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南京城,景王府。赵盏枕着素素的大腿,耳朵贴着素素的肚子,素素的手指尖轻轻划着他的头皮。赵盏问:“最近身体怎样了?”素素道:“一直都很好。隔三差五太医来号脉,开些安神安胎的药吃。”赵盏道:“别隔三差五,每都来看看。”素素道:“相公,我没那么娇贵。怀着身孕,也要静养,别得打搅,对不对?”赵盏道:“让太医在院子外值班,早晚不可没人。”素素道:“父亲母亲都安排好了,相公放心。”赵盏道:“也是,父亲母亲最擅长照料孕妇孩子。赵默的两个孩子,我的第三个孩子,还有赵婉。赵婉怎样了?”素素答道:“还好,我昨日刚见了,精神很好,比之前胖了些。”赵盏道:“赵婉以前身体虚弱,经常吃药。这回好了,有吴印认真照料,也开始长肉了。”他问:“赵晗没来吗?”素素:“妹妹就住在景王府里,相公没见她?”赵盏道:“我直接来看你了,没去别处。”

    素素顺了顺赵盏的头发:“我做梦都想为相公生个孩子,终于能如愿以偿了。”赵盏不话,过了会儿,他:“在这个时候,不该发动战争。但对金战争不能拖延,拖延一年,要死去很多人,浪费许多金银。”素素道:“相公过,战争会死伤很多人,但也会救下更多人,那么就是积德行善。”赵盏道:“是这个道理,我相信这道理不错。”素素:“相公还不知道吧,雨又怀孕了。”赵盏睁眼看看她。“什么时候的事?”素素道:“有些日子了。赵默在外统兵作战,雨不想他分神,一直没跟他。”赵盏随口应了。素素:“如今战事结束,金国投降,雨才将好消息告诉了赵默。想赵默必定高兴坏了。”赵盏长长的叹了口气。素素问:“相公为何叹气?”赵盏道:“赵默杀的人,当算在我的头上。毕竟是我的旨意,他不过是执行命令。可我不认为我杀错了,平民是平民,一旦平民杀了平民,就不能算是平民了。”

    素素道:“国家大事,相公做的一定是对的。相公成就了千秋霸业,百姓拥戴,万民喜乐,都相公的功绩超过了太祖皇帝。连太祖皇帝都没能收回幽云十六州,没能平定了北方。太祖皇帝没做到的事,相公做到了。相公的功绩当与秦皇汉武放在一起比较。”赵盏道:“我做的还不够。都保境安民,如今国家强大了,就不能仅想着保境安民了。我要让每位大宋百姓,不论走到何处,走到哪个国家,都能抬起头,有尊严的活着。但凡有一个大宋百姓受了外国欺辱,我这大宋皇帝若无动于衷,还有什么脸面居此位?还有什么脸面听那些歌功颂德的话?”素素的手指顿了顿。“相公,出什么事了?能与我么?”赵盏道:“高丽饶事且不了,他们会得到应有的惩处。云南转运使上报,边境多有百姓被缅人掳走,边境线太长,防不胜防。”

    素素想想。“以前大理在时,他们怎么做?”赵盏道:“我也不知道。那地方雨林居多,环境复杂,瘴气密布,如何能防御的万无一失?大理两派争斗不休,不定根本没心思在意这些事。”素素道:“相公定想好了对策。”赵盏道:“还是你了解我。防是防不住的,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大宋召见了蒲甘王朝的使臣,要求他们回去认真处理此事。消息传回去了,看看结果怎样。要是他们解决不了,我大宋亲自去解决。不能在大宋境外,就不管了自己的百姓。要是不管了,我还算什么君王?哪怕百姓不骂我,我都后背发凉。七十万精兵护不住数百数千百姓,出来丢人不丢人?希望缅人能给我一个交代,真等到大宋去解决,可不那么好话了。”素素道:“蒲甘王朝是大宋属国,大宋下了令,他们怎敢不办?相公无需烦忧,劫掠边境百姓的事,必定不是蒲甘王朝做下。一些边境贼寇,对付起来不难。”赵盏道:“最好如你所。这点事办不好,蒲甘王朝不就是个废物吗?因他们国内的问题影响了大宋百姓的安全,我就要问他们国家的罪。”

