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4章 涂布机生产管理办法

    (特别感谢爱吃进口蜂蜜的白姨慷慨!)

    (感谢大家的捧场,今天的评分拉升了一点,劳驾没评分的看官们再贡献一点五星好评吧!非常感谢大家。)

    好在杨铭在去汇报工作的时候,林国栋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你做得很好,不要松懈,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受到老林的鼓励和夸奖,杨铭似乎更加的坚信自己是对的。厂里效益好升职加薪的机会才多,每年的升职加薪不是本来就应该的,而是厂里赚钱了,才有能力给我们升职加薪。如果哪天厂里不赚钱了,就算想给我们升职加薪,那也没有能力升职加薪了。

    想明白这个道理,杨铭继续寻找林国栋口中的“提升空间”,曝光这一块儿控制得差不多了,那就继续往前一道工序去寻找可以提升的空间。

    涂布,压膜,杨铭一上午就待在这两个地方。他眼睛仔细观察板面,再用手去满板面抚摸,发现这两个地方只要是生产板厚在24mil以下的,那板面都很光滑。但是,一旦生产板厚在24mil以上的板时,板面摸起来就刺手,再用十倍镜去观察,发现这些刺手的地方都是pp粉末导致的。

    厚板通常是没有线路或者线路很少的大铜面板,pp粉末对其本身没什么影响。但是涂布机生产了厚板,就会污染到油墨槽的油墨以及传输轮。压膜机则会污染热压轮,再生产薄板就会影响薄板的品质。

    生产紧,任务重,又不能一脏就停机搞清洁。

    杨铭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了,光注重品质不管产能这也是行不通的,上面也不会允许这样做。上面要的是保证品质的情况下提升产能,从来没有说为了保证品质可以随便牺牲产能。

    突然,他想起曾经对蚀刻放板提升产能的办法,决定用一台垂直涂布机专门生产薄板,宁可停机也不生产厚板。这样,这台涂布机油墨槽的油墨就不会污染,传输轮也不会污染。

    这个办法上面应该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光这个班这样做也不行,需要对班也这样做,才会有效。

    杨铭把这个想法跟王宇反映了一下,王宇也觉得可行,但是需要林国栋同意并写一个涂布机生产管理办法张贴在涂布机上才行,还需要班会上强调。

    杨铭冒着有可能被林国栋屌的风险,还是去找了林国栋,这个事情如果效果好的话就是功劳一件,他想亲自跟林国栋提出并带头执行。如果让王宇去做了,那到时候法子是自己想出来的,事是自己做的,而功劳却成了王宇的就亏大了。

    说干就干,杨铭组织了一下语言之后,当即就去了林国栋的办公室。将这个想法向林国栋说了之后,林国栋直接同意,并让杨铭尽快写一个管理办法出来,他来签字,最好明天开始执行。

    不得不说,林国栋还是很支持杨铭的想法的。想想无尘室的设备配备情况,涂布、压膜从来不是瓶颈,曝光前、后处理三条线,而涂布、压膜有三台涂布机、一台自动压膜机和一台手动压膜机,这也就释然了。

    杨铭下班回家后用word学着写了一个《涂布机生产管理办法》,然后记下来,全当打草稿了。

    无尘室的那台破电脑没有主机,也没有连接I,既没办法发邮件过去,也没办法用U盘拷贝过去。

    第二天班会的时候,林国栋又集合了两个班所有人,要求用其中一台涂布机专门生产薄板,如果没有薄板需要请示他才可以决定是否可以生产厚板。

    要求即刻保养一台涂布机,清洗涂布机管道并将油墨全部排出,添加新油墨再生产,还让杨铭去跟踪薄板的良率。

    保养之后专门生产薄板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光摸板面就光滑无比,找不到一个有杂质的点。

    生产线路板的那些曝光员反映最明显,他们似乎很少有遇到这么好的板面的时候了。

    杨铭将一个线路不多不少的料号蚀刻出去十片,单独拿到检修课去跟踪,结果只有一片板有个凸铜,缺口都没有一个。

    不过,十片板不能说明什么,最终还得看大批量的数据。

    当天晚上,杨铭统计出来的薄板线路板良率是95%,这比之前的92%甚至90%要好太多了。

    当前曝光课的综合良率目标是97%,而实际上只能做到96.5%左右,密集线路板多一点甚至只能做到96%,良率能不能达标, 全靠没有线路的线路板撑着。

    而刚刚统计出来的纯线路板的良率就到了95%,综合良率96.7%。如果不是检修课有曝光课没改善之前出过去的板影响了良率,那至少达到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