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0章 世家毒瘤,笼络天下!

    阴谋颠覆大唐?

    所有人都被李世民这句话给惊到了,但更是被李世民那满脸杀气的样子给吓到了。

    他们都跟随李世民不短的时间了,哪里还不明白,这一次李世民彻底是动了杀心了。

    河北大军动荡,李世民选择了安抚,没有动杀心。

    罗艺叛乱,他也是选择安抚,也没有动杀心。

    可是此时此刻,李世民是真的对那些暗处挑拨的黑手们动了杀心。

    这帮人才是会真正的动摇大唐的根基。

    所有人都被李世民这话语给震惊的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但是,李世民却是话语不停,沉着一张脸说道:“你们不会觉得这一次的事情里面没有幕后之人挑拨吧?”

    他的嘴角噙着一抹冷笑,目光犀利的从两个人的面上扫过。

    房玄龄和杜如晦当即就说道:“陛下,这一次的事情确实有些蹊跷。若说其中没有人挑拨、谋划,臣是一万个不相信的。”

    他摸着自己的花须,一双眼睛闪烁着光亮,整个人的面色也严肃了起来。

    这不是一个小事情。

    大唐初立,正统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

    与其说百姓支持大唐,不不如说是如今的太平来之不易,百姓人心思定罢了。

    若是真的有人暗中挑拨的话,安定的局面就要被打破,生灵又要遭涂炭了。

    边上的杜如晦则是语气肃然道:

    “河北大军和山东大军若是军心动荡的话,必定早就在隐太子李建成死的时候就叛乱了。眼下大唐的局势逐渐安定,就算是一两个将领有异心,但是下面的士卒也绝对不会跟着他们胡闹。”

    “两个月的时间都没有任何的事情发生,而最近眼看陛下威望日重,大唐俨然就要彻底取代大隋,这个时候跳出来暗中生事,必定是那些不希望大唐一统的人。”

    “但是能够鼓动大军,挑动军心士气这样的事情,一般人根本就做不到,也没有精力和人手去做这样的事情。”

    说到这里,杜如晦脸上的神情已经是严肃异常,拱手对着李世民一礼,认真无比的说道:

    “陛下,能够做到这样事情的,非世家莫属。”

    “世家!!”李世民一张面庞阴沉如水,双眼之中杀机凛然,他心中也是这样想的。

    “从汉末一直到大隋,这帮人从来都没有平息过一日,总是想尽办法的颠覆国家,夺取他们的利益。”

    “他们的眼里根本就没有大隋、大唐,有的只是他们那世代流传的家族。”

    但是,李世民虽然这样说,可是心中却是冷静了下来,眼中的杀机也收敛了起来。

    无他。

    世家是纯粹的庞然大物。

    此刻,他就算是知道了是世家之人动的手脚也没有办法。

    一切都只是他们的猜测。

    甚至,他都不用猜测,而是肯定。

    但是这没有任何的用处。

    他没有证据。

    只要没有证据,他就没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去处置世家,他皇帝也不是能够为所欲为。

    杨广倒是想要为所欲为,可是整个天下瞬间就崩溃了,最终更是倒在了世家的手中。

    李世民绝对不会重蹈这样的覆辙。

    而且。

    李世民虽然恨不得立刻将世家从世上抹除,可是也清楚大唐初立,百废待兴,仍旧需要世家出力。

    仅仅只是人才一项,大唐就需要仰仗世家的人才。

    这一次,河北大军和山东大军动荡,未尝不是那些世家们向他示威的意思。

    但是好在,大唐如今人才济济,情况仍旧在控制之中。

    可不谋一时,不足以谋一世。

    此刻大唐人才济济,可人终究会老、会死,等到如今这匹人才都渐渐老去。

    若是世家之人再来一次,届时又有谁能够定鼎乾坤,安稳大唐?

