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6章 天下穰穰、万骑儿戏!

    这!?

    这番话!

    群臣尽皆震惊的望着尉迟敬德,似乎是第一次认识尉迟敬德一样。

    “这莽汉今日如何能够说出这般话语?”

    长孙无忌等人震撼的同时间,心中却是升起了浓浓的怀疑之色,以他们对于尉迟敬德的了解,对方根本就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语。

    甚至不仅仅只是长孙无忌等人,就是边上一直都冷静等待机会的李世民也是被尉迟敬德此时此刻的姿态和话语给惊呆了。

    “敬德竟然有如此韬略?”

    “莫不是有人暗中跟敬德通了气?”

    “药师兄定然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知节此刻远在山东,屈突通不喜欢掺和这样的事情,嗣昌此刻身在朔方,都不可能跟敬德说这些。”

    “那么究竟是谁?”

    李世民此刻脑海里宛如电光石火,思绪更是不断的翻飞,一个接着一个的念头不断的在他的脑海里面浮现,但是却又紧接着就被他自己给推翻,旋即一个不可能的答案却是出现在了李世民的脑海里面。

    “难不成,这些都是敬德自己所想!?”

    一时间,李世民望着尉迟恭的眼神就更不一样了,尉迟敬德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又增高了一些。

    其实,他们这些人全部都想错了,任凭他们脑海里面不断的猜测,但是却是根本就不知道这一切真的就是尉迟敬德自己的想法。

    尉迟敬德毕竟也是身经百战的大将,纵然当初的出身并不是多么的好,不足以与朝堂上的诸多重臣、名臣们媲美,但是这么多年下来,他一样有了自己的看法。

    而且。

    这帮人也不用怀疑尉迟敬德跟王成有私交,两个人确实之前就有交集,更是同时间在战场上立下了功勋。

    但是两个人自从上次长安之外分别之后,就确实没有任何私下的交流。

    王成也是十分清楚这样的忌讳,他一个万骑军都尉纵然未来注定封侯拜相,但是现在的身份确实是不太方便和尉迟恭等大将交往。

    不过,王成虽然没有刻意的结交,但是最基本的礼节却是从来都没有缺少。

    上一次的烈酒蒸馏出来之后,王成自然是少不了给长安这些认识的人送上一批,作为之前诸多的回礼。

    不光是当日就给李世民上供了三坛蒸馏酒,之后更是给尉迟恭、屈突通、李靖,乃至于一直都在蛰伏不出的秦琼府上都送了三坛。

    甚至,若不是时间太紧,这蒸馏酒太过于稀少,王成更是准备麻烦苏烈带上二十坛子的蒸馏酒送去兵器监赠与那些为他锻造兵器的大匠以及匠人们了。

    虽然这仅仅只是一点回礼的礼物,但是尉迟恭却是记在了心里,更何况他原本就是一个直爽过头的人。

    尉迟恭对于看的上眼的人,那自然是倾心相交,也自然会是鼎力相助,可若是对于那些看不上眼的人,直接就不当人看。

    如此。

    这一切的一切就造就了今日这一震撼李世民以及诸多朝臣的一幕,也是尉迟恭站出来说话的根由。

    此刻,尉迟恭眼见自己的话语将一帮人给震惊,顿时心中就有一股扬眉吐气的感觉,只感觉这么多年在这帮人面前受的委屈都瞬间消散了大半,当即就几续接着自己的话语说了下去:

    “府兵制牵连重大,涉及全国上千个折冲府,自然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裁撤。但是如今的万骑军却是已经开了一个好头!”

    说到这里,尉迟恭眼底闪过了一道精光,抬手指着黑压压一大片士卒的玄武门校场,黝黑的面庞上似乎有光亮在闪烁,抬起胡萝卜粗的手指,指着那些不断汇入万骑军大营的预选士卒们,沉声说道:“眼下的情况,诸位都已经看清楚了,府兵制是没有任何的军饷存在,只有从征一年期满之后,方才有赏赐赐下。”

    “可是现如今的募兵?哪怕明知道此去是要刀头舔血,可是仍旧有这么多的人络绎不绝,我听闻前来应募的人更是源源不断的从长安周围百里之地赶来。甚至已经有人为了能够应募万骑军,特意的使钱贿赂募兵使者。一切的情况就是为了能够加入万骑军。”

    “为何如此?”

