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3章 杜畿出使,师君张鲁

    “京兆尹?”

    天子询问马超,这个杜畿能否胜任。

    马超于是向天子介绍杜畿的履历。

    杜畿在灵帝时就担任过郡丞,后来避居荆州,因老母逝世只身返回京兆。

    “看来这位京兆尹还是个孝子呀!”天子称赞道。

    马超顺势说起杜畿回乡途中遭遇的危机,以此向天子证明此人有机变之能事。

    “没错,好叫陛下知道,杜伯侯长于应变,所以臣推荐他出使汉中。”

    “哦?何以见得?”

    “他在回乡途中遭遇乱军,同行之人都被杀死,独他幸存。”

    天子好奇地问:“为什么别人都死了,唯他独存?”

    马超答:“杜伯侯点明乱军只求钱财,而后又证明自己身无分文,只有老母一口棺材。乱军觉得他说的有理,又敬重他纯孝,所以放过他。”

    天子颔首,赞叹此人确实有应变之能,可以出使汉中。

    马超躬身拜谢天子信任,却丝毫没提杜畿曾辅佐过马超的事。

    天子则完全没意识到这一点。

    因为杜畿的官职是京兆尹,而京兆尹的上头是雍州刺史钟繇。

    京兆尹这么重要的职位,钟繇肯定会用他的人吧?

    天子想通这点,甚至还在心里夸马超举贤惟公!

    在场另一人,荀攸,则是在朝廷平定关西后才入朝,对关西的人事调动了解得不够深入细致,所以也没察觉出什么不对劲。

    至于当朝廷命令杜畿出使汉中的诏谕送到长安后,雍州刺史钟繇巴不得把杜畿送走,换上自己的心腹,因此也没有向朝廷提出异议,反而极力称赞杜畿!

    于是乎,天子下令,迁杜畿为光禄大夫,守侍中,受命出使汉中,游说张鲁归附朝廷!

    杜畿原来京兆尹的职位,则被钟繇举荐的华歆取代。

    但因为华歆尚在江东,所以京兆尹暂时由钟繇本人兼顾。

    杜畿在长安收到朝廷调令,他并没有立刻启程,而是前往州府拜见钟繇。

    同时,杜畿还带给钟繇一封信。

    一封来自马超的亲笔信!

    州府茶舍,小吏为钟繇和杜畿两位大佬上茶。

    钟繇端起茶杯,一边茗茶,一边阅读马超的来信。

    不久,钟繇放下茶和信,笑着对杜畿说:

    “马孟起的意思我明白了,伯侯自己有什么想法,不妨说说。”

    杜畿恭敬地说:“钟公知道的,畿此次出使汉中变数很多。汉中兵精粮足,张鲁恐怕不会轻易投降。光靠口舌恐怕……”

    杜畿看向钟繇,意思让钟繇给点兵!

    “呵呵~”钟繇突然发笑,问杜畿,“伯侯,你还没看过马孟起的信吧?”

    杜畿老实说:“嗯,在下不敢私拆骠骑给公的信。”

    钟繇满意地点头,然后把马超的信递给杜畿。

    他说:“你的担心,孟起都料到了。”

    杜畿心下大定,好奇地接过信,看马超在信里跟钟繇说了什么。

    原来,马超和杜畿一样,都在信里请钟繇派兵!

    不过马超的意思,是让杜畿独自前往汉中,让钟繇把兵马陈列在边境,一旦有变直接突入汉中!

    杜畿看完频频点头。

    相比让他带少量兵马入汉中,还是马超的法子更稳妥。

    钟繇在旁说:“伯侯且放心去,吾会令安定太守郭援、北地太守杨秋领三千精兵屯驻五丈原,随时可从褒斜道南下,突袭汉中治所南郑!”

    杜畿拱手言谢。

    “如此,杜畿就放心了!多谢钟公!”

    钟繇笑着说:“你我为国效命,何足言谢?去吧,注意安全!”

    杜畿再拜:“诺。钟公保重!”

    随后,杜畿收拾行囊,带着天子赐予的仪仗南赴汉中!

    杜畿前脚刚走,钟繇的调兵命令就传往安定和北地两郡。

    安定太守郭援、北地太守兼忠武将军杨秋各领一千五百兵马赶往五丈原屯兵。

    与此同时,凉州方面,凉州刺史裴茂也收到朝廷命令。

    在马超的提议下,天子命裴茂调兵入武都郡,对阳平关虎视眈眈。

    裴茂于是调陇西太守马磾领羌兵三千前往武都,汇合武都太守苏则。

    苏则亦征调白马氐首领杨千万,封其为白马校尉,命其领三千氐族部曲配合马磾屯兵。

    朝廷的动作,并没有引起汉中张鲁的注意。

    因为张鲁的军队正在白水关和巴西郡两地与刘璋交战!

    张鲁和刘璋有杀母之仇,二人每年都会交兵,且张鲁胜多败少。他不仅屡次挫败刘璋试图染指汉中的野望,还反手占据巴西,从刘璋手中割下一块大肉。

    所以,张鲁的视线始终聚焦于成都方向,对秦岭以北的朝廷只是略有防备。

    当朝廷在凉州、雍州两地的兵马抵达位置,张鲁丝毫没有察觉!

    而且,在此同时,天使杜畿已经抵达张鲁的治所南郑。

    留守南郑的张鲁谋主阎圃当即命人将情况传到前线,请张鲁立刻返回南郑。

    张鲁在巴西郡得到消息。

    权衡后,张鲁留大将杨昂镇守巴西,继续与刘璋对峙。

    张鲁本人则迅速返回汉中。

    张鲁刚回到南郑,就立刻召见谋主阎圃,询问事情详细。

    阎圃告诉张鲁,朝廷这次是派使者来招降的。

    张鲁没有明确表态,而是问阎圃:“你觉得,我应不应该归附朝廷?”

    阎圃回答:“师君,汉川的百姓户口超过十万,财富很多而且土地肥沃,四面地势险固。师君上可以匡扶天子,成为齐桓公、晋文公之流,最差也是个窦融,可以不失富贵!”

    阎圃如此说,张鲁瞬间领会阎圃的意思。

    他于是说:“既然如此,那我就做齐桓、晋文。但只是不知道朝廷会否成全我的志愿啊!”

    阎圃赶忙吱声:“师君有此忧虑,何不把天使请来当面询问?”

    张鲁点头,叫人去请朝廷使者杜畿。

    不久,杜畿手执汉节,身穿赤黑公服来到公堂。

    张鲁观察杜畿,觉得杜畿仪表庄重,神情儒雅,既不失亲和,又不失朝廷威仪,不禁对杜畿高看一眼。

    张鲁问杜畿:“敢问天使姓名?”

    杜畿答:“在下杜畿,字伯侯,京兆杜县人。”

    张鲁感觉有些熟悉,忙问:“可是京兆尹杜伯侯当面!?”

    杜畿承认:“畿今为天使,迁光禄大夫,不复为京兆尹也。”

    张鲁哦了一声,暗藏玄机道:“那阁下算是入朝为官了,前途不可限量,快哉!”

    杜畿听出张鲁话里的机锋,笑着说:“呵呵,张师君若能携汉川百万生民归附朝廷,杜畿又何德何能可以让公羡慕呢?”

    张鲁嘴角扬起,满含歉意道:“站着说话不是礼数,还请天使入坐详谈!”

    杜畿悬着的心放下,微笑着说:“恭敬不如从命。”

    五斗米道师君、汉中霸主张鲁旋即与杜畿商议归附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