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2章 朕有难之时,佛祖在哪里?

    路上,狄仁杰与宋真交谈:“守正,你觉得取消佛教年俸,真的好吗?”

    宋真冷笑:“为何不好?你是不知道那群秃驴是怎么赚钱的。”

    “怎么赚?”

    宋真伸出一根手指,淡淡道:“第一,朝廷年俸,别看三百贯,一个的寺庙也能享受,哪怕里面只有三四个僧人。不少佛教徒便是如此来骗取朝廷经费。”

    “第二,做地主。唐高祖曾经一次性赏赐一个寺庙田园百顷,你知道百顷有多大吗?(约等于现代4000亩)他们通过垦荒获得土地,盖些禅房、庄园、店铺等,并将其出租获得收入。”

    “你要知道,佛教徒是免除一切税赋和劳役的。也就是,这笔钱一分不差落了他们的口袋。”

    “第三,香油钱,这个就不多做赘述了。”

    “第四,民间放贷,不知你有没有听过京债?”

    狄仁杰点点头,他自然知道京债,在他刚到洛阳的时候,便有一个僧人主动找到他,可以提供贷款,让他能在东都买房定居。

    当时他就拒绝了,首先他并不缺钱,其次听守正,在他隔壁有套房子,房主要跑路了,低价转让。

    但是,狄仁杰不上当,不代表其他官员不上当。

    许多官员到手工资都不高,特别是中下游的官吏,生活十分窘迫。

    其中就跟京债有关,因为唐朝官吏存在大量的轮岗和异地任职,没干几年就会被调往别处。

    那么,辛苦赚来的钱都还了京债,都没住几年就要走了。

    宋真面无表情的:“这群僧人,本质上就是一群恶徒,他们利用朝廷年俸以及善男信女供奉的香火钱为资本,开办抵押放贷,让人将衣物、首饰甚至农具等具有实用价值的物品来抵押,到期归还本息。”

    “而朝廷,对他们却从来都没有收过一分钱的税。”

    “免除税赋和劳役会造成什么后果?不少好吃懒做之人,为了逃避租庸调,纷纷出家,做一个社会的米虫。”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他之前对佛教本来就了解不深,经过宋真这么一,他这下子更加没了好福

    那么,道教有吗?自然也有,只是不如佛教那么明目张胆。

    而且道教不会平白无故拿你的钱,做的是等价交易。

    比如你需要花钱消灾,道教会画符为你做法。

    但是佛教却不会,他们拿了你们的香火钱,然后文绉绉几句高深莫测的佛语,跟你行善积德,下辈子投个好胎,不再像今生做牛做马。

    而投递香油钱,便是行善,乃大善。

    佛渡影元”人。

    “守正,你为何会这么了解?”狄仁杰好奇问道,在他心里,似乎宋真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宋真咳嗽两句,他是日常观察到的,你忙于工作,不像自己那么空闲,有时间了解芸芸众生。

    “对了,大理寺那件案子怎么样了?”

    狄仁杰叹了口气:“薛寺卿正在为这发愁呢。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怎么办?如实汇报呗,凶手知道是谁吗?”

    “这就是问题所在,对方行事诡异,根本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宋真沉默了,一桩查不到凶手的悬案,对于薛正清而言,是一件坏事。

    薛正清花了好大的功夫,请人认真验尸,仔仔细细的检查过尸格,确认事无巨细后,他给钱打发那群郎中走人。

    自从洛阳大理寺制定下“仵作定价”之后,很快,大唐各州各府开始效仿。

    “五百字以下就不用给钱,五百字以上不能水字数,一千字以上有额外奖赏。”

    如此苛刻的条件,怕是没几个人能做到啊。

    在这么恶劣的就业环境下,其实对古代法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性作用。

    人,都是逼出来的。重金之下,必有莽夫!

    不学无术的和尚再也不能通过验尸来坑蒙拐骗了,走上仵作道路的,更多的是一群郎郑

    他们是学医的,自然对人体结构和各种伤患比一般人要了解。

    而且这份职业,属于是兼职,浪费不了多少时间。

    一之内就能赚到一贯,这么美妙的工作,想都不敢想。

    然后,因为就业的人越来越多,这群郎中开始内卷了。

    宋真并不知道,他当初随口提出来的决议,将会对古代法医学造成如此深远的影响。

    到了宋慈那个时代,《洗冤集录》应该会更厚了吧?

    ......

    薛正清战战兢兢的将案宗提交上去,刑部尚书刘祥道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他叹了口气。

    因为案宗中,大部分都是尸格内容,对于案件的侦查结果,一笔略过。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其实这件案子就是一件无头案。

    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凶手的无头案。

    思虑再三,刘祥道最终还是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同样战战兢兢的上交皇陛下。

    等待了三之后,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皇陛下居然通过了?

    刘祥道和薛正清睡不着了。

    他们好怕,好怕皇陛下秋后算账。

    于是,他们顶着一轮黑眼圈进宫,找到黄寺监打探消息。

    “黄寺监,皇陛下真的没有什么吗?”

    “没有,圣人很快就批复了。奴婢绝无虚言。”

    这下子,悬在心头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下了。

    真正原因,只有李治知道。

    在翻阅案宗的前一晚上,李治忽然做了个梦。

    他梦到道家的碧霞云君,对方,法正门为人间祸害,为了保护大唐江山社稷,为了皇陛下,她亲自下场,永绝后患。

    李治猛然惊醒,他联想到前段时间,狄仁杰的那件十八冥丁斩断南龙脉的案子。

    “看来,不负我。”

    第二朝会散后,李治瞒着武媚娘,他悄悄前往洛阳的一处道观中祭拜。

    并且,李治还让度支尚书增加道观的年俸,增至五百贯一年。

    至于佛教?你是谁?

    朕有难之时,佛祖在哪里?

    到头来,还是道家神仙亲自为朕斩除孽障。

    没人知道,在昨夜的紫微城外围馆行中,仙姑娘手捻符箓,低吟咒语。

    随后,她轻吐兰气,符咒随风燃烧。

    她向优雅的一撒,双眸望向壁画。

    ......

    上元节过去了五,李治在大仪殿批改奏折,李积兴冲冲的跑过来汇报。

    “皇陛下,百济大捷!”

    “李卿,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