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章 群臣阻路,老臣决绝!

    “来人,牵朕的马来,朕亲自去会会颉利!!!”

    此话一出,群臣皆惊,急忙阻拦李世民道:

    “陛下不可啊!!”

    “陛下,不能意气用事啊!”

    “此事还要从长计议呀!”

    李世民听到最后一句话,转身直视着说话的封德彝,怒不可遏的吼道:

    “颉利二十二万大军都已经打到了门上,你要朕如何从长记忆!?”

    一声怒吼,顿时就将满朝堂的声音压了下去。

    李世民直视着一帮朝廷重臣,封德彝等人尽皆低下了头颅,不敢与李世民对视。

    李世民余怒未消,整个人胸口急剧的喘息。

    他知道这帮人说的话语并没有错。

    他们也都不是惧怕了突厥颉利的二十多万大军。

    他们只是站在了朝廷的角度考虑现在的处境,考虑现在的问题。

    但是。

    这帮人什么都考虑到了。

    唯独就是没有考虑到他。

    唯独没有考虑到他这个大唐皇帝。

    可他李世民不是圣人,也做不到唾面自干,更是忍不下这口恶气,他就是跟颉利拼个鱼死网破,也要让颉利知道,他李世民从来都不畏惧他。

    更何况。

    他李世民从来都不是一个人。

    从来都不是。

    正想到这里的时候,一道坚定而执着的声音忽然间响起,瞬间就到了大殿内的寂静。

    “臣房玄龄愿与陛下同去。”

    此话一出,群臣侧目,但是还不等房玄龄的话音彻底的落下,又是一阵声音响起。

    “臣高士廉愿随侍陛下左右。”

    “臣周范愿往。”

    “臣……”

    霎时间,以房玄龄为首的六人挤出了群臣,站在了群臣最前方,对着李世民拱手,脸上尽皆都是一脸的坚定。

    “玄龄……你……你们……”李世民望着站出来的六个人,眼眶不禁有些发热。

    这六个人尽皆都是他秦王府的旧部。

    此刻,纵然外面有突厥人的千军万马,纵然此行九死一生,甚至可能是十死无生,但是他们依旧坚定的站了出来。

    李世民的目光从每一个人脸上扫过,旋即深吸了一口气:“好!好!好啊!”

    有这么多的人支持他。

    区区颉利又何惧哉!!!

    更不要说,他从来都没有将颉利放在眼中。

    当即,李世民就对着左右喝道:“还愣着干什么,立刻给朕披甲,牵朕的马来,朕要与诸位爱卿出城会一会颉利!”

    他的话音刚落,殿内的侍从们立刻拿着百战明光甲赶了过来,七手八脚的伺候李世民更衣。

    封德彝等人见此一幕,彻底的急了,哗啦啦一下涌到了李世民的跟前声嘶力竭的喊道:

    “陛下,不能啊!”

    “城外二十多万突厥大军,陛下不能去啊!”

    “颉利是个疯子,陛下不能亲身冒险呀!!!”

    “此去颉利必不会放过陛下啊!!!陛下不能去啊!!!”

    但是,李世民此刻已经心意已决,就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更别说一帮臣子。

    忽然,原本倒在地的尚书左仆射萧瑀猛然膝行一步,跪倒在了李世民的面前,抱着李世民的腿说道:

    “陛下!!!颉利狼子野心,此次不惜奔袭千里,陈兵渭水,所图何止长安。此刻又派遣此人如朝激怒陛下,乃是专为陛下一人啊!陛下万不可上当啊!!!”

    “陛下久经战阵,岂能如此轻易上了那恶贼的当,区区名声、脸面陛下如何能放在心上。”

    “大唐初立,百废待兴,万事万物皆系于陛下一人之身。陛下如此独断专行,将自身置于险境,置大唐何地?置我大唐百姓于何地?!若陛下身有不测,我大唐基业将毁于一旦啊!!!”

    萧瑀说到这里,丢开了抱着李世民双腿的手,整个人咚的一声朝着李世民拜倒在了地上,语带恳求的说道:

    “臣求陛下,臣求陛下,听老臣一句话: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陛下应当以大唐基业为重,以江山社稷为重,万万不可意气用事啊!!!!”

    “趁着此刻颉利大军还未攻城,陛下带领朝廷重臣速速离去,迁都洛阳!!!颉利想要这长安,陛下便将这长安让给他就是!!!”

    “待我大唐兵强马盛之后,再与他颉利一争生死也不迟,决不能在这个时候意气用事啊!!陛下!!!”

    萧瑀声嘶力竭的吼声在整个太极殿内回荡,所有人尽皆瞪大了眼睛看向了萧瑀。

    李世民更是一脸不敢置信,简直不敢相信萧瑀竟然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语,足足在原地愣了四五个呼吸才缓过神来,望着跪倒在脚下的萧瑀。

    “萧瑀!!!”

    李世民怒吼:“莫以为你是三朝老臣我就不敢杀你!我大唐的江山就败在似你们这些缩头畏尾的臣子身上!今天你若不退开,我就先用你的人头祭剑!”

    “陛下!!!不能出城啊!!!”

