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1章 古氏说亲

    肖翰恍然大悟,原来是那位救过他的刘知府。

    想起簪花点名那日,他见着现任的知府,还曾想到过刘知府,不知那位如今升任何方了?没想到与杨学政竟还有这一番渊源。

    杨大人笑道:“我离京前曾去拜访他,问起宁川风土人情,他就提到了你,言语间对你颇为挂念。前日点名点到你时,我还颇为诧异,不曾想你这么早就进学了,弼和果然没有看错你!”

    “学生幼年蒙刘大人救护,免于骨肉失离,又得他资助读书,刘大人对学生的恩德,学生不敢有忘。”肖翰道。

    杨学政道:“我和弼和是总角之交,你既是他看重的学生,于我便是一样,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只管来问我,不要外道才好。”

    肖翰道:“承蒙老师不嫌,学生一定勤学力文,不负刘大人和老师的期望。”

    杨学政目光微微一动,笑道:“好好。”

    之后杨学政又问了肖翰些情况,换了三遍茶,才让肖翰离去。

    胡管家送出来到门房,肖爹在门房里坐立不安,强自镇定,好容易见到儿子出来,方才把心从嗓子眼放回肚里。

    肖三郎跟胡管家告别后,带着儿子离开学政衙门好远,一直走到人少的地方,才声问儿子道:“满丰,那杨大冉底是什么意思啊?你们在里头那么久就只是话么?他有没有为难你?”

    肖翰笑道:“爹,我没事,好得很呢!”

    肖三郎道:“那他为什么对你这么特别?真就是看重你?”

    肖翰摇头,道:“刚才杨大人在里头跟我起了这事。原来他跟以前帮我们的那个刘知府是好友,他上任之前,刘知府跟他提起了我,所以他才对我另眼相看的。”

    肖三郎如醍醐灌醒,大张着嘴巴道:“哦,就是那个给咱们银子的那个知府刘大老爷!”

    肖翰点头道:“就是他。”

    追到根,溯到源,肖三郎这才安心了,笑道:“原来是这样,这刘大人可真是热心,可见他对你的看重并不是心血来潮了。”

    肖三郎此刻也对那位刘大人颇为感念,离任了还托朋友看顾,真是个大好人啊!

    原本他以为刘大人离任后,跟他儿子就再没瓜葛,没想到又来了个杨学政,他儿子这也算是福星高照了!

    肖翰道:“刘大人确实是个好官。”经过今这事,肖翰心里也颇为感动,对那位曾经的知府大人也多了几分感激和向往之情。

    父子俩一改来的忧思和心,买了好些果肉点心,羊肉和菜蔬,两手拎得满满地回家。

    张氏守在铺子里,时不时伸着脖子往外看,不知道儿子和他爹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心里担忧不已。

    隔壁古氏来串门,见她生意好却不高兴,不禁狐疑道:“妹子,你这是怎么了,愁眉苦脸的,家里有什么事吗?”

    张氏笑着道:“没有,就是来府城有一段时日了,想家了。”

    古氏道:“原来是想家了啊,这是人之常情。等再过段时间,你们彻底习惯了府城的生活就好了,那时候恐怕回家反而还不适应了。”

    张氏道:“得也是。古嫂子怎么不守摊,有空来我这里了?”

    古氏摆摆手道:“这会儿早市都过了,不忙了,铺子有我家云守着,我就出来找你话。”

    张氏道:“哦,你家云可是勤快能干,像嫂子你。”

    古氏听见张氏夸她女儿,脸上立即笑开了花,附和道:“不是我自夸,我家云虽然年纪还,但可能干持家了!

    女工针指无所不通,又做得一手好菜,乖巧听话。不怕妹子你不信,如今就有媒人来找我,要给她人家呢!”

    张氏惊讶道:“我记得云好像才十岁吧?这么早就亲了?”

    古氏笑道:“妹子你不知道,这城里跟乡下亲不同,十岁左右出嫁的大有人在。心疼女儿的,在十一二岁就定了人家,留到十三四岁再嫁过去。”

    “原来是这样。”张氏点头。

    古氏又道:“那媒婆来找我,是多好的人家,家里有七八年吃不完的粮食,十来年穿不完的衣裳,爹娘又和气不为难人,可就是家里有点远,在义平县。就这一条,我就不乐意了!凭他再好,也比不过在爹娘跟前,知根知底的好。妹子你是吧?”

    张氏道:“嫂子的是。”

    古氏见张氏赞同,不动神色地瞧了她一眼,问道:“听你家满丰相公如今是禀生了?每月朝廷还发钱粮?”

    起儿子,张氏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自豪,高欣:“是啊,前段时间他们学府里又考了个什么叫岁试的,他考了优等,学府就上报把他升了禀生,每月有六斗米的份例呢!”

    “不得了了,这年纪就往家里挣钱米了!”古氏道。

    张氏笑道:“不拘挣不挣的,只要他读书好,我和他爹就高兴。”

    “养儿不就是图他出息么?”古氏道,“女儿家的,就指望她嫁个好人家了。

    云性子乖巧,我就想给她个上进的人家,要这上进啊,做生意再好那也不如读书人家。

    我就这么跟那黄媒婆的。只要是读书人家,人品好,年纪相仿,不拘家里有钱没钱,我和她爹都不是那势力眼,眼里只看得见钱。”

    张氏忽然有些明白古氏来了这一大通话意欲何为了?

    又要近,又要读书上进,年纪又相仿。

    绕了一大圈,这是在自己儿子呢!

    “我们家也不差的。豆腐生意在白石街也做了几十年了,从他爷爷那辈传到现在,已经是三代了,周围的人哪家没吃过我家的豆腐。都知道我家一家饶秉性,是再和气不过的人。”

    古氏看着张氏笑道:“要是能找着一个像妹子家满丰这样的,我做梦都能给笑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