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4章 崇武帝的小心思

    女子看着夏樱的表情笑道:“贵人不用吃惊,我在相公……哦不,前相公家时,家里里外杂活大多都是我干的,农忙时还要下地。

    加上我没生育过,没有坐过月子没遭过罪,常年干活下来有一把子力气,我知道自己一个人住不安全,所以在村长家借了把砍柴刀,削了两根特别尖利的竹棍。

    他来时我拿着竹棍发狠刺他,夏天衣衫单薄,我用竹棍刺到他肉里了,还流了好多血,他吓得尖叫,然后逃走了。”

    女子声音略有颤抖的叙述完,夏樱不禁对她刮目相看。

    这样的女子她欣赏,所以在女子说完之后,她只问道:“若我买下你,有一天你翻身之后父兄来寻,你当如何?”

    女子冷笑一声道:“我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弃我于不顾,我翻身他们来寻我,我为什么还要搭理他们?

    生养之恩在他们把我嫁出去,收的聘礼全部扣下,只给我几件旧衣衫时已经还了。这一次他们更是翻脸无情,所以我与他们以后再无恩义。”

    她说完之后,夏樱道了句:“好:记住你今日说的话。”

    然后当场跟她签了卖身契,五两卖身银子也交给她。

    接着就让她跟着,然后去村长家商讨一番后签下收他们村一半水果的契书。

    夏樱为什么要收这么多果子?除了之前说的要让裴九酿酒之外,做糖葫芦,还有就是她准备用一部分水果做果干。

    果干的做法比较简单,就是蒸和晾晒。

    她准备晾晒大批果干,冬日里可以泡水喝补充维生素,还可以做成花果茶,还可以做成果脯蜜饯售卖,所以,水果对她来说多多益善。

    当日,她还跟村里几户虽然家贫,但名声较好的人家签了送柴送鸡蛋的协议。

    做完这些后,她领着买的几个孩子回到曲溪绕开始统一训练。

    而另一边,皇上的案几摆着几封奏疏,内容全是弹劾新封的德嘉乡君行为不端、粗俗不堪、当街吵架,听说还被除族了,可见其人品不配为德嘉乡君。

    对于官员们的话,皇上并未批复,只第二天在早朝快结束时,淡淡问了几句:“众卿有闲不妨管管自家子弟,李御史,听说你家小子前几日在青楼一掷千金和人争抢花魁,当真是大手笔呀。

    洪侍郎:听说你家公子在国子监读书顶撞夫子,还给夫子的茶壶里放虫子,可有此事?

    黄司业:听说你家闺女因胖被讽无盐,心气不顺,把身边两个丫头让人乱棍打死了,是不是真的?”

    崇武帝一顿输出,高居庙堂一众朝臣有一个算一个纷纷面如猪肝。

    被点名的三人忙跪地磕头:“皇上息怒,微臣管教不严,皇上恕罪。”

    崇武帝冷哼一声:“诸卿自家子弟都管不好,跑去管别人的闲事?当真可笑。

    德嘉乡君怎样还轮不到诸卿指责,至少朕知道德嘉乡君在干实事,既不曾仗势欺人,也没有为祸一方。

    她哪里做的不好,让诸卿闲的没事给朕上疏?”

    崇武帝为什么会在朝堂上对着这帮人发难呢?

    皆因他是先太后一手带大的,本就不是个特别尊崇儒家礼法的人。

    在他眼里能力才是第一位。作为大臣,你得干出成绩,而不是整天在朝堂上劝谏皇上,让皇上以圣人之言治国。

    当联不知道这帮尔等的小心思,一个个对导联行事准则最好依照圣人言,依仗他们这些仕林之人,毕竟他们抚助皇上是专业的,要是能劝的皇上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那就更好了。

    崇武帝内心:“我呸,你们这帮老小子就没憋好屁,别以为你们打的什么主意老子不知道。我娘都说过了,百姓才是天下的稳定基石。

    靠你们这帮文武官员治国,只会让你们贪得无厌、各种盘剥,要是形成利益集团把朕架空,朕这皇上当什么?

    老子娘亲早都说过了,高居庙堂的官员人人都贪恋权势,并且会得寸进尺,野心勃勃。老娘还跟自己讲过她在睡梦中的奇幻经历。

    包括南北宋是怎么被灭国的?以及梦中的大明和螨清是怎么亡的……

    所以,你们想让朕把权柄下发,让朕和你们共治天下,简直可笑至极。

    唐朝是怎么亡的?中期朝堂党争,后期宦官弄权…

    想让朕妥协,那就等着灭族夷族吧!”崇武帝心里暗戳戳的想。他现在就等着那些不安分的跳出来。

    之前两次爆出来的官员贪污让他充盈了国库,欠西北的军饷也能按时发放。

    现在就等一些不安分的官员伸爪子,只要敢伸他就抄家夷族,全都发往边疆苦寒之地给朕干活去。

    不过抄家还真是来钱快,看来得适时培养一批暗卫监视这帮官员了。

    底下的官员做梦都想不到,就因为夏樱这个意外,导致他们后半辈子在家跟哪个小妾睡觉皇上都知道。

    隔一阵子就有官员被抄家夷族,公布某某所犯之罪,包括xx某夜某时和谁对话及说的什么都记录的清清楚楚。朝臣这才知道有一双眼睛在背后盯着他们。

    崇武帝不来阴谋来阳谋,就是要告诉他们,你们做什么老子都知道,你们给朕好好牧民就可以了。敢出什么幺蛾子,老子定会灭了你们。

    当然,有贪官就有清官,清官多是实干事,这也为后期的崇弘盛世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一任皇帝弘明帝)

    皇帝在朝堂上发飙骂了一顿,底下的官员也都老实了,什么小动作也暂停了,也知道约束家中子弟了。一时间西京城的风气都好了不少。

    见此情景,崇武帝才满意。

    另一个地方,安顺和镖队已经走到京城,如约从萧无解那里拿到郑英雄的帖子。

    并且把夏樱给各家准备好的礼物全部送到各家。

    这也幸亏镖队路过京城时镖头说:还要在京城接了几户人家,让队伍休整三天,安顺这才有时间带人去京城各家跑。

    当然,各家也自有回礼,但安顺婉拒了,说他们要去外地,暂时不回去。各家这才作罢,叮嘱他如果回去时一定要捎话,他们会准备好东西送过去。这样也省得安顺来回跑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