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22章 欧阳玉离世

    两人势不两立的骑马出了紫微城,出去门口后,分别坐上不同的马车。

    他们此行都有一个共同的终点,那就是大理寺。

    宋真和狄仁杰同时在大理寺门口下了马车,互相对视一眼,都发现里面的不平静。

    大理寺院子里,聚集了许多人。

    “让一下,东台左相和西台右相到了。”

    众人一听,赶紧让出一条道,这两位都曾经是大理寺卿。

    “怎么回事?”宋真焦急的向张文彦问道。

    原来的贝州刺史张文彦,自从李义琰主动离职,他就被宋真调动上来大理寺少卿。

    因为看中了他的推理能力,上次那件焚尸案,倘若不是他机智的堵住了凶手张武寂的逃离路,估计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而且,他也表现出想要到都城当个京官的强烈愿望。(476章)

    张文彦低头叹了口气,张张嘴,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诉。

    “宋左相、狄右相,二位请随我来。”

    在张文彦的带领下,两人来到大理寺卿的办公室。

    只见一个人头抵在案宗上,右手还抓着毛笔。

    走近一看,这紫色官服十分显眼,不是欧阳玉,还有谁?

    狄仁杰轻轻的推了推,唤道:“文和,醒醒。”

    张文彦一众大理寺官吏鼻子一酸,哽咽道:“欧阳寺卿,他,再也醒不来了。”

    狄仁杰的手停滞,他表情十分错愕,脸上尽是不相信。

    宋真则是心情沉重的摸向欧阳玉的颈部,发现体温早已渐渐变得冰冷,没有感受到脉搏的跳动。

    “欧阳寺卿一直体弱多病,他前三,都没有合过眼,一直在处理各州递上来的案宗。”

    狄仁杰大吼道:“为什么案宗要积压?你们就不懂得劝劝他吗?”

    众人无言,低头沉默。

    其实狄仁杰自己也知道,如今快到年尾了,各部门领导要在元正日之前,整理好年终报告。

    不巧的是,刚好在这几,正是各州集中交付案宗的日子。

    他也当过大理寺卿,为了年终报告,他也熬过不少夜。

    他能感同身受,知道欧阳玉的难处。

    可是,他不是他,他的身体不如他啊。

    狄仁杰不禁回忆起第一次见到欧阳玉的时候,薛正清刚上任大理寺卿,而他们两个人,是大理寺少卿。

    “不碍事的,我从到大便是如此,体弱多病。”

    那时候的他,脸色苍白,毫无血色,只是一身书生气质,把他的羸弱体现更甚。

    宋真发现案宗上,滴着零星血迹,欧阳玉的左手抓着一张手帕。

    手帕上的鲜血,那么触目惊心。

    “看来,是积劳成疾了。”宋真背过身去,不忍去看,他喃喃自语道,“早知道,我就不安排他做大理寺卿了。”

    “全都是我的错。”

    狄仁杰却摇摇头:“不,守正,不怪你。成为大理寺卿,一直都是文和的梦想啊。”

    曾经身为多年的同僚,狄仁杰很了解欧阳玉。

    当年他负责出外到案发现场,欧阳玉则是在大理寺里坐镇,负责文职工作。

    其实不是欧阳玉不会探案,飞镰案的顺利侦破,就能体现出他的能力。

    只是这个人,一直都是这种不争不抢的性格,安心做好本职工作。

    即便在后来,狄仁杰先他一步升职到大理寺卿,他也毫无怨言,努力做好大理寺少卿的工作。

    欧阳玉已经在大理寺卿的职位上做了五年之久,一直没有轮换,明陛下认可他的能力。

    在任期间,将宋真提出来的新规努力完善,做到尽善尽美。

    他真的是为了刑法奋斗终生啊,谁又记得,他在贞观二十三年,是进士科状元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许久,宋真拍拍狄仁杰的肩膀。

    “怀英,我们出去吧。”

    两人走到无人角落,早已不惑之年的狄仁杰再也忍不住了,欲语泪先流,他抱着宋真哭泣。

    宋真好生拍拍他的后背,轻声轻语的安慰。

    他由于共事时间不久,跟狄仁杰相比,情感没有那么真切,但是他依旧十分难过。

    记得段正玄过,大理寺卿这个职位带着诅咒。

    但是自从薛正清就任起,历经四任,从未见过诅咒发生。

    倒是欧阳玉很可怜,他是死在了他钟爱一生的岗位上。

    事已至此,两人唯一能做的,就是为欧阳玉争取到更多的权益。

    有人过,一个文臣的高光时刻,就是在他死了之后,其实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李治和武媚娘被欧阳玉的事迹感动到了,谁又能想到,一位堂堂三品大臣,居然是如此悲惨的落幕。

    但是,欧阳玉又是幸阅,他在史书中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李治追赠欧阳玉三品银青光禄大夫,以及故乡的扬州刺史,谥号“文成”,陪葬昭陵。

    要知道,古代文臣的谥号排名是文正、文贞、文成、文忠、文献......

    他一个未及人相的三品大理寺卿,居然能获得如此殊荣?

    不过,朝堂上没有一个人有意见,因为大家都听了,欧阳玉是死在了岗位上。

    文武百官皆沉默,扪心自问,古来今往,又有几人能做到如此?

    记得,好像上一个,是汉蜀的诸葛孔明吧?

    ......

    既然欧阳玉遗憾去世,大理寺卿的位置就空了出来。

    按照传统,应该从两位大理寺少卿中挑选提拔。

    一个是崔梦真,一个是张文彦。

    只是,新任大理寺卿的职务,要等到欧阳玉的葬礼结束后,才会尘埃落定。

    欧阳玉的葬礼上,所有大理寺官吏都过来了,为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理寺卿送校

    宋真和狄仁杰也到场,除此之外,从大理寺出去到别的部门官吏,同样哀悼拜祭。

    送别完欧阳玉后,当晚上,舅子崔梦真上门拜访。

    “怎么了?有事?”

    “姐婿!”崔梦真的表情十分急切!

    “欧阳寺卿离开了,是不是要新选大理寺卿啊?”

    “对啊。”宋真接过崔梦竹为他去皮的橘子,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

    “那,会不会有人空降?”

    宋真摇摇头,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就从两位大理寺少卿中选择。

    “那,姐婿,你能不能帮帮忙?”

    “为什么?”

    崔梦真低着头,双拳紧握:“我,我真的太想进步了!”

    “我不想给你丢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