    江边。赵默又带来了两万人,合兵一处,共四万精兵。十万高丽人战战兢兢,不知道大宋如何惩处他们。赵默接过圆筒喇叭,大声:“大宋百姓死亡四百六十一人。杀人偿命,经地义,没什么好。”这个结果不意外。是他们高丽人沿途做下了,杀人理当偿命。这些高丽人多多少少都参与了,纵没参与杀人,也参与了劫掠钱财。死了四百六十一人,这里有十万人,落到自己头上的可能性极低。仍有些人不甘愿,哭喊地的叫冤枉。赵默:“给你们个机会,主动站出来。站出来五百人,留下偿命,其余人可以过江离开。”几名高丽代表浑身秽物,颤巍巍的站在围栏边。“王爷,死了四百六十一人,何必要杀下五百人?”赵默道:“好,依着你的话。那就站出来四百六十一人。给你们一炷香时间,晚了就没机会了。男女老少不限,谁都可以站起来。”

    那几名高丽代表急忙坐下了。十万人中,陆陆续续有三十几人站起来,其余人都低头坐着不动。赵默冷笑道:“你与我争五百人还是四百六十一人,可笑不可笑?十万人,让你们站出来三十多个人。尤其你们四位高丽代表,贪生怕死,什么东西?十万高丽人中,选你们四个做代表,都瞎了眼?”四名高丽代表被的无地自容,但死活不敢站起。赵默看看太阳。“时间到了。站起来的人都过来。”三十七名高丽人走出圈子,到了赵默马前。赵默道:“带他们去河边洗个澡,换身干净衣服,吃顿饱饭。”三十七名高丽人被带了下去。

    赵默道:“给了你们机会,是你们不中用。要是真的能走出四百六十一人,我就只杀四百六十一人。你们都不敢站出来,那好,越是怕死,越是活不了。”宋军打开了木栅栏。赵默指着最前面那四名代表:“给他们四个名额。”那四人一听不是好事,正要开口,弓箭已射穿了他们的胸口,立时倒地而亡。众人惊恐,四散奔逃。赵默:“站出来的三十七人不算。算上刚杀的四人,杀够了四千六百一十人,活下来的可以走。”宋军骑兵得了军令,或用长枪长刀,或用马弓马弩,对人群进行屠戮。几波冲杀,尸横遍地。宋军严守军令,杀多少人就杀多少人,不能多一个,不能少一个。杀戮暂停,清查人数,少了二十多人。骑射兵瞄着人群,射杀了二十多人,终于正正好好四千六百一十人。骑兵清查场地,对没咽气的高丽人补刀。

    活着的高丽人惊魂未定,很多人吓得瘫在地上站不起来。赵默道:“杀了一名大宋百姓,十人偿命。全部曝尸荒野,任由豺狼啃食。余下的人立刻离开大宋。这条江东岸一百里是大宋国土,不准停留。”高丽人吓坏了,听立刻离开大宋,捡了一条命,如何敢耽搁?纷纷聚集到江边,顾不得其他,蹚水过江。正常情况下可以蹚水过江,但这些高丽人吃不饱饭,受了惊吓,到了江中,许多人体力不支,脚下一滑就没能上岸。九万五千高丽人渡江,上岸后不到八万。赵默沉默半晌,杀人偿命,他这么做有道理。外人在大宋境内屠杀了大宋的百姓,自是要十倍严惩。麾下将士也可以理解,他们离开家人进入军营,不就是为了保护身后的百姓吗?为同胞百姓报仇,不让同胞百姓受欺凌,是他们的职责。是职责就不会犹豫,不会不满。

