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1章 入驻邺城

    原定在中山郡只住两的张崇义,足足住了三三夜。

    原定从中山郡返回涿郡过年,后来改变计划,离开中山郡后,带着步骑绕道河间信都直接去往魏郡。

    除了带走姜子恒新招募的两万步兵,还带走了那二十几个被贬的中山官员以及大姐夫郭怀玉。

    邺城足足打了九个月,死伤将士超过一万五千,恰好需要补充兵源。

    邺城和十二个县都是百废待兴,急需一批官员去善后。

    老丈人这番操作真可谓是及时雨雪中炭,及时的不能再及时。

    张崇义半路上搂着姜无媚亲吻不休,乐不可支地笑道:“这样的老丈人,应该再来一打。”

    姜无媚笑吟吟道:“那你就多娶几房老婆吧,我听霍鹏那个闺女对你有点意思,在太原等你上门提亲呢。

    并州将军可比我父亲的官大多了,兵马更多呢,你赶紧备上厚礼去求亲哟。”

    张崇义出了并州就把这事忘之脑后,听她话里隐含醋意,故作严肃地点头道:“这倒是个好主意,得赶紧把那丫头娶进来,不定霍鹏会把整个并州送给我呢。”

    姜无媚微一嘟嘴,幽幽叹了口气,多一个人争宠,自己又要少一分疼爱。

    张崇义瞧她上当,伸手去搔她的咯吱窝,搔的姜无媚到处躲避,咯咯直笑。

    张崇义外出行军时极少乘坐马车,可是此次去魏郡遥遥上千里,不忍心让姜无媚一人在马车里无聊,便弃马陪着她乘车。

    中山很穷,穷的没钱给士兵打造兵器盔甲装备,姜子恒那两万大军几乎都是裸装。

    士兵出城时除了一身衣服,啥都没有,没有刀枪剑戟,没有弓箭盔甲,所有器械装备就只有锅碗瓢盆和几十车粮草,仅供填饱肚子,打仗暂时是指望不上。

    这倒帮了张崇义一个大忙,一路上可以轻装前进,一足以行军一百里,反正沿途都是自家地盘,身边又有四千精骑护驾,不怕被人偷袭。

    原本需要二十多的行程,预计十一二就能走完。

    大军刚到信都就遇到张微的信使,那信使都快急哭了。

    原来张微攻克魏郡后,派信使星夜兼程往涿郡报捷,请求张崇义速派文武官员接收魏郡各郡县,却被杨千钟告知大将军驰援并州未归。

    于是加派几路信使沿着并州两个方向辛苦寻找,没想到张崇义领着兵马绕道进了中山郡休整。

    中山郡城偏离官道几十里,信使不知详情,自然不会无缘无故去城里找他。

    他们来来回回都没找到张崇义的影子,而魏郡那边从郡城到县城急缺官员主持军政,张微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日夜寝食难安。

    张崇义好言安抚那名可怜的信使,让他赶紧先行去邺城报信,就大将军已从中山带来大批官员接收魏郡,同时还带着两万大军,让他高枕无忧。

    那信使得了准信,身心一松,快马疾驰而去。

    此时大雪停了数日,地上的积雪渐渐消融,道路有些泥泞坎坷,影响了人马行军的速度,抵达邺城的日期比预计慢了两,竟已到腊月二十八日,离过年不远了。

    张崇义在马车里跟姜无媚开玩笑:“今年怕是就我们孤孤单单在邺城过年了。”

    姜无媚甜甜笑道:“求之不得,要是年年就我们两个一起过年,更好。”

    张崇义无言苦笑。

    邺城,十里外的长亭,张微带着数十名文武官员和一千精骑迎候。

    地上的积雪全部融化,留下一滩滩的烂泥。

    张崇义飘然走下马车,长史张微,步兵将领常羽、冯礼、罗明玉、范长春、李元艺等人,骑兵将领尚修竹、向烈和八大骑将军等人,恭恭敬敬向张崇义行礼。

    张崇义心情大好,走过去搂着张微,激动道:“辛苦了,终于拿下邺城,这真是旷世奇功。”

