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37章 唇齿留香火锅店

    夏樱一听,连忙收拾东西,跟安平去窑厂查看,不得不说,古代工匠手艺就是好,纯手工制做的东西愣是做的跟机器制出来的一样,没有一点瑕疵。

    她验完货后痛快结账,把东西拉回庄子,然后去看县城的火锅店,店铺整个已经盖好了,现在正在装修阶段。

    这些活都是由常大匠包圆的,据他说还有半个月才能好。

    夏樱一听,想着惊蛰信上说府城那也已经整好了,那就先在府城开吧。

    她决定之后,领着安平、小杏带着训练好的员工和福嬷嬷拉了几大车东西赶往丰州城。

    本来她想搁在安阳开张试水的,没想到丰州郡的先装好,正好现在已经立秋了,装好那就开始吧!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她不信反复实验出的火锅俘获不了大众的味蕾。

    到了丰州郡,她去火锅店看了一下装修,觉得万事妥帖,她看后很满意,宣布择日开张。

    至于火锅料,就先由福嬷嬷带着分给她的三个徒弟先做,等这几个人完全掌握配料后,就把福嬷嬷解放出来。

    这三个徒弟里就有安可。安可跟她娘一样喜欢庖丁之事,茶饭做的比较好,之前在庄子上喂牲畜。

    这次她让安平买人时多买了几个,说是给后厨预备的,郑嫂子听说后专门求到她头上,让把安可加上,说这丫头一心想当厨娘,夏樱让她炒了几个菜,尝了一下味道还不错,觉得她有天赋,所以让她跟福嬷嬷学。

    后厨人员安排好后,前面的小二由小杏来安排,这次过来带了二十个人,男女各占一半。

    火锅店也分为男客区和女客区,进的门都不一样。

    女孩子自然是为女客服务,她当时让小杏和安平去挑人时,主要挑的是能干活、能吃苦、还有眼色的孩子。并没有以外貌为主。

    所以,这些女孩里稍微壮硕点的专门上菜端重物,顺便如果有人闹事,她们负责把人拉开。

    如果有蛮不讲理的,她们负责把人请出去。

    夏樱给他们开动员会时说过:一切以让客人吃的舒服为主,只要是进店,只要消费,就要让客人有他们就是老大的感觉。

    至于找事的,找茬的,全部通通强硬的请出去,她也会跟知府大人打招呼,让他派人常在这边巡视。

    她这话说完,一众人都有点傻眼:没听错吧?跟知府打招呼,主子还有这能力?这也太强了吧?

    她没管众人的心思,这几日和惊蛰去联系肉类合作人,关于这一块,她直接找了另一家屠户,鸡蛋不能放到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她懂。

    另外就是鱼类,虽然说这边是内陆,但是普通的鱼还是有的,虾滑做不成可以做鱼滑。

    把鱼、肉、禽、蛋的供应商都找好,在夹杂着自己庄子上的鸡、羊、蔬菜之类的暂时够用,长期的话还得多找几个人合作。

    这件事她瞄上了知府,反正买谁的东西都是给钱,不如给知府送点政绩。

    丰州城周边肯定有穷苦人家,到时候她跟他们签定向合同,约定每年让他们供应若干只羊、鸡,蛋和多少蔬菜。

    这样的话也省得被那些商家随意涨价垄断市场,她采购东西也有多项选择,而且还帮助了这些农户,她觉得这样更有意义。

    想好之后就行动,她让安平去知府衙门递过帖子后,第二天就去府衙拜访。

    夏樱被封为乡君后在安阳的所作所为知府张辅堂早有耳闻,讲真,他对夏樱是有几分感谢的,若不是这丫头,他现在还在北地当五品同知呢。

    也就是他和段大人关系好,才知道丰州的官场动荡跟这位有关,不然的话他肯定蒙在鼓里。

    段大人有意跟他透露,一方面因为两人有同窗之谊,另一方面是想让自己照扶这丫头,这些他都知道。

    所以,当有人在他耳边进言:圣上新封的德嘉乡君行为粗俗,状如泼妇时,他非但不理会,还呵斥对方:堂堂丈夫如此行事,简直是小人行径。

    周围人见他不喜,便无人在他面前再提夏樱怎么怎么样……

    现在这丫头上门求见,也不知有什么事?

    第二天夏樱一身乡君衣饰来到衙门,两人一番寒暄后,夏樱直接说明来意。

    张辅堂听后自然喜上眉梢,还以为这丫头有什么麻烦事需要自己出手,结果人家上门给他送政绩,他不接岂不是不识好歹。

    只要这丫头火锅店开得好,丰州城周围的人丰衣足食了,不管是南来北往的客商,还是岩头经过的官员都能看到,对他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于是,张辅堂爽快的让手下人搬出鱼鳞册,查看丰州城周围的乡民情况,这是夏樱要求的,她只和最贫困的人家合作,自然,人品也要放到第一,要是偷奸耍滑的肯定不行。

    确定好首批十户人家和三十户预备役人家之后,夏樱向张辅堂提出一个请求。

    具体就是:您看,我这也算为丰州城解决问题,您就赐一幅墨宝呗。我那火锅店没有招牌,我好歹也是五品乡君,总不能随便在街上拉个人写招牌吧?

