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72章 龙泉旧主人

    “来人止步!”</p>

    一队飞骑兵拦住郭元振的去路,道:“什么人?竟敢冲撞陛下的銮驾?”</p>

    郭元振抱拳拱手,道:“还请这位将军通禀一声,说宰相郭元振,特来护驾!”</p>

    “成,你等着吧。 ”</p>

    那队飞骑的头领答应一声,派出一人,去向李旦送信。</p>

    功夫不大,那飞骑回转,命安西军在远处等候。郭元振自己则在那军士的引领之下,迈步登楼。</p>

    但见此地除了大队的飞骑兵和皇帝李旦外,还有大量的武官员陪同着。</p>

    此时李旦的心情相当不错。</p>

    待君臣见礼完毕,他手挥舞着一把白条,道:“郭爱卿你快看看这个……朝廷忠臣,尽在于此矣。”</p>

    郭元振有些莫名其妙,道“什……什么叫朝廷忠臣尽在于此?”</p>

    “嗨,这事儿不是明摆着的吗?今日崔耕婚礼,三郎叛乱。参加崔耕婚礼之人,尽皆不够忠于朝廷。叛逆三郎之人,尽是反贼;那些躲在家不敢出门的人,则都是胆小鬼。唯有随朕避往承天门的人,才是大大的忠臣,理应重赏。看见没有,这些人都把自己的名字写好,交给了朕,这些都是朝廷的栋梁之臣啊!”</p>

    群臣们见郭元振来了,心里边的一块大石头都落了地。他们明白,自己这次冒险站队站对了。</p>

    群臣纷纷跪倒在地,道:““陛下圣明,臣等愿为陛下誓死效劳!”</p>

    李旦哈哈大笑,道:“好,很好。众位爱卿,瞧见没有,朕先命郭元振假意投靠太子,获取他的信任。然后,待太子丧心病狂之际,再力挽狂澜。哼,一万安西军加六万府兵到底是听谁的,可是这次胜负的关键,哈哈!哈哈哈!”</p>

