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李志国全家人现在都认为李玉工作没了,这是李柔的报复行为。

    一定是李柔和郭嘉一起去举报的。

    现在听到电话,李志国当然要骂李柔没有良心。

    “爸,我根本就没有去举报,如果想举报,我当时直接就去找了。”

    李柔哭着回答。

    “少在那里猫哭耗子,假慈悲!你就说吧,这次打电话要干什么?”

    李志国也骂累了,不想再说话。

    现在就是把李柔骂死也没用,李玉的工作彻底黄了。

    “我和郭嘉要在几天后举办婚宴,你和我妈还有二妹三弟都提前来啊!”

    李柔这才想起打电话的目的,马上说出来。

    “可拉倒吧!你们的婚礼我们不参加!

    现在全家人只要提到你就来气,更别说见面了,你就死了那个心吧!

    工作也没有,还嫁给一个农村土包子,这辈子咱们都别再来往了。”

    李志国说完直接挂断电话。

    根本都不问婚礼定在哪天,郭嘉的家在哪个村子。

    李柔想到父亲很无情,但没想到这样的绝情,根本不把她当自己的女儿看待。

    李柔也没有隐瞒,把事情告诉了郭嘉。

    郭嘉是要等李柔生完孩子后再告诉她一切的,所以只是安慰了一下,让李柔不要多想。

    郭嘉的父母都不在了,亲属就是大爷郭解放的几个子女需要通知。

    郭解放的大儿子一直下落不明,三女儿嫁去了临县农村,因为远,平时很少回来。

    二女儿嫁的倒是不远,对象是镇上林业站的职工。

    因为是端铁饭碗的,老二郭莲嫁过去以后也像是身份上升了一样,根本不再回娘家。

    就好像要彻底摆脱穷苦娘家这个火坑似的。

    现在郭嘉通知了二堂姐和三堂姐,请她们来参加自己的婚礼。

    四姐郭英就不需要通知了,早早的回了大岭村为郭嘉和李柔布置新房。

    胖子和张胜利是大岭村的人,所有村民都认得,他俩带着柱子、黑子还有大龙挨家挨户的去借桌椅板凳、锅碗瓢盆。

    婚礼当天,罗玉成开着吉普车来当跑腿的,缺什么或是要去接谁,他开着吉普车就去。

    糖厂厂长魏明阳、粮店主任吴大福、供销社业务科长楚青云等等都前来祝贺。

    罗安民因为工作太忙没有亲自前来,但是让儿子罗玉成一定要带来祝福。

    村长王福哪里见过这么多的领导来大岭村。

    急忙代表村里陪同着厂长、主任、科长们聊天。

    李柔的知青宿舍朋友田静和周欣等人因为请不了假,只能拍电报表示祝贺。

    郭嘉和李柔在亲戚朋友和大岭村的村民们的祝福下,完成了婚礼。

    大家推杯换盏一直到下午1点多才散去。

    柱子、黑子、大龙几人跑去胖子和张胜利家说是先休息一会儿。

    等到晚上还要闹洞房。

    郭令公老爷子把他珍藏起来的军装拿了出来。

    穿在身上,全天侯的身板挺直,看着孙子结婚,他是相当的高兴。

    想到牺牲的儿子儿媳,郭老爷子认为他们应该也能放心了。

    这一天,郭老爷子“起义了”,不论孙子怎么说,他都要多喝一点儿。

    过来敬酒的,来者不拒。

    郭嘉也拿这个“老小孩”没办法,只能让四姐郭英在一旁多照顾一下。

    现在宾客们都散去了,郭老爷子也迷迷糊糊的回自己房间休息。

    新房子盖的又大又气派,郭令公相当满意。

    现在院子里就剩下郭家的自家人。

    郭解放也多喝了几杯,脸红扑扑的,坐在那里也变得话多了起来。

    侄子结婚高兴,自己常年见不到的二女儿和三女儿也都回来了。

    郭解放更是高兴。

    “小嘉,没想到你傻病好了,还娶了这么漂亮的媳妇,姐真替你高兴。”

    三堂姐郭玉尽量不让眼圈里的泪水流出来,从布包里拿出一件毛衣。

    “小嘉,你别嫌弃,三姐用的是旧毛线,给你织了一件毛衣。

    马上天就要凉了,穿着暖和!”

    郭玉说着还拿着毛衣在郭嘉的身上比量。

    “谢谢三姐!”

    郭嘉接过这件“五颜六色”的毛衣,心里暖暖的。

    三姐还是那个三姐,还是那么的疼自己。

    一件毛衣上有好几种颜色的毛线,一看就知道是许多旧毛线拼凑而成。

    但是郭嘉感觉这件礼物特别贵重。

    “小嘉,还有弟妹,让你们见笑了,姐夫也没啥能耐,害的你姐跟着遭罪。”

    郭玉的丈夫景田话语憨憨的,看着郭嘉和李柔只挠头。

    景田也是农民,人比较实在,在家里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经人介绍,郭玉嫁到临县景田家。

    实际上郭解放不知道,自己的三女儿嫁过去以后并没有享福。

    景田倒是对媳妇郭玉言听计从,但是奈何公公婆婆面善心冷。

    平时总是欺负郭玉。

    自从郭玉过门,家里所有的家务活都是让郭玉干。

    小叔子和小姑子也都不看好这个嫂子,欺负郭玉娘家困难还离的远,时常刁难。

    为了养着这一大家子人,作为老大,景田自然是拼命出工赚钱。

    村上要是有远的地方去出工,景田都是第一个报名。

    不为别的,这样的出工,赚的是平时双倍的工分。

    虽然背井离乡,不能和媳妇在一起,但有失才能有得。

    给家里多赚一些工分,家人们都能吃饱饭,他心里也高兴。

    辛苦在外面干了几年,当景田回到家时才发现,自己的媳妇骨瘦如柴,而弟弟和妹妹却是个个脑满肠肥。

    景田一气之下去向爹妈讨要说法,却在弟弟的一旁窜唆下,被爹妈赶出了家。

    因为弟弟也到了结婚的年龄,把老大赶出去,他更容易娶到媳妇。

    就这样,景田和郭玉两口子被迫分家,只得到两个豁牙子饭碗和筷子,再无别物。

    而他们两口子为家里赚来的钱也为老二风风光光的娶回一房媳妇。

    景田没有办法,毕竟是自己的爹妈和兄弟,在村头临时压了一个瓜窝棚,算是勉强可以遮风挡雨。

    两口子出来到当地的镇上找零活干,来赚钱。

    如果按照正常的轨迹发展,要几年后郭解放才能知道三女儿受的苦。

    可是郭嘉重生回来,自然是知道三姐和三姐夫的小家现在已经是山穷水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