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1章 扶桑出现饥荒

    赵盏自不会因为完颜玉的软语恳求而改变了国家决策。自己给过完颜玉几次大面子,面子是财富,用过一次少一次,终有耗尽的那。这是最后一次,用过了,就没有了。今后任何关于金国的事,完颜玉都不好开口。完颜玉当然清楚,警告早晚会到来,她该知足了。同样是妻子,哪怕她贵为皇后,赵盏对她都太过纵容。后宫不得干政,这是汉人祖训。她几次以家国大事私下恳求赵盏,赵盏非但没有怪罪,还都答应了她。得此郎君,还有什么不知足呢?赵盏的不错,她对大金仁至义尽,对完颜璟仁至义尽。虽未明,赵盏对她,也是仁至义尽。连灭国这样的决策都能暂缓,该是多大的颜面?

    灭金暂缓,是赵盏思考几日后的决定。答应了完颜玉,不过是顺水人情。开春发兵灭金是计划,计划就可以改变。两国实力差距不可弥合,金国九成九会被赶出中原,到底不能保证百分百。金国战败后,大量征募新兵。尽管新兵居多,没有战场经验,全国总兵力也达到了五十万。大宋全国兵力七十万,最多能投入战场五十万人。在人数上不占优。与蒙古人联合?那不可能。真到那,蒙古人敢进来劫掠,大宋军队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攻击他们。此外,赵盏要求七万人装备火器,现在连两万饶火器装备都没制造出来。大军对垒,金国退无可退,拼死抵御,宋军难免死伤惨重。没有压制性的武器,非紧要关头,让士兵去送死,赵盏肯定不会这么干。延缓一两年,七万人一定都能装备火器,获得新式训练。大量的子弹和手榴弹生产并储备,补充各军。不定火炮,连发枪的研发都能取得重大进展。那时北上,一切水到渠成,任何军队和城墙都无法抵挡大宋的兵锋。让金国去守御蒙古人吧,五十万人该当守得住了。如果守不住,大宋代替你们守。如果能守住,至少能消耗几万蒙古骑兵,对大宋有好处。

    完颜璟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他知道不是完颜玉的面子。赵盏再如何疼爱完颜玉,都没有这么大的面子。明他的计划是对的,正摸到了赵盏的脉搏。屈膝恳求很重要,更主要的还是那五十万兵力。五十万兵才是大金存国的保障。没有这五十万兵,脑袋磕破了都不能避免宋军灭金。只是五十万人中,有大约三十万是新兵。多少训练也不能替代战场厮杀的经验。好在金军守御蒙古人,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积累经验,成为身经百战的老兵。只要这五十万人都历练成老兵,便是大金中心基础。有了基础,后面也不容易。宋军装备了先进的火器,金军根本无力抗衡。依靠战法和勇气不能弥补差距。大金从现在开始研发火器?工匠数量和能力不,研发资金不,时间来不及了。唯一的办法,去宋朝偷。偷技术偷工匠太难,偷来火器进行仿制,是最可行的。

    怎奈金国在宋朝的间谍网络遭到破坏,每个间谍都被镇江司监视,随时可能消失。大金必须替换在宋朝的间谍,组建新的间谍网络,不惜代价去偷火器。最好别被宋朝抓住把柄,一旦被抓到,后果不堪设想。完颜璟没有别的选择,他赌了很多次,输了很多次,仍不得不赌。武器装备上不能与宋军对抗,那么大金无力存国。五十万拿着刀剑的士兵,再怎样的战场经验,都形同虚设。金廷枢密院将完颜文龙与间谍机构剥离,所有在宋朝的间谍归国。重新指派裴满松暗中潜入宋朝,组建新的间谍网络。裴满松,正是那位太子府侍卫长官,将赵盏押回中都城的银甲将。也是梦想过娶完颜玉,成为金国驸马的女真贵族。完颜玉成为大宋皇后,他的梦想随之破灭了。但他一直将夺妻之恨安在赵盏身上,仇视大宋。裴满家族对皇族忠心耿耿,是完颜璟能信任的臣子。裴满松主管禁军,保护皇族安全,对间谍工作颇有研究。由他去完成大事,完颜璟还是放心的。

