常寺卿都发红包了,我们呢?”

    宋真做出这个行动之前,自然有考虑到后果。

    你一个人特立独行,容易遭人非议。

    所以,他首先要获得李治的授意。

    因为宋真,代金券的发放,可以大肆刺激一番消费。

    消费上去了,纳税是不是也会跟着上涨?

    李治一听,好啊,有钱不赚是傻子!

    他想都没想,直接拍板!让宋真赶紧去干!

    于是,宋真有了皇的旨意后,联系到河东裴氏和公孙氏。

    两家一听是宋真的主意,他们没有犹豫,自然是全力支持。

    他们马上联系人去印制代金券。

    当然,代金券的字体纹样都是崔梦竹设计的。

    在商言商,虽然咱哥俩关系好,但是,得加钱!又赚一笔!

    宋真在此之前,又找到与他关系好的那群大臣。

    偷偷塞给他们一百个红包,里面装好了会春坊和平康坊两家事先准备好的碎金和代金券。

    那群大臣一听,好家伙,居然不用我花钱?还能白赚一波下属的声望?

    何乐而不为?

    在宋真发完红包之后,他们纷纷跟进。

    李积在千牛卫阵营里笑呵呵的发放将领红包。

    尉迟宝琪在金吾卫军营里乐呵呵的发放将领红包。

    卢承庆在门下省面带微笑的给属下官员发放红包。

    李爽在御史台发放红包,他的笑容略微僵硬,显然不太习惯。

    阎立本在工部笑嘻嘻的发放红包。

    杨弘武在吏部发放红包,受到了众饶欢呼。

    ......

    整个紫微城顿时陷入了一阵欢声笑语之中,每个饶脸上都挂着喜庆洋洋。

    这种福利,过个年白赚十贯!你特么不要?

    然而,并不是所有部门都能得到宋真的免费红包。

    例如许敬宗负责的中书省和礼部。

    中书舍人心翼翼的询问:“侍中,咱们部门的红包呢?”

    “没有!”许敬宗恶狠狠的瞪了对方一眼。

    如今,在紫微城外城的十之八九部门都发放了红包,他感觉自己被宋真这子针对了!

    问题是,一个人六贯啊,两个部门加起来三百人,你个狗鼠辈!确定不是要老夫的命?

    虽然他有钱,但是钱花在自己身上不好吗?干嘛要送给别人花?

    跟许敬宗一样遭遇的,还有部分曾经弹劾过宋真那批大臣。

    他们有的虽然官职不够大,但是整个部门都收到了红包,就自己没有,被区别对待了,心情很不爽!

    凭什么?他们能白嫖,我就没有?

    当他们去质问领导的时候,对方只是微微一笑,轻飘飘的:“这钱是太常寺卿出的,他交代过,不能发你红包。”

    “好自为之吧。谁叫你之前得罪过人家?”

    “......”

    宋真策划出来的红包行动,一石四鸟!

    首先,收割一波属下的拥护,更利于后面工作。

    第二,稳固与自己关系不错的大臣。

    第三,笼络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大臣。

    第四,恶心一波自己的敌人。

    但是这样做,会不会引起帝皇的忌惮?

    理论上,是会的。

    不过,如今李治在想着如何提拔宋真,让他为自己更好的做事,而且这波红包行动,百利而无一害。

    如今财富都集中在少数饶手里,李治最希望他们找机会把钱吐出来。

    只要五姓七望这种大士族对皇权的威胁一不解决,宋真对于李治还有用,他就不会有事,这就是他的底气。

    宋真也趁着这段安全期,去做更多的事,为以后做准备。

    那么,对于河东裴氏和公孙氏呢?

    此次他们只是花零钱,不过一千贯,实实在在的打了一波硬核广告。

    可以想象,等到元正日到临,全民轰动,到时候赚的钱,将是这波广告费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在他们两家族的运营之下,如今大唐的娱乐场所格局已经被彻底改变。

    平康坊和会春坊两家独大,更多名伎慕名而来,许多作坊被压榨市场,难以为继,被迫出售资产。

    短短一年半,如今的上州治县,只存在两个坊,其他都倒闭了,难逃被收购的命运。

    那么,李治会管吗?

    暂时不会,大唐对于娱乐产业,基本处于放任状态,只要你们按时纳税,足额纳税就校

    商业,大唐只在意贸易,特别是对外贸易,这是一片雷区。

    也有可能是刚形成这种一超一强的格局,李治还没有发现弊端。

    ......

    平康坊和会春坊的壮大,对于宋真而言,是有积极作用的,不仅仅是体现在赚钱上。

    《梁祝》已经上映了有接近一年时间,热度不胜往昔。

    于是,两坊为了支持宋真的《版权法》实施,新增了诗会节目。

    他们花点钱,在民间购买寒门诗饶作品,并安排乐伎谱曲,配合bGm诗朗诵演出。

    而且,全国不是统一作品的,而是因地制宜。

    比如并州,就与太原王氏合作,其他州,要么跟当地士族合作,要么直接高价悬赏民间优秀作品。

    所谓的高价,不过五贯!都是钱,但是获得了不热度。

    下读书人彻底陷入疯狂!他们没想到,自己作的诗真能卖钱啊?

    那么,当自己作品卖出去后,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大部分读书人都会请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到青楼欣赏他的作品,在众人面前狠狠地装了一波大逼。

    这不就等于,花出去的版权费又赚回来了?甚至还能赚的更多?

    诗会节目的成功,吸引到不少士族的关注。

    他们开始联系到会春坊和平康坊,希望将自己的作品表演出来,展现一下大士族的风采。

    两坊自然是拒绝的,义正言辞的,要以作品水平为考核标准。

    士族一听就不乐意了,你们怎么回事?看不起我们?

    看不起就看不起吧,那我自己花钱买个表演位总行了吧?

    两坊半推半就,表情十分“难为”的点头答应。

    看似你赚了,但是商人永远不亏!

    诗会节目直接促进了大唐诗词文化的发展,不少读书人绞尽脑汁作词作诗,就为了在人前显圣。

    收购的诗歌越来越多,每增至两场演出,每次演出二十首诗词。

    版权税在近半年时间,突然暴涨!

    外面在发新年红包,李治在大仪殿翻阅着近一年的税赋数据,突然,他注意到版权税,倒吸一口冷气!

    “怎么会这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