    其实有些话,还真不好挑明了说。</p>

    如崔耕声望甚高,太平公主是自己的亲妹妹,李隆基是自己的亲儿子,自己的手主动沾染谁的血都不大好。</p>

    这下好了,李隆基先在长安大杀特杀一通,再以为死者报仇的名义,杀了李隆基,才算高枕无忧之局。</p>

    李旦越想越高兴,越想越是觉得自己的谋划了不起,不断哈哈大笑。</p>

    群臣自然也跟着笑起来。</p>

    但是……怎么有些不对呢?</p>

    李旦忽然发现,群臣们的笑声越来越小,甚至嘎然而止的意思。这是怎么回事儿?</p>

    啊?</p>

    他眼角的余光注意到,身边的千骑兵,已经把随身的刀剑抽了出来。</p>

    没有自己的命令,他们怎么敢如此无理?!</p>

    还是说……</p>

    李旦的笑声嘎然而止,道:“郭爱卿,你们……你们……,”</p>

    郭元振自个儿站起来了。</p>

    啪!啪!啪!</p>

    他轻拍了三掌,然后笑吟吟地道:“陛下果然好算计!不过,可惜了,您漏算了一招。”</p>

    “漏算了一招?此言怎讲?”</p>

    “您招的飞骑官兵,都是从长安富户选拔。但是,很不幸,我郭家在长安颇有跟脚,这里面有四百三十七人,是我郭家的人。然后我又略施手段,让这些人成了您的亲卫。”</p>

    “所以……”</p>

    “怎样?”</p>

    “虽然万骑的大部分人效忠您,但这承天门,却是我郭元振说了算。”</p>

    李旦咬着牙道:“所以……归根究底,是你郭元振背叛了朕!”</p>

    “您可以这么认为。”</p>

    说着话,郭元振微微一躬身,道:“还请陛下写道圣旨,让这些飞骑兵归太子殿下调遣吧?”</p>

    “你特么的休想!”</p>

    李旦现在是真急了,以皇帝之尊,暴了句粗口。</p>

    郭元振不慌不忙地道:“陛下又何必再如此固执呢?若是让微臣动强,咱们俩的面谁都不好看。”</p>

    “哼,朕不信了!三郎是朕的亲儿子,朕坚决不从,你真敢把我怎么样了?”</p>

    “陛下以为呢,既然太子殿下已经走出了这一步,您觉得他会怎样对待您呢?”郭元振丝毫不为所动。</p>

    “他再怎样也不敢把朕给杀了!”</p>

    呛凉凉~~</p>

    说着话,李旦把随身的佩剑抽出来了,道:“你来啊!来啊!”</p>

    扑!</p>

    他手起剑落,将眼前的案几瞬间斩为两段。</p>

    嗯?</p>

    郭元振眼珠子都直了,道:“陛下,你……你这把剑从哪来的?”</p>

    “怎么样?怕了吧?”李旦见到郭元振这样的表情,顿时得意道:“此剑名龙泉,乃崔耕所……那个……赠,专斩乱臣贼子。”</p>

    “那崔耕的剑,又是从哪来的?”</p>

    李旦微微一愣,道:“你问这么详细干什么?”李旦很是狐疑,开始以为郭元振是因为自己的刚刚那行为怕了自己,但好像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p>

    噗通!</p>

    郭元振见李旦并没有再细说的打算,但他确实很想知道剑的来处,所以再无之前的倨傲之色,跪倒在地,道:“还望陛下如实相告,这事儿对微臣十分重要。”</p>

    “告诉你也没什么,这是杨志谦给他的。”</p>

    “杨志谦又是从哪来的?”</p>

    “此剑乃杨怜母亲的遗物。”</p>

    “啥?杨怜母亲的遗物?”郭元振激动得浑身颤抖,道:“那杨怜又是多大年纪?她的母亲又是什么时候死的?”</p>

    “杨怜?朕听说是三十六岁吧。至于她的母亲,在杨怜刚刚出生死了。”</p>

    顿了顿,李旦疑惑道:“你问这么多干什么?三郎他们商量对李重福用美人计的时候,你没在场?再说了,那杨怜死都死了……”</p>

    “对,死都死了……死都死了……”</p>

    郭元振念叨了几句,好像失魂落魄一般。</p>

    忽然,他仰天长啸,仿佛一匹受伤的孤狼。</p>

    到了最后,他破口大骂,道:“李隆基,我!我擦你的八辈子祖宗!我要杀了你!我要杀了你啊!对,还有杨志谦,你们都是特么的披着人皮的畜生,一个都别想活!我要剥了你们的皮,抽了你们的筋,生食尔肉,渴饮尔血啊!”</p>

    李旦模模糊地好像意识到了点什么,道:“莫非这杨怜是你的……”</p>

    “她……她是我的亲生女儿!这龙泉剑,是我给她母亲的定情信物啊!我……我心里憋屈啊!”</p>

    郭元振放声痛哭!!很是后悔之意!</p>

    李旦虽然有点吃惊,但思想一转弯则心里面暗自高兴起来,在一旁默默地给郭元振拍背。</p>

    待郭元振的声音渐低微,李旦轻咳一声,道:“事已至此,哭也没什么用。如果郭将军要报仇的话,朕可以助你一臂之力。”</p>

    “你?”</p>

    郭元振斜瞥了他一眼,道:“我已经背叛了你一次了,你还能继续信任我?”</p>

    李旦心想,事已至此,我的命在你的手,我不信任你也不成啊。</p>

    但是,他嘴里却道:“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郭将军助朕一臂之力,朕当然能继续信任郭将军!”</p>

    “得了吧,咱们水贼过河,甭使狗刨。你那心思我还能看不出来?不过是打着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主意罢了。”</p>

    “不是……郭相你怎么不信朕的诚意呢?”李旦劝道:“现在你仔细想想,既然要找三郎报仇?不靠李重福?又是靠谁?”</p>

    顿了顿,李旦继续游说道“现在除了我能帮你报仇,也没谁有那个能耐对付太子了!”</p>

    郭元振闻听此言,嘴角忽的泛起一股古怪的笑意,道:“对啊,我要报仇,不靠陛下又靠谁?不靠陛下又靠谁?”</p>

    李旦大喜,道“这么说,郭相是答应了?好!好!好!你的安西军加南衙府兵,再加朕的飞骑兵,这大唐江山,还是朕的!”</p>

    然而,郭元振咧嘴一笑,道:“陛下……你听说过挟天子而令诸侯吗?”</p>

    /html/book/35/3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