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复老,你看看,这就是目前我们在重庆周围发现的煤田。”

    扫烟行动如火如荼,不过这个事情段勋已经完全交给杨维全权负责。段勋作为一省督军、一省省长总不能只关注这么一件事情。四川还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段勋处理。

    督军府,段勋和来到成都的宋育仁谈工作。

    宋育仁不喜欢段勋,但对于段勋的规划还是比较赞赏的。段勋年纪轻轻想的很多,一点都不像是那些军中莽汉。如何应付洋人,如何开发四川自己的矿场,如何把这些矿物运出来,都有很清晰的目标和计划。里面包括需要投入多少钱,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完成,完成之后希望达成什么样的目标等等。

    很清晰。

    宋育仁和其他四川“五老七贤”不一样,不是那种不懂具体事情,却只知道在道德层面指手画脚的人。他是正儿八经当过官,处理过政务。而且就算离开政坛之后,也创办过学校、开办过矿场、做过生意的人。

    因此比谁都支持段勋这种有清晰目标和步骤的计划。和段勋交流几次之后,宋育仁最后答应段勋接任四川矿务局局长的职务。对于宋育仁接受这个职务,段勋很高兴。

    现阶段段勋也没办法。

    自己在很多方面先天性的有缺陷。自己是北洋军的后起之秀,人脉、人望、实力都相差很多,很难邀请北洋系统内的大才过来帮忙。不仅仅是如此,段勋是军队出身,从小就在军校。所以有大批的同学和学生可以使用,大大缓解段勋部队缺乏军官的局面,同样也可以大大提高段勋控制军队的能力。可是同样因为段勋多年只在军队,因此政务方面的人脉极其缺乏。进入四川之后,因为缺乏治理地方方面的人才,因此也只能是被迫大量启用四川本地人才。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段勋现在最多就是跟上面要求一些人才,北京政府也只会给段勋一些年轻人,或者是在北京政府并不怎么受到器重的人。那些北洋系统的政务大佬,段勋是没有资格、没有人脉让他们入川的。

    “现在重庆周围的这些煤矿日产超过一百吨,一年的产量不超过五万吨。按照我重庆周围的煤田储量、数量来说,这样的产量简直是低的可怜。就算不用大规模的机械,以重庆周围煤田储量来说,一年几十万吨甚至是上百万顿,也不是不能完成的。”

    “省长,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宋育仁虽然不喜欢段勋,但谈工作的时候,面子还是给的。

    一口一个省长。

    这让段勋很是受用。这些人都有这样的特点,包括之前的朱之洪,以及现在的宋育仁,他们都是如此。就算不喜欢你,但既然要做事情,那么就很注意这些表面上的称呼。应该说这些接受过传统教育的读书人,在礼节方面非常注意。

    “省长,你虽然不是重庆人,但你也在重庆待过一段时间。你应该知道重庆拥有非常特殊的地理环境,山路居多。这些煤矿开采之后,想要运出来非常困难。现在煤矿产量低,不是因为开采速度不行,而是运力不足。就算开采再多,也运不出来。目前重庆的煤矿都是人力运出,产量永远都升不上去。不仅仅是煤矿,重庆周围还有其他矿产,情况都是一样的。因为运力的问题,所以产量就是上不去。”

    重庆号称是山城,重庆这座城建在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嘉陵江和长江流经的河谷、台地、丘陵地带。城市依山而建,道路高低不平。

    城市内到处都是各种台阶,货物进入重庆这座城市之后,很多地方都需要人力来运送。更何况是重庆城外,交通就更加不便。在重庆这个地方你就算是建设一条公路,那都是非常困难。正是因为如此,这些煤炭的运送,连马车都用不上,必须是要用人力。

    在重庆,或者说整个四川来说,交通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虽然航运发达,但是路上的交通就问题很大。目前重庆的煤田大部分都在重庆东部和北部。现在都是人力,人背着这些煤炭,走几十里路,把煤炭送到江边。只有这样才能够利用航运,把这些煤炭运出来。这几十里路只能是用人力。

    因此光是背煤矿的人就需要几千人。

    运力不行,产量也不行。而且煤田那里交通太差,所以大型机械也无法运进去。导致重庆那边的煤矿很多都是手工作业。

    “是。复老,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改善这种情况。”

    “省长的意思是……”

    “想致富,要修路。想要让我们的煤田真正的成为挣钱的煤矿,那在煤田周围必须要改善交通。必须要解决运力的问题,必须要扩大煤矿产量。所以我准备修铁路。”