    李世民心中焦虑的是这个。

    “这一次的事情给朕提了一个醒。”

    “如今大唐初立,等到将梁师都彻底铲除,大唐就算是恢复了隋朝的疆域,境内外将彻底的安定下来。”

    “届时,朕虽然仍旧要对外用兵,但是大唐内部的发展仍旧是重中之重。”

    “朕留下你们也不仅仅只是说这个事情,更是要你们想出一个章程,如何能够笼络天下良才?”

    李世民的眉头舒展,转头望着自己两个最为信赖的智囊。

    若是能够将天下良才尽皆笼络,即便多数是世家之人,可总会有一二野外遗贤能够为他所用。

    单凭这一点就足够了。

    他最为恐惧的就是朝堂上尽皆都是世家之人,那么他们辛辛苦苦建立的大唐,就将要成为世家掌中的玩具了。

    只不过。

    房玄龄和杜如晦此刻仓促之间那里能够想到什么具体的办法。

    甚至,这都是数千年来一只都困扰历代帝王的大问题,无数人都想不明白。

    他们两个再是聪明又谋略,可仓促间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不过。

    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头绪。

    “科举!”

    两个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了出来。

    但是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却又是摇了摇头:

    “科举不是不行。但是知识都被世家和寒门所垄断,黎庶纵然有读书之人,可如何能够比得过世家和寒门庞大的数量。”

    “前隋开创科举以来,何曾有黎庶出身的人才,尽皆都是世家和寒门之人。”

    李世民摇了摇头。

    但却是没有直接否定。

    世家自然不用多说。

    而寒门也不是后世说的那般出身普通的人,此刻的寒门指代的是那些古时候士大夫阶层的人家。

    这帮人比起那些王侯公卿之家,所以指代的寒门。

    寒门在寒,也至少有门,更是有传家的知识,而这帮人为了提升门阶,更是会拼命的向着世家靠拢。

    这些人还不如世家能够出大才。

    不过,话虽然如此,但是此刻大唐百废待兴,想要真正的昌盛起来,却又离不开这帮人。

    “陛下所言极是。不过,若是想要黎庶出身的人才能够比肩世家和寒门,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至少需要五十年之功。”

    房玄龄直接说道,没有比他们两个人更加清楚世家的分量。

    甚至,若不是他们两个人出身也不普通,他们未必也会能达到如今的高度。

    世家对于普通人就是完全的碾压。

    甚至别说是世家了,那些落寞的寒门对于普通人就足以行成碾压。

    各地的孝廉等等多数都是这帮寒门之人。

    他们等于是彻底的垄断了古代的上进之路,就算是科举也仅仅只是缓解,而不能改变。

    毕竟培养一个人才太过于困难。

    黎庶们为了一日三餐都已经精疲力尽,哪里还有多余的时间去学习、去改变。

    若想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不是简单的将世家覆灭就可以做到的,至少需要让所有人都能够吃饱。

    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句古代先贤们的话语已经经过了数百上千年的检验的真理。

    不过,李世民听到这话,却是笑了:“朕不是怕困难,只是怕没有办法。”

    “为了大唐能够千秋万代,别说是五十年,就是一百年,朕也会做。”

    他的心中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是清楚,不过既然只是苦难而不是毫无办法,这对于李世民而言就不是问题。

    “这件事情今日就只有我们三个人知道,科举的事情也要麻烦你们提上日程了。”

    “梁师都一旦平定,大唐就将彻底一统,人才的选拔就必须要开始。”

    这不光是为了安抚朔方地区,更是为了将来的高句骊。

    “遵命!”房玄龄和杜如晦当即就躬身领命,旋即两个人就对着李世民告辞,结伴走出了大殿之中。

    而李世民则是一个人置身在大殿之中,望着空荡荡的大殿无声的吐出了一口浊气,面色重新变得凝重了起来。

    世家就是盘踞在王朝内部的一颗毒瘤。

    他势必要铲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