    张微百感交集,一时哽咽难言。

    这位打了二十几年仗的老将,早年一直在蓟州大营当骑兵,后来改行当了憋屈的步兵。

    幽州步兵几乎没有上阵打仗的机会,且名声极不好听,地位极低。

    信都一战,几万大军几十打不下一座信都城,害的大将军张道冲惨死沙场,幽州步兵的名声士气几乎跌到了谷底,地位差不多快赶上辎重兵。

    此次攻打千古名城邺城,虽围城近十个月,进展也不太顺利,但能在一年之内攻破,也足以洗刷幽州步兵的耻辱,算是扬眉吐气了。

    张崇义挨个跟各位心腹将领寒暄,着实温言勉励一番,尤其是走到降将康横面前,更是大大称赞了一番。

    康横原是范进的部将,任平城外,尚修竹向烈偷袭窦太阳先头部队时将他俘虏。

    后来严加审问,得知他不是骑兵,而是参加过多次攻城大战的步兵统领,遂将他留在步兵营中,协助冯礼训练步兵的战术战法。

    幽州不缺骑兵骑将,缺的是身经百战的步兵统领,康横这种步兵大将就显得弥足珍贵。

    张微大军最终能够攻克邺城,得益于他的地道战术大获成功。

    大军缓缓开进邺城。

    虽张微大军占据郡城已经半个多月,毕竟足足打了十个月的仗,城里的民生秩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百姓都是人心惶惶,街头巷尾的生活商业气息远不如以前活跃,行人稀疏寥落,贩卖年货的商铺生意依旧冷冷清清。

    张微命人领着兵马去城南城北的军营安置,自行带着张崇义和中山郡官员去往魏郡郡守府。

    置身于郡守府门口,大概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张崇义倒吸一口凉气。

    这座府邸的规格比涿郡大将军府起码大了三四倍,富丽堂皇处远远过之,似乎比蓟州的镇北侯府还要气派几倍。

    巍峨的门楼两侧坐落着巨大的白玉精雕石狮子,朱红色大门比城门略一些,门框上的兽环不是纯铜,而是镀金。

    张微引着张崇义姜无媚等人进驻郡守府,一边走一边介绍:“有了清河郡刺杀的前车之鉴,这次我们杀了郡守谭穆后,将府里所有家丁侍女全都驱逐出去。

    临时从信都河间郡选派了一些知根知底的可靠佣人过来,安全绝无问题,将军大可以放心。”

    一行人逛了一圈郡守府,发现里面殿阁峥嵘,亭台楼阁布置极为巧妙,假山花园湖泊应有尽有,简直是令人叹为观止。

    张崇义等人无不惊讶道:“这座郡守府金碧辉煌,极为奢华,处处逾越礼制,蓟州的镇北侯府怕是都有所不如,大旗朝廷怎会允许魏郡建造这等规格庞大的府邸?”

    一直跟在后面默不作声的张居贤,望着旁边耸峙的飞檐楼阁,语气淡漠道:“这不是魏郡郡守的府邸,而是几十年前大魏国的皇宫。

    大旗灭魏一统下后,最初打算把这座皇宫送给三儿子居住。

    后来大旗改制,严禁王爷离开京城,府邸便空置了几年。

    统四年,太祖皇帝的亲侄儿李驯鹰下放到魏郡当郡守。李驯鹰原名叫李鸿鹰,李鸿鹄继位后,他为了避讳,改名为驯鹰。

    他仗着太祖皇帝的宠爱,强行霸占了这座府邸,各级官员不敢得罪李驯鹰,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十几年前李驯鹰病逝,郡守宝座传给了他的女婿,也就是现任的郡守谭穆,谭穆仗着李驯鹰的余威,加上长袖善舞,两面讨好金家韩家,干脆搬了进来。

    虽有些耿直官员上表弹劾,最终都不了了之,让他住了这么多年。”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