    金国面临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财政。被大宋夺去许多土地人口,被蒙古人大肆劫掠焚烧,这个国家已千疮百孔,没剩下几处完好的地方。依靠正常税收,永远堵不上窟窿。加征税?百姓早不堪重负,哪有钱粮缴税?逼的百姓没有活路,官逼民反,大金就会从内部瓦解,再无存国的可能。完颜璟经此生死一事,他对皇位更不留恋。可无人能托付大事,只得咬着牙主持大局。他连皇位都不留恋了,宫殿金银皆是身外之物,何必挂怀?他终于想明白了。宫殿停修,节省人力财力。宫中的金银器物被变卖,全部充实国库。金国皇宫的财富之巨,完全解决了金国的财政危机,还富余了许多白银。完颜璟自认为万事俱备,只需要增加军中战场经验,获得宋朝火器并仿制后,装备军队,大金的命运仍能掌握在自己手郑这条路很难,完颜璟知道很难,他不得不去走。

    大海东边,扶桑这个冬更加寒冷。大宋运粮船队走了几个月,扶桑出现了大规模饥荒。源赖朝控制的大片地区最为严重。平民饥寒交迫,多有冻死饿死。能跑的人都跑到了反对阵营和高丽那边,拿起武器与源氏政权势不两立。源赖朝焦头烂额,他手里有许多金银和铜铁钱,这些东西终归不能吃。扶桑是个岛,耕地本就不多,想从外面进口粮米,完全依赖海运。扶桑的商船,运不了多少粮米。何况,去哪买粮食?高丽灭国,金国本身缺粮。大宋粮米充足,却不允许出口。商船只能往南到吕宋(菲律宾),寻求购买粮米。买回的粮米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源赖朝领地内的平民仍在饿死,民怨沸腾,几乎失去控制。这是源赖朝主政扶桑以来,面临的最大危机。比平氏、藤原氏叛军和高丽饶危害都要可怕百倍。究其原因,不是平氏藤原氏残余势力强大,不是五千高丽人入侵,而是和大宋签署了这笔看似占了极大便夷粮食贸易。出口三分之一的粮食,造成了国内粮食危机。五年协议,才第二年就挺不住了。

    一些臣子开始责怪咒骂大宋。北条时政和北条义时这边的臣子极力辩驳。促成粮食贸易与他们父子有直接关系,如果粮食贸易害了扶桑,他们如何能推脱了责任?北条时政的很直接:“这怎么能怪的了大宋?如果我们能剿灭了叛军和高丽人,国家安定,粮食产量提升,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大宋支付的白银和铜铁钱可曾少了一文?大宋可曾逼迫扶桑签署贸易协定出口粮米?两国贸易,互通有无,彼此有利可图,且心甘情愿,能怪的了谁?怪就怪我们不能打胜仗,让战争拖延至今,陷入泥潭。”大江广元道:“当初源氏武士勇猛,叛军不足为惧,力促与宋朝贸易,今日为什么不能打胜仗了?”北条时政道:“源氏武士能在五年内击败强大的平氏,竟不能剿灭残余叛军,赶走五千高丽人,我做梦都想不到。”他这话得源赖朝脸上十分难看。北条时政没有明,谁还听不出来?源氏军力该比从前强大许多,为什么战力如赐下?不正是因为没了优秀的军事统帅?为什么没了优秀的军事统帅?不是被你源赖朝给杀了吗?源义经的死,吓得源范赖不敢用全力,怕兔死狗烹,以致今日危局。北条时政是源赖朝的岳父,他不好出言直斥,仍是气的有些呼吸不畅。不能解决叛乱和高丽人,恢复和平,源赖朝的政权内部也会出现裂痕,裂痕还会越来越大。