    对于这个要求,张辅堂自然给她写了,谁让这丫头自己争气还有后台,他还没到那么没眼色的地步。

    起身让人送来笔墨纸砚,日后风靡大江南北的“唇齿留香火锅店”就这么诞生了。

    接着她又跟张辅堂说了一下安阳县城内告示栏的事。

    告诉他这样既可以方便民众,又可以贴广告,不管贴什么都达到了宣传效果,一举两得。

    如果他把这个尽快落实好的话,自己率先在上面贴火锅店的广告,给他交银子。

    张辅堂之前听闻过,但没有具体了解,现在听夏樱介绍后,知道这绝对是个便民的好政策,于是告诉她,自己三天之内就把这个事儿办好。

    夏樱也跟他说:如果这样的话,自己三天后让人把要发布的东西拿过来,顺便交银子。

    然后谢过张辅堂,又邀请他火锅店开业的时候一定要赏光,如果可以的话,请带上嫂夫人前来捧场。

    说完,这才告辞出了知府衙门,她走后,张辅堂心里暗自赞叹:怪不得这丫头即使流言满天飞也能屹立不倒,瞧瞧人家这事做的多漂亮。

    到哪去都能给官员解决问题增加收益,试问哪个官员不护着。

    另一边,夏樱走到街上就把知府的墨宝让惊蛰拿到上一次做牌匾的店再做两方,并告诉对方,加二两银子,让他赶紧完工。

    有这块招牌在丰州城挂着,相信没有不长眼的来惹事。

    开业前做衣服,桌布,包括让朱家藤艺铺紧急加工了十个藤艺花篮,她拿回来把花篮用蝴蝶结点缀好到时来插花。

    接着又画了几个造型古朴的花盆图样,让安平送到上一次烧制瓷器的窑厂,每种十个,让老板尽快烧制出来。

    然后抽时间去莲花庵转了一圈,主要是去看绿植和野花。

    去了之后,自然受到热情接待,她顺便看了一下庵堂周围的菊花。

    比丘尼们知道这是她们改善生活的根本,对这些花格外重视。

    夏樱看着枝繁叶茂的菊花很满意,告诉她们花开半朵的时候就开始采摘晾干。

    顺便把仁善师太做法超度过的珠串取回去,正好她在丰州,方便出手。

    开业头两天,花盆送来了,夏樱当天就领着人,赶着马车到莲花庵的山头去挖绿植。

    也只有她有这份待遇,附近谁要是想挖,莲花庵肯定不允许,要知道周围的山林方圆一百里都属于莲花庵。

    只是,大多都是石头山没有产出而已,不然莲花庵也不会过成那个熊样。

    卷丹百合、绿花百合、山梅花、紫斑风铃草、玉簪花、兰花、凤尾竹、夏樱一口气连花带绿植挖了很多种,不过她只把大的挖走,小的留着继续长。挖完下山连夜栽种到花盆里。

    开业当天,夏樱自然请了丰州城的一众大佬前来捧场,店门口的藤制花篮里插着她从山上采回来的各色花朵,装扮的五颜六色十分热闹。

    当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后就是舞狮和杂耍,等拉开匾额后,众人才看到竟然是知府大人手写的牌匾,并且刚才还看到了知府和知府夫人的轿子。

    丰州城一众大小混混们知道这个店来头不小,还是少惹为妙。

    店里男客和女客分开,门口的一众小二们笑容亲切,待人热情又不谄媚,让人分外舒服。大厅里装扮着各种绿植和花朵,角落里还摆放着大冰盆降温。

    当各色菜品上桌后,夏樱让训练有素的小二给众人调了料碗,又讲述了一下各色菜品的吃法,然后让大家随意。

    她则去女客那边开始夫人外交,只要她愿意,她能把人哄得找不着北,多数夫人小姐在她巧舌如簧下被逗得眉开眼笑。

    中间即使有几个心眼小,看不上夏樱的,但碍于知府夫人的面子也不得不扯出一抹笑。

    饭吃的差不多了,中间的舞台上开始表演,是的,夏樱给火锅店中间设了一个不大的舞台。

    主要是讲笑话,说书,逗大家开心的,每日两场,中午半个时辰,下午半个时辰。

    今日来说书的人是之前和她签约的茶楼掌柜推荐的。说了两段《隋唐英雄传》,只有男客们有人拍手叫好。

    但夏樱觉得不行,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经常听的,估计这帮夫人小姐包括老爷们都听得耳朵起茧了。

    她想着这几天没事就编几个故事让说书人讲,再一个,得培养自己的说书人,可以让他们表演小品,讲评书,讲笑话。

    等邀请来的客人们吃完,她询问大家口味怎么样,得到大家一致夸赞后,她热情的把人送走。

    丰州城有码头,属于中转站,自然也有别的火锅店。

    但就像之前说过的,开国太后口味淡,火锅店多以菌汤锅和微微辣为主,而且店里的小料没有唇齿留香火锅店这么丰富。 他们的店里只是芝麻酱加芝麻粒和香油及葱花、香菜,别的就没啥了。

    而夏樱的火锅店口味既香又辣,加上小料品类中增加了花生碎、蒜泥、辣椒圈和辣椒油及炒的喷香的菌菇酱。

    丰富的小料和菜品让人的选择性越发大。众人调制后初时吃比较辣,接下来越吃越畅快,一顿火锅吃的酣畅淋漓。

    加上不管是店里别具一格的餐具,还是清新雅致的装修,包括小二们不卑不亢,如微风拂面般的温馨服务都让食客们耳目一新。

    夏樱让惊蛰和安平,包括小杏去询问客人们对火锅味道的意见及建议。

    众人都夸赞火锅味道很好,又香又辣很过瘾,她这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