    噌的一下。

    盛怒之下的李世民再也听不下去果断拔剑,七星龙渊出鞘,青碧的寒光耀眼。

    古剑破风斩落,直劈老臣的脖子。

    周围所有人都被这一幕给惊呆了。

    “陛下!”

    “陛下!”

    李世民激怒攻心,力道用猛,七星龙渊径直斩入了萧瑀肩头,入肉一寸,被肩胛骨卡住。

    血腥之气散溢,一抹猩红顺着青碧的剑刃沾染衣袍。

    一时间,整个大殿内都安静了下来。

    李世民握着剑柄的手不断的颤抖,直视着萧瑀苍老的面孔,竟是看见那双浑浊的双眼之中,两行老泪滚滚而下。

    良久,李世民长叹一声:“萧瑀,当年你随隋帝杨广巡行北部,直面始毕数十万精骑,尚不畏惧,为何今日面对区区颉利,你竟然畏缩如此……”

    “难道岁月真的磨平了你胸中的勇武了吗?”

    说道这里,李世民心中的隐疾发作。

    尊严与理想,憋屈与愤怒。

    重重情绪交织在一起,彻底的点燃了心中的怒火。

    这股怒火挣脱了束缚的时候,根本就不是一个老迈的萧瑀所能熄灭的了。

    李世民一脚踹开了萧瑀,提剑奔出太极殿,大步走到了台阶前。

    那里御驾已经准备好。

    那是一匹纯赤色骏马,膘肥体健,头高身长,神骏异常。

    而四百名金吾卫士尽皆披坚执锐,枪戟如林。

    寂静的太极殿上,三朝老臣、前隋国舅、素有刚正不阿之名萧瑀跪坐与地,一任肩上血流如注。

    “今日朕与诸位将士,同心戮力,振我大唐声威!”李世民的声音从大殿外传来。

    “喝——”金吾卫士们齐声呼应,一时间的声浪也颇为惊人。

    便是边上的房玄龄等人也是翻身上马,一脸的坚决。

    正此时,太极殿内的萧瑀手撑着地面爬了起来,不理肩膀上血淋淋的伤口,一个人颤颤巍巍的走向了大殿门口。

    边上的群臣见状想要上前搀扶,但是却被他一把推开,蹒跚着走到了太极殿门口。

    咚的一下跪倒在了地上,声嘶力竭的再次大喊道:

    “陛下!!!”

    “若是陛下执意要去,老臣劝无可全,只是此去九死一生,若陛下不测,大唐基业交付何人?国不可一日无君,只求陛下速立太子!!!!”

    说完,萧瑀真个人咚的一下猛地磕倒在了地上。

    群臣侧目。

    房玄龄等人骇然扭头。

    所有人尽皆瞪大了眼睛看向了匍匐在地的萧瑀。

    整个太极殿外的气氛在瞬间寂静了下来。

    寂静。

    沉默。

    马背上李世民的身躯一颤,握着马缰的手一紧,背着众人深吸了一口气,旋即沙哑低沉的声音传来:

    “传朕旨意,中山郡王李承乾丰姿岐嶷,仁孝纯深,今册封为太子,以继大唐正统!!!”

    说完,李世民驾的一声,头也不会的驾着战马飞奔出了太极宫,身后房玄龄及众金吾卫士呼喝跟随。

    马蹄声轰鸣,似乎是李世民去意已决,踏着烟尘出发。

    太极殿内,萧瑀哆哆嗦嗦的爬了起来,默默的整了整自己紫色的朝服,扶正了自己头上的冠冕,声音低沉的说道:

    “你们都记住陛下的话语,中山郡王李承乾可继承大统。”

    说完,萧瑀一个人弯着腰走到了太极殿外的广场上。

    身后的群臣往日便是颇为畏惧他,更是忌惮他今日的胆大妄为,尽皆不敢上前靠近,只是互相比着眼神示意,不知道萧瑀要做什么。

    忽然,萧瑀对着大明宫的方向跪倒了下去,泪流满面的呼喊道:

    “上皇啊!!!”

    “臣外不能辖制诸胡,内不能辅佐君王,愧对上皇重托,有负陛下厚爱。今老朽无用,以臣逼君,十恶不赦,死无可恕,唯有以此谢罪。”

    “颉利小儿!背信逆贼,早生二十年阵前遇我,当乱箭射你,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怒吼中,萧瑀扬身而起,腰间仪刀出鞘,准确无误地切向了他自己的喉咙。

    噗呲一声。

    霎时间鲜血喷涌。

    热血喷出了三尺高的血雾。

    昔日南梁明帝之子,前朝萧皇后之弟,大唐太上皇李渊表弟、皇帝李世民之叔、三朝老臣。

    个性正直,为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素有贤名的大唐尚书左仆射萧瑀倒在了太极殿的广场上,以他的老迈之躯尽了对大唐帝国,对李氏的忠诚。

    如果颉利早生二十年,萧瑀风华正茂,且正是隋朝国力最为强大之时,以萧瑀文武双全之姿,倘若和颉利阵前相遇,也许真的会乱箭将其射死,亦不会为日后大唐留下祸患。

    可惜。

    世事难为,不随人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