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9章 三种手枪

    ,最快更新血染军魂最新章节!西海湾相对与绝对封闭的区域便是下龙潭,除了这里的居民和各个机构及驻军,没有特别的允许,外人可进不来。

    下龙潭是西海湾的核心,这里保密机构很多,居民们和各机构人员亦都自觉遵守各项严格规定,并自觉地把这份责任担当起来。

    下龙潭靠近大山的山坳里,还有更为一个庞大的机构,知道的人很少很少。

    连个牌子都没有的大门外、围墙外,各设立着三道铁丝网、拒马和地雷区等,隔离这个区域与外界的关联。

    一个标准配置的步兵营在守卫着,进去的人多、出来的人少,能自由进出的人更少。

    这里就是西海湾的极为特别人才培训中心。学员们在这里学的最基本都是暗杀、绑票、刺探情报、搏击、射击等等,说穿了就是西海湾的间谍与特工培训基地。统称为“CAS西海安防研究所”。

    研究所占地数平方公里,设有四个分区:

    特勤启蒙训练基地;

    红燕女子训练中心;

    盘龙男子训练中心;

    仿日式小镇。

    它们由西海湾的四大特殊机构共同管理、管辖。

    分别是西海湾军事调研委员会、西海湾安全处、西海湾军情局和西海湾“TLS”联勤司令部。

    经过优化的“CAS西海安防研究所”,由四大机构主官配以联络官,实施协调管理,他们向这里输送‘材料’并获得‘成品’。

    当这一切成型后,连辛报国都把他的特勤训练营搬迁到研究所里来,因为这里拥有在西海湾元首补充下的各种新式理念及特殊而有效的训练手段,从研究所出来的‘成品质量’更优。

    苏小明便是参与组建CAS的主管之一,为了避免人事重叠,TLS下属的JY特工处合并进来,只在执行任务时才抽调集中。苏小明更加知道这里的着重力,除了事务繁忙的辛报国和覃连雄,包括苏小明、武有贵、廖通明、韦茂财、徐德良,到目前为止都还算是这里的学员。

    他们的老师则是畅鹏和各地从特殊渠道弄来的教员及执行过任务的学员。

    CAS教学只有一个大纲,但教学模式和培训效果还在摸索中。某些系统培训的学员,会把他们经历的训练结果和构思及实施效果以及经历,反过来传教他们。

    自从辛报国派给自己40名死士特勤,畅鹏与辛报国做了一些探讨和总结,采用贯通古今、中西结合的方式方法,进一步的修改了CAS的训练大纲和章程。

    而一步步的完善,则要看CAS的总管徐德良了。

    他是专职负责的人,也是这里最坏的人,坏得连苏小明、武有贵、廖通明、韦茂财四人都看他不惯,坏得学员们最想干掉的人就是他。

    特首的车队,在苏小明的陪同下进入了CAS的大门。

    院内就像一个四方瓮城,四周居高临下由军人看卫着,进来容易、出去难。

    包括特首的副官周坤在内的随从和警卫,都没有得到进入的准许,他们只能在瓮城里的检查处或一墙之隔的守备营里休息等候。

    坏人徐德良和特务头子韦茂财在恭候着,畅鹏边走边说道:

    “今天我没有什么课要讲的了,从今以后训练总监是你徐德良;任务总监是韦茂财;人事总监是苏小明。除了代训人员仍然实行立体统筹,CAS直属人员执行直线控制和管理,你们几人要做好计划。”

    基地内部更象一个大型监狱,迷宫似的大门通往若干个独立区域。

    一行人跨过特勤训练部的大门,特勤部公共操场上一派热闹景象。学员们正再进行训练,有越野跑的、有练习格斗的。

    不时听到一阵阵枪声,许久没射击的畅鹏便进入一道围墙内,里面不少的学员在练习射击。

    一阵密集地枪声响后,五十米标准距离的靶子纷纷被击中,畅鹏看看身边的徐德良,一向不露声色的徐德良嘴角也挂上了微笑。

    “老板您是不是给大家做个示范?”

    徐德良知道元首的枪法好。可初次接触,他便被假枪毙了一会,他还真没见过元首打枪。

    畅鹏走到一个学员跟前,这是刚才打靶成绩最好的一个。

    “打的不错,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夸奖着的畅鹏说道。

    “报告长官,我叫周平,今年十八。”小伙子一个标准立正后回答。

    很久没正经打过枪了,畅鹏感觉手痒,真有点跃跃欲试的感觉。

    精明的徐德良立刻给周平做个眼神,小伙子立刻往旁边一站,让出靶位。

    西海湾共生产了三种型号的手枪:

    第一种是美利坚人约翰·勃朗宁m1911A1改进型手枪。它有连续射击6000发的耐久性,装弹71发,是使用期长达74年的著名产品;

    第二种是勃朗宁m1935,又称为GP35手枪。弹匣容弹量13发,是世界应用最广泛的手枪之一。因其精度良好、容弹量较大,凭借其凸耳式枪管偏移式闭锁机构,成为经典之作,该枪也是著名的“长寿”武器,在诞生70多年后还活跃在战场上;