    金国投降的仪式很隆重,完颜珣带着女真贵族重臣对赵盏行跪拜礼。换做从前,完颜珣宁死不肯受这样的屈辱。经历许多事,将他的傲气消磨干净了。大宋国力强于大金,金军打不过宋军,赵盏也不是只会耍伎俩聪明的文弱皇帝。赵盏能善待他的妻儿,也让完颜珣感激。跪拜就跪拜吧,亡国之君,有什么资格选择?好在赵盏没为难他,跪拜后就允许去后殿休息,直到仪式结束,没再让他们出来丢脸。仪式后,完颜珣等人回到住处,等待朝廷的处置。赵盏这般待他,倒是让完颜珣有些安心了。仪式上都没为难他,之后怎会重惩他?转念一想,不好。君王的想法最不好猜,喜怒之间便是生死一线了。他的命捏在赵盏手里,祈祷赵盏能留他一条命。

    过了些,秋意渐浓。高丽使者团从宁波港上岸,进入南京城。礼部以为他们此行是请求做大宋属国,告知他们要禀报官家,在内阁商议后方可决定。谁知道高丽使臣提出了两点要求,首先是要求金国归还从高丽劫掠的金银财宝,共计四百万两。要求宋朝严惩凶手,为高丽人偿命。这很搞笑了。金国灭亡了,谁归还你金银财宝?再这四百万两怎么算的?高丽分明是想让大宋替金国支付这四百万两。还有要求大宋严惩凶手,你算老几?还给你一个交代,知道高地厚吗?灭高丽战争的主帅完颜珣和副帅完颜匡就在南京城,你严惩就严惩?礼部尚书尤袤以为写错了,往下看更有意思。高丽使臣团来询问为何大宋要屠杀了一万八千高丽人?要求大宋给出解释。尤袤将本子按在桌上问:“没写错吗?”高丽使臣:“没错,一字一句都是高丽国王验看。”尤袤问:“高丽国王?谁封的高丽国王?”高丽使臣答道:“一月前高丽国王登基。”尤袤问:“自封的高丽国王?”高丽使臣道:“高丽国王统治整个高丽,封不封也是高丽国王。”尤袤问:“使臣是不是患了疯病,我叫郎中为你瞧瞧?”

    高丽使臣听得出尤袤的嘲讽。他知道不好惹了大宋,但国王见逃回来的高丽人,听闻大宋屠戮了一万八千高丽人,大为震怒,竟然要来大宋问罪。本来是问罪,在臣子的极力阻拦之下,不得不改为询问,要求大宋解释。高丽使臣道:“高丽没有宗主国,所以自封国王也不算是失礼。”尤袤点点头。“是这个道理。”高丽使臣道:“大宋屠杀了一万八千高丽人,这不过去,特来要个解释。”尤袤道:“大宋杀了五千高丽人,不知这一万八千是怎么来的?”使臣道:“逃回来的人,是宋军驱赶渡江,淹死许多人。”尤袤道:“若水流太急,江水太深,不能渡江,九万多高丽人都该被冲走了,怎么能活下去这么多?没有宋军驱赶,你们也要蹚水渡江,也是要死人。”使臣道:“宋军圈禁高丽人,高丽人饥饿无力,遭了惨事。”

    尤袤问:“宋军为何要圈禁了高丽人,他们没吗?”使臣道:“杀人偿命,一命抵一命,何必要十命抵一命?”尤袤道:“高丽复国不久,你负责外交事务也不久吧。你当是寻常的杀人偿命吗?你们高丽提出的要求是什么意思?把外交大事当成儿戏?你们自封的高丽国王是三岁娃娃?高丽如何复国自己心里没数?抬头看看,看看地,看看自己的斤两。你们高丽没有称,我大宋倒是能送你们个挂猪肉的钩子约约斤两。”的高丽使臣无言以对。他的确不太懂得外交事务,高丽总共二十多万人,让他做使臣也是赶鸭子上架。面对大宋的礼部尚书,他本无道理,无底气,如何能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