    “为何如此?”

    “为何如此!?”

    尉迟敬德一连三声质问,目光更是宛如电射一般的锐利,从一众群臣面上扫了过去,语气也是一次比一次更为慷慨和洪亮。

    但是,这话语一出,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人回答,即便是有心回答的人也心存顾忌,没有开口;或者是心中有其他的想法,也下意识的保持了沉默。

    为什么?

    天下穰穰,皆为利往!!!

    这是一句千古不变的恒理!

    万骑军为什么能够吸引如此多的人前来应募,甚至是不惜贿赂征兵使节,自备兵器战马等等都要应征,这简直就是前所未闻的事情。

    至少前隋是没有听过这样的事情。

    但是,这件事情确实实实在在的发生在了大唐,就发生在了他们的眼前。

    沉默。

    寂静!

    群臣尽皆沉默不言。

    但是,他们不说,却是不代表这里所有的人都不说,更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沉默。

    尤其是李世民!

    他扫了一眼尉迟恭,旋即目光从眼前每一个臣子沉默的面庞上扫过,旋即开口道:

    “加入万骑军能够带来荣耀,更是能够带来利益,更是能够获得军功,让一家人得享军田,从此过上富足的生活!!!”

    甚至,李世民说到这里更是在心里面补充了一句“

    从此以后再也不用遭受世家门阀豪强们的欺压,一家人能够彻底的温饱,从而有他们自己的选择,一门之兴衰都在这一切之上。

    这些道理其实眼前诸公们不是不懂,道理早就已经被各路先贤们记录在了书籍上。

    这帮人不是不懂,而是太懂,以至于不愿意让其他更多的人懂得这个道理。

    但是,他李世民可不一般,他是皇帝,他是普天之主,若是不能打压天下的门阀、世家、豪强,将更多的普通人拜托这些人的欺压,那他心目中那前所未有的抱负就不可能实现!

    这第一步就是尽可能的将一个个的精锐从府兵里面解放出来,彻底的脱离世家门阀的掌控!

    李世民既然开口了,众臣们自然就要听在耳中,但是仅仅只是沉默了一瞬间的功夫,侯君集就再次开口说道:“陛下言之有理。可是万骑军仅仅只是特例!!!”

    “万骑军最近一段时间屡立战功,风头一时无两,更何况王成招募的最多的就是那些游侠恶少年们,自然是人人争相景从。”

    “可若是将兵源扩大到了府兵里面,未必就会有这么多的士卒愿意征募了!”

    侯君集说话间望着远处越加喧嚣的万骑军眼底闪过了一抹厌恶,脑海里闪过王成的模样,眼底的厌恶之色更是浓郁了三分,但是更多的却是有着浓浓的嫉妒。

    他始终都是认为万骑军如今的这一切都是王成从他的手中抢走的。

    若是当初没有王成带领灵州大军出现的话,那么大放异彩的就将士他的飞虎军。

    可是最终的战果却是尽皆都被万骑军给摘取,反而他的飞虎军几乎全军覆没不说了,他甚至连最后的封地都没有其他人多。

    侯君集当日就视此为奇耻大辱,日后更是越想越气,如今更是眼见到王成更是要封侯,更是马上就要跟他一样平起平坐的万骑将军。

    他的心中如何能不怨恨和愤怒!

    但是,侯君集心中最恨的却不是王成,王成仅仅只是排在第二名的位置,侯君集最恨的就是李靖。

    若是当初李靖答应他,并且顺利的收下他坐弟子,那么现在王成所拥有的一切都将是他的成就,甚至就是凭借原本的基础,封王都不是不可能。

    封王!

    那可是王爵!

    古来都没有几个。

    大唐更是没有几个异姓王!!!