    第三种是意大利伯莱塔92F手枪。1985年伯莱塔手枪力压群雄,被美军选为新一代制式军用手枪,命名为m9手枪。m9全长217毫米、空枪重0.96千克。美军尉官以上军官包括总司令,腰间别的都是这种枪。该枪的握把全由铝合金制成,减轻了重量:双排弹匣容量达15发,扳机护圈大,便于戴手套射击。

    勃朗宁m1911A1、勃朗宁m1935、伯莱塔92F三种手枪,分别被畅鹏命名为m1、m3、m7西制手枪,由西海湾兵工厂进行生产。

    三种手枪统一口径,全部采用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有效射程均为50米。

    m7即是大毒蜂,由于其结构复杂、生产费用高,只配发给特种部队和高级军官使用。

    按特首的指示,三种手枪都做了一些不影响性能的少部分外观改动,与原创表面上还是稍有区别的。畅鹏可不管什么专利,既然能生产出来使用,那对后世应该就造不成什么影响。

    不过,西海湾军方实行了严格的手枪登记制度、严防流失,对外作战只使用美军已于1924年出产的勃朗宁m1911A1。

    另两款手枪即使在八桂时李德林开口,畅鹏也没答应多给,战斗手枪可是对付小鬼子的近战利器。

    今天学员们使用的即是西制m1手枪,结构简单、耐用。m1‘m1911’手枪被改小了口径,虽然降低了威力,但射击精度大大的提高。

    畅鹏快速地将手枪分拆开来,又熟练的把枪装上,整个过程又快又准确,而且他眼睛是闭上的,看得旁边的学员们不住叫好。徐德良对手枪很熟悉,但也被特首熟练的手法惊叹。

    拉枪栓、子弹上膛,一阵快速的急速射击,8发子弹象长了眼睛一样的全部击中靶心,学员们看的发出一阵惊呼声。

    要说枪枪命中,对这些学员来说,也不难做到。难的是m1手枪的后坐力偏大,在不做调整的情况下连续射击、并且枪枪命中就难了。

    放下m1,畅鹏拔出自己佩戴的m7,拉枪栓、上膛,急速连续采取蹲、立、移动的几个姿势射击。

    这个更具有稳定性的高质量手枪,15发子弹仍然全部命中靶心。

    打完子弹,退出空弹夹,畅鹏接过苏小明递来装满子弹的弹夹上好,关上保险、插回枪套,转身离开,只留下学员们在原地。

    不需要说什么,更不用告诉他们自己是谁,西海湾是自己,自己也是西海湾的。

    刚才那一手震住他们,看着这些年轻的脸,艰苦训练中眼睛依旧闪耀的活力,畅鹏仿佛看到他们下一步的训练,心不由的痛了一下。

    对于特工这行,畅鹏比现时的任何人都有发言权。但他们是否能通过这为期3个月的选拔,再而进行长期更艰苦的训练,把意志磨练得如钢铁一般,才是一名合格的特工。

    一间教室里,宽大的世界地图挂在墙上,畅鹏把手指在某小岛的位置上说道:

    “你们看见没有?这个地方叫什么?”

    “倭日。”

    众人一起回答,声音整齐响亮。

    “很好,这个小国、这个民族,别看他们不起眼,可他们野心勃勃,这是一个肮脏而低劣的民族。他们忘恩负义、他们凶残暴虐、他们无耻龌龊。”

    按已知的历史,畅鹏先给小日本定性,但想想现在华日双方的实力对比,却一阵阵揪心。

    他严肃的对着学员说道:

    “今天开始,你们将走出这里,被送去各个不同的地方学习,经过一段磨合及实践后,你们将以不同的人员身份,被送往华北、东北、高丽、东南亚、甚至是欧美,但最终的目标是倭日。你们要做的是:

    收集一切关于倭日的情报,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等,只要是关于倭日的情报,我都要。再就是策反和笼络一切有可能的倭日人、高丽人、有用之人,建立各种为我们服务、绝对服从我们的组织。你们有没有信心?”

    “有,坚决完成任务。”

    又是一通整齐的回答,畅鹏鼻腔内不由得一酸,赶紧转过头,不敢再看这一双双年轻的眼睛。

    他们和她们还有多少人能够回来!他们都还是试验品,一切的、包括特工经验都还没有成熟。

    他们的一番热血将洒遍异乡,没有他们的牺牲将不会有规范的特工培养和更强大的情报与行动网络及完善的布局。

    畅鹏并不怕他们暴露,哪一个国家、哪里都有间谍,落网是对手的成绩,同时也是机会。否则便接触不到对手、找不到他们的破绽,便会像一个无头苍蝇,扰乱更具体的目标。

    人还是为本!再一次的派遣便是较为成熟个体、组织或单线,当谁都不知道谁,那时便是收获的季节。

    这次要在这里住几天。一年了,基地的几个分部都有了一定的训练成果,要对其作出评估,为下一阶段制定科目并进行调整。在见识和想象空间里,畅鹏的能力没有人能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