    眼见源赖朝面色不对,二阶堂行政道:“与宋朝贸易难对错。急需解决眼前的危机。”大江广元道:“这是正经事。再过七八个月,宋朝又来接收粮米了。我们从农民嘴里抠粮食,怕是要被咬掉了手指。”北条义时道:“我愿出使大宋,请求大宋皇帝施恩德,让扶桑减缓交付粮米。”大江广元问:“宋朝皇帝会答应吗?咱们可是刚惹了他不高兴。”北条义时想了想。“我尽力而为,不能等死吧。”源赖朝问:“用不用带上十万两银子?”北条义时道:“带着吧,备不时之需,万一有用最好。”他们都明白。源赖朝是想补上赵盏喜得贵子庆贺时的礼金。当初扶桑的礼金只有十万两,扶桑使臣没得到去南京城参加饮宴的机会,扶桑以为宋朝皇帝觉得礼金太少。放在从前,十万两白银在扶桑是个大数目,但与宋朝贸易,一年赚了四十万两。宋朝皇帝的第一个儿子,极有可能是皇太子,大宋将来的皇帝办满月宴,扶桑抠抠搜搜,实在不成体统。源赖朝事后十分后悔。太多拿不出,至少在两国贸易利润中拿出一半,送去二十万两,这礼金才够重。和大宋朝廷搞好了关系,扶桑所得好处岂止这二十万两银子?现在好了,关乎源氏政权存亡,要去求大宋皇帝开恩。因失大,得罪过大宋皇帝,还能指望有什么好结果吗?

    北条义时出使大宋,别抱太大希望。平息叛乱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源氏武士需要优秀的统帅,只有源范赖能够胜任。源赖朝亲自接见源范赖,打造免死牌,冲着照大神发誓,绝不会做出对不起弟弟的事。源范赖这才重新掌控扶桑军权,对叛军作战。同时,源赖朝拨付出许多金银,贿赂叛军和高丽人,分裂他们内部势力。力求在今年彻底结束国内动乱,恢复太平。理想很美好。这两年为了和大宋做贸易,源氏横征暴敛,早丧失了民心。许多平民加入叛军,叛军实力大增。源氏领地募兵艰难,没人愿意替他们卖命,想方设法逃避兵役。此消彼长,不是换了统帅就能改变战局。源赖朝不得已,倚仗手中金银,减免领地内的赋税,民怨才得以平息,民心稍有恢复。下次征收粮米,又是怨声载道,那时该怎么办?还是要将希望寄托在北条义时身上,恳求大宋皇帝能允许晚一年交付粮米。否则刚刚恢复的民心会成倍丧失,再也收不回来了。

    北条义时带着使臣团到达了宁波港。大宋第二支舰队正停泊在港口,休整补充之后,启航前往扶桑进行友好访问。北条义时望着这些大型军舰,一阵眩晕。宋朝在贸易协定中标明,五年贸易,一方出现违约,五倍赔偿。扶桑眼下的粮米交付成了问题,五倍是二百万两,扶桑砸锅卖铁都凑不齐。有两支远洋舰队威慑,扶桑触发了条款,敢不给吗?要是不给,舰队可以轻松将扶桑封锁,不许船只进出。攻击扶桑沿海地区,甚至运兵去灭了扶桑也非难事。他责任重大,不容有失。

    北条义时递交了国书,朝廷允许扶桑使团到南京城。这事是礼部直接定的,内阁和赵盏都不知晓。大宋公文从未明确过不许扶桑官方人员进入南京城,礼部按照正常规矩接待,没什么问题。北条义时一路上所见所闻,大为惊诧。官道平坦宽阔,许多都铺上了碎石头,下雨也不会泥泞。行人马车成千成万,十分热闹。停留住宿的镇中,一碗羊肉面不过一个铜钱,足见大宋粮价低,仓廪充盈。他请求让扶桑延缓一年支付粮米,大宋答应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了,不禁松了口气。北条义时满眼都是繁华富足,亦见到许多进京赶考的考生,文化气息令人着迷。群贤毕集,对酒当歌,江南的冬入了文人墨客的慧眼,便有了悲喜境界,立意恒久。北条义时身在其中,恍若梦境,浑忘了身在何处。使臣团行到湖州附近,殿前军将他们拦住。送到湖州的一家客栈,还算客气,好吃好喝招待,却不许擅自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