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2章 名士风流

    陇头流水关山月,泣上龙堆望故乡。

    八月,陇山飞霜,杨柳凋黄,一行大雁越过陇山山梁。

    马超身穿便服,骑着沙里飞漫行于陇山道上,心情复杂。

    他回想起了前年刚穿越时,自己率领武威马氏家眷穿越陇山的场景。

    那时的马超一介布衣,胸怀壮志。

    两年过去,物是人非。

    马超东入关中,从一介布衣在短短数月中做到汉安西将军,扶风郡守。

    待到他克复长安,立下不世之功,又不得不辞去官职,西行还乡。

    入关中时,马超身边有杨阜、韦康和五百军士相伴。

    而今返回凉州,马超身边依旧有两人——师弟韦诞和羌奴马磾。并且同样也有五百军士!

    这五百军士都是尊崇马超威名,愿意死心塌追随他的西凉军精锐!

    至于其他兵马,马超全都留给了徐晃、严象、杜畿三人。

    马超带领追随者们经陇坻道抵达长离川,又顺着长离川向南行进进入渭水流域,之后又向西行数十里,终于到达冀县。

    途中,马超克复长安,辞官返乡的事迹已经传开!

    待到冀县城外时,凉州刺史韦端率领州府官吏在城东十里迎接他。

    凉州本地的名士们听闻马超回来,也都来到十里长亭观望。

    当马超和五百西凉军的身影出现在地平线上时,韦端等人的神情都变得肃穆起来。

    他们早就听说了马超在关中大破李傕、郭汜,为朝廷收复长安的事迹。心中猜测马超靠的肯定就是他身边这支劲旅吧!

    马超远远望见老师韦端和熟悉的冀县城墙,脸上不自觉地露出笑意。

    他下马徒步走到韦端面前以示对师长的尊敬。

    韦端亦没有端着架子,同样下马徒步来会。

    双方见面,马超握住韦端的手说:“老师身体硬朗,超可以安心啦!”

    韦端对马超谦逊的态度感到欣慰,他高声对众人说:

    “我韦端能有孟起这样的学生,纵使是夫子再生,我也能平视与之对话呀!”

    韦端的评价不可谓不高!

    夫子有贤徒七十二人,韦端却觉得只要马超一人,就能让他与夫子相提并论。

    也不知道是韦端飘了还是马超飘了。

    左右之人全都拱手,恭喜他师徒二人重逢。

    随后,韦端挨个给马超介绍自己手下官吏。

    杨阜、赵昂、尹奉等人都是老面孔,当然还有好兄弟韦康!

    两兄弟再见,自是心情激动。

    马超和韦康相拥而庆,韦康之弟韦诞也加入他们。

    三人互相呼喊对方的字。

    “元将!”

    “孟起!”

    “仲将!”

    韦端身为他们父亲和老师,见二人关系亲密如同亲兄弟,在旁边笑得合不拢嘴。

    叙旧结束,韦端邀请马超与麾下西凉军入城。

    马超对韦端说:“老师就不必让兵马扰民啦,学生只求老师帮忙解决兵马粮秣。”

    韦端欣慰道:“孟起果真如传言中那般体恤百姓。放心吧,这五百人的粮饷老夫替你揽下啦!”

    马超谢过韦端,然后吩咐马磾带着西凉军到城南扎营。

    “老师,请!”

    “好,咱们入城再叙!”

    马超和韦端进入冀县,众人来到韦府,韦端早已令人摆下宴席。

    杨阜、赵昂、尹奉等人依次入席。

    众人把酒言欢,询问马超收复长安的详细经过。

    他们从马超入雒阳开始听,跟着马超的话语西出潼关征战渭水,又进兵扶风保境安民,途中还有严象、杜畿等京兆名士出场,好不过瘾。

    待到马超讲完自己收复长安,为不遭人妒忌,辞官归乡,众人于是唏嘘不已。

    韦端评价道:“孟起年纪轻轻就立下不世之功,退一退也是好的。”

    杨阜面带笑容,举起酒盅对马超说:

    “来,孟起,老夫敬你一杯!”

    马超赶忙谦虚:“我敬杨公一杯!”

    杨阜大笑,豪放饮酒,然后又说:“孟起,今晚来我府上一趟!雒阳一别,你我叔侄久未蒙面,可得好好聊聊!”

    马超若有所悟,不敢推辞。

    主座韦端轻笑一声,他知道杨阜打得什么算盘。

    马超和杨家姑子那点趣闻,韦端早就听说过了。

    韦端也不怕尴尬,举杯对众人说:“看来我这个当老师的,不日就要喝上喜酒咯!”

    席上众人亦起哄。

    好兄弟韦康见大家兴致旺盛,遂提议:“今日难得,我等何不诵诗和歌,以助酒兴?”

    众人称:“善!”

    于是韦康率先打头,唱了首诗经郑风里的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在场之人也都跟着一起唱和。

    《郑风·风雨》描写的是夫妻久别重逢之情,也可延伸用于亲人、朋友,恰恰符合马超与韦康今日的处境。

    一诗唱罢,老师韦端也来了兴致,遂唱《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看诗词也知道,成语“投桃报李”便出自这里。

    韦端与马超乃师生之谊,韦端唱这首木瓜也是十分应景。

    韦端唱完,众人齐声叫好。

    大家都是饱学鸿儒之士,平常学那么多知识,不正好在这种时候拿来显摆嘛!

    所谓名士风流,不外如是耶?

    韦康和韦端展现了韦氏一门对《诗经》的精熟。

    马超反倒感觉压力山大!

    他已经很久没有时间抽空读书了……前年入关中时背得《诗》,除了《关雎》、《蒹葭》几首前世读书时刻在骨子里的诗,其他早都被马超忘完啦!

    “孟起,该你啦!”

    韦康端着酒杯走过来,一巴掌拍在马超肩膀上。

    马超愣住,莫非自己要对韦康来一首“关关雉鸠,在河之洲”?

    传出去还不得说他马超有龙阳之癖。

    不行不行。

    韦康微醺地问:“孟起,你要唱什么?”

    马超为了不让自己名声受损,情急之下突然想起高中时背过的曹子建的《白马篇》!

    他拍案而起:“我作诗一首,以助酒兴!”

    左右皆拍手叫好:“好——!”

    韦康也坐回位子跟大家吹嘘,好师弟马超的诗才不用说,你们就等着瞧吧!

    在座诸位名士早就听说过马超的《蒿里行》和《步登北邙坂》,今日更加期待,想看看马超还能做出何等名篇。

    马超端起酒杯说诗名《白马篇》,随即吟诵起来:

    “白马饰金羁,联翩关陇驰。

    借问谁家子,雍凉游侠儿。”

    ……

    众人顿时睁大双眼,心情激荡,光这开头,怕真就又是千古名篇!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在座之人仿佛化身武艺高超的凉州少年郎,控弦发矢,驰骋沙场。

    而且诗中内容几乎就是马超本人的真实写照,更让众人称奇。

    ……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马超念完,想起自己东入关中,渭水河畔大破李傕,长安城内杀马济民种种。

    一时情难自已,将酒杯重重砸在地上!

    啪——

    韦康上前,手按着马超肩膀宽慰道:“孟起,你刚立下不世之功,就不得不退隐还乡,我知你愁苦,且饮此杯!”

    说罢,将酒递到马超手中。

    左右名士皆起身举杯:“请将军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