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很快,一个中年妇人走进来,长的一副精明相,一看就是能说会道的。

    打眼看了红棉一眼,就说:“这位姑娘,听说你有事,我就是这家铺子的掌柜,有事你就跟我说。”

    红棉对她说:“掌柜的好,我这儿有两匹贵人赏的布料,但是你也看到了,不是我这种人可以能穿的,所以我想把它转手出去,不知掌柜的收不收?”

    掌柜的说:“先看货。”

    红棉把手里的包裹放到桌子上,然后把棉布打开,露出里边两匹绸缎。

    掌柜的上前仔细看了看,又摸了一下,然后说:“这是今年春天新上的花软锻,卖的比较贵,但是我们收价格可能没有那么高。”

    红棉说:“掌柜的能给多钱?”

    女掌柜说:“我可以给你出到八两银子。”

    红棉说:“谢谢掌柜的,我去别处再看看。”

    红棉刚在外边都听到了,像锦缎这种东西的基本上都是15两银子一匹,这还是今年新出的缎,她直接就给自己说这价格,这是把她当傻子哄呢!

    直接包上锦缎,转身就出去了。不理会掌柜的,在外边叫他直接坐到轮椅上,说红筹赶紧走

    红绸不知道怎么是回事,但是她听话呀,于是,立马推着车就撒开腿朝前走去。

    后边掌柜的出来后就看到两人的背影,淹没在人群里。

    掌柜的心想:哎呀,这真是个急性子,她不就是想压压价嘛,你可以搞一下嘛,怎么都不多说一句就走了?

    红棉心想你普通的缎子都15两,我这还是新出的,你不给我说个十几两,你给我说八两,你让我跟你怎么搞?还讨价还价,不可能的!

    她同样又走了两家店,但还是没买出去,根本就没有达到她预期的十三两以上,有给她出九两的,最多给她出了十两。

    红棉一看,干脆不卖了。

    脑子里那么多干货呢,好歹在现代也去大唐不夜城转悠过好多次,去青龙寺欣赏过樱花好多回,那两个地方穿汉服的小美女那么多,自己看过很多种,大不了画上几身,我把它做出来卖,还就不信了,好的,绸缎做成衣服卖不上价,赚不了钱!

    想到这里,她干脆让红绸把她推着去师傅家。

    刘猛家她知道在哪,刘猛跟她说过好多次,房子在城南兴隆坊的宝瓶巷,门朝南第三户,师傅在她跟前唠叨过好几次,当时买这房子几乎把他全部身家都搭进去,还借了胡老爷一百两银子才买到的。

    看来在古代和现在都一样,房子最保值也最费钱。

    她让红绸在街边雇了辆马车把她们送过去。

    红绸有点不愿意,说:她走也使得,雇马车太费银钱了。

    红棉说:“赶紧的,时间就是银钱,咱过去我还有事儿呢,又不让你出钱,我带你去就是挣钱的。

    快点,这次事如果能成,我算你一份,带着你挣点小钱。”

    红绸这才听她的话,过去拦了辆马车,很快,马车把她们送到了宝瓶巷。

    红棉接过车钱,提着她刚才过来买的礼物,让红绸去敲门。

    很快门开了,一个30多岁风韵犹存的妇人站在门内打量着她们,这时,红棉赶紧从轮椅上起身上前一步,说:“师娘好,我叫红棉,和我师傅都是在穆府做事的。

    前些日子我腿摔坏了,最近能好一点,今天无事和朋友过来顺便拜访师娘,还望师娘切勿见怪,觉得徒儿孟浪扰了师娘清净。”

    说罢,连忙双手把手里的礼物奉上。

    她之所以一开口就叫师娘,是因为有一次听刘猛说过,自己的媳妇当年可是十里八村一枝花,就是因为他武艺高强人品好,媳妇才相中他的。

    看看她没叫错吧,妇人忙说:“是红棉呀,我听你师傅说起过,来,快进来,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客气?来就来呗,还带什么礼物?怎么还站着呀?快坐下。”

    说着就上前要扶她,红棉赶紧退后一步说:“师娘,别客气,徒儿还能站立一会,就是腿不能使力。”

    正在里边绣花的青苗听到她们的说话声,从房间出来,一看是红棉赶紧往这边跑,青苗去找刘猛的时候见过红棉,还跟红棉一道玩过,所以她俩是认识的。

    青苗比红棉小一岁,此时已经跑过来的青苗扶着红棉说:“红棉姐姐,你怎么样?好点了没?前些日子我听父亲说你受伤了,我本来想去看你的,但是父亲不让我去,说你正在养伤,还说我胡闹。”

    青苗小孩子气多一些,一见面就给红棉告状。

    此时,红棉已将礼物放到师娘手中,然后对青苗说:“我现在好多了,你看,我都能站起来,还能走几步,今天就是专门过来看你们的。”

    然后,她又对师娘说:“师娘切勿跟我客气,这几年,得益于师傅教导这一次才侥幸死里逃生,所以上门谢拜谢是应该的。”

    刘猛媳妇名叫李秀禾,是一名标准的小家碧玉,家里以前开的油坊,也算是薄有资产,刘猛当时少年英才,又有功夫在身,且无父无母,上无公婆伺候,中无兄弟姐妹,是很多人眼中的理想夫婿。

    所以两人偶然见过之后,刘猛就动了心思,遣媒婆上门提亲,两人自然而然的就成婚了,育有一女一子,小儿子叫青云,今年七岁,现在在私塾读书,闺女叫青苗,跟着她娘学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