    侯君集是越想越气,越气就越是对王成,越是对李靖怨恨,但是他却是一个十分会装点门面的人,更是熟读兵法,自然是知道避实击虚的道理,因此他处处说着万骑军,却是打算将最终的矛头指向李靖。

    毕竟,李靖才是此刻的兵部尚书,事关大唐兵制度,也是大唐的根本制度之一,绝对绕不开李靖此人。

    更何况,李靖那一战之后积累的威望,甚至是如今接着王成、苏烈和万骑军的威风,威名更是盛从前十倍。

    所以,侯君集顿了顿之后,就继续说道:“更何况府兵已经施行了数十近百年的时间,若是贸然间就改为募兵,恐怕会遭遇府兵们的抵触。更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大唐的军力。”

    “府兵虽然有诸多的限制,但是府兵的好处就是兵农合一,所有的府兵都是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预备士卒,只要装备起来,拉上战阵就能厮杀,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生疏和混乱。”

    “而募兵则不然,若是想要将这些人训练成合格的士卒,还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远远没有府兵那样优越。”

    侯君集的话语一落,方才还在沉默的群臣们相互对视了一眼,旋即便有人出言道:

    “陛下,侯大将军所言不差。”

    “此事还是需要从长计议为好!”

    “没错。”

    既然有一个人开口,顿时接下来就有更多的重臣们陆陆续续的开口,所有人的脸上都是一副天下为公、国事为重的样子。

    李世民将这些都看在了眼里,眼底闪过了一抹冷色,他知道这些人里面固然有衷心为国的人,但是绝大部分仍旧是为了各自家族乃至姻亲的利益。

    不过,李世民对于这一切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他今日提起这件事也仅仅只是为了试探一下朝中重臣的反应罢了。

    若是一帮重臣们都反对,或者是沉默,那么这件事就真正的需要仔细谋划、小心处理了。

    当即,李世民就哈哈一笑:“今日也只是朕一时兴起,只是要与诸位共同商讨一番罢了。”

    “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更不要说是事关我大唐国本的兵制问题了!所以朕就此事也没有在朝堂上说,而只是选择了在这里说。”

    人群里面的魏征听见这话,嘴角动了动,但是一双脚却是始终牢牢的钉在了地上,强忍住站出来的冲动,低下头颅默认了李世民这一次的话语。

    哪怕他只是一个谏议大夫,可是也从方才的谈话以及周围的群臣的应对上已经看出了不少的问题。

    更何况,他本身也不是普通的出身,对于这府兵制所牵涉的一切知道的更加清楚。

    募兵制却是有利于国家,但是却不利于豪强、门阀、世家,这在眼下的大唐注定是不可能推广下去的,更是不可能取代府兵制。

    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一说。

    此时此刻募兵制不行,主要是因为大唐的疆域还不够广阔,诸多的门阀和世家都还没有吃饱。

    若是大唐的疆域足够,能够填报所有门阀和世家的胃口,那么这帮人绝对会在第一时间就赞成募兵制。

    就宛如汉对外开拓一般!

    魏征在这里思绪翻飞,但也仅仅只是一秒钟的时间罢了,下一秒他就看见李世民笑着转过了身子,凭栏而立,抬手指着远处的万骑军:

    “今日这一切都只是适逢其会罢了!朕今日只是让诸位前来看看朕的万骑军,若是想要募兵制度,也得需要万骑军彻底的成型才行!?”

    “几千人的规模如何能够称军?最起码也要等到万骑军彻底拥有正军一万精骑在说。”

    一万精骑的消耗就等于五万普通骑兵的消耗,毕竟无论是战马还是士卒,都注定了要敞开的供应。

    养兵千日!

    千日养兵!

    精锐从来都是养出来的,尤其是骑兵!!

    “朕还是回到最初的问题,你们感觉如今这万骑军都尉王成的训练之法下,万骑军会将如何?”

    此话一出,顿时周围隐隐响起了一阵阵的松了口气的声音,听的李世民眼底寒光更甚,但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看见。

    正在这时,侯君集闻言站上前一步,不屑道:“王成此举简直如儿戏一般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