    这是段勋想了很久的事情。

    重庆煤矿还是很多的。只要能够开采出来,利用长江的航运,可以大批大批的往南方地区卖出煤炭。特别是现在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的正酣,第一次世界大战要结束还有近两年的时间。目前对于煤炭的需求还是非常高的。一旦能够大批量的卖出煤炭,那么也能够带动长江航运的发展,带动长江货船业务的繁荣。

    而且煤矿周围很快就能够形成一些小城市。

    所以一定要解决重庆煤矿运输的问题。

    “省长,辛亥年的保路运动,你估计也有所耳闻。现在想来,热热闹闹最后有什么结果。川汉铁路都计划了十多年的时间,可是到现在连一个影子都没有。我们四川这么大的地方,目前甚至连一条铁路都没有,交通情况在西南都是属于非常差的。这个东西大家都有共识,可是修铁路那是要花钱的,而且花的不是一点点。省长,现在我们四川有那么多钱吗?”

    铁路。

    哪里是那么容易修的。四川多少士绅当年集资,想要建设四川自己的铁路。可是到现在为止,四川还一条铁路都没有。因为铁路需要足够的资金,现在哪里有钱。

    更重要的是,四川的铁路修起来,那可不容易。

    因为地势险要的地方太多,和平原修铁路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难度。同样路程的铁路,四川这边修起来花的钱就是平原地带的好几倍。

    “复老,钱的问题我来负责,该是多少我一分不少的筹集。我想问的是,我要修铁路,那是为了在重庆发展矿业。我想把那些私自开采煤矿的小煤矿全都关闭,成立一家重庆煤矿集团公司。是政府直接控制的公司,来负责重庆周围的煤矿开采。你认为可否?”

    宋育仁想了想。

    段勋的意思宋育仁听明白了。段勋是准备垄断重庆煤矿,除了给英法商人的煤矿勘探权之外,其他的都要收回来。然后国家投资办一个煤矿公司。

    “省长,别怪我说的难听。从洋务运动开始,官府开办了无数的官办工厂,基本上就没有成功的,都是亏损严重。你知道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吗?”

    “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把公司当成是自己家的。”

    “是。当初李合肥(李鸿章)开办的那些北洋工厂全都是这样。一个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因为是李合肥的同乡,李合肥的学生,李合肥的淮军出身,就在那些工厂占居高位。然后这些人贪污成风,底下重要的位置全都私相授受。最后这些工厂一个个负债严重。”

    段勋点头。

    段勋本人就是北洋军出身,这些事情当然明白。北洋军的那些产业,很多都是靠着官府的政策,本该一个个大赚特赚才对。可是大部分产业都是亏损严重。

    其实不是真的这些产业亏损,而是这些人把挣的钱全都放进了自己的腰包当中。弄得这些企业账面上根本没钱,账面上都是亏损。

    “复老,我明白你的意思。这都是因为没有监督,放任他们有关。我拟定是这样。一旦成立重庆煤炭集团,这个公司的运营,交给你们矿务局,公司就隶属于你们矿务局。你们矿务局可以聘请一个有能力的人担任煤炭公司的经营者。而资产管理局那边派代表进驻公司,主要是管政府资产的使用,同时监督你们矿务局派出的经营者。税务部门派遣代表进驻公司,主要负责监督财务情况。以后利用政府财政成立的公司,都是按照这样的模式。”

    “让我考虑一下。”

    “好的,复老。我就是想知道,政府要是收回这些煤田,会不会引起骚乱。就如辛亥年的保路运动那种?”

    这才是段勋担心的。

    自己一个外来者,把那些小煤矿全都关闭,合并到自己这边。那些人会不会像辛亥年保路运动那样,闹出大风波。如果是那样事情就难办了。

    “这方面我会处理的。这些小煤矿很多都没有政府开出的开采证,很多都是私自开采的。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他们就该千恩万谢。不过一些人是有证的,这需要花钱买下他们的矿场。重庆周围看起来各种小煤矿不少,但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省长完全可以放心。”

    宋育仁回答。

    宋育仁答应,那么段勋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至于花钱买一些正规的煤矿,这一点段勋也没有反对。因此继续道:“复老,重庆周围的士绅如果有人愿意和我们一起投资煤矿公司,我们也可以接受。但煤矿是政府的,因此核算股份,这部分也要算进去。”

    “我明白省长的意思。”

    “那就好。复老,这一次算是我们的一次尝试。整合重庆周围煤炭的事情你来负责,在那里建设铁路的事情,我来负责。我们两个人联合起来,把重庆的民生尽快的搞上去。”

    钱。

    段勋的确是缺钱。

    但如果段勋真的狠狠心,钱还是弄得出来的。毕竟自己要修的不是什么京汉铁路、川汉铁路这种铁路。那种上千公里、几千公里的铁路修起来,光是前期的投资就需要一两千万银元,全都弄起来说不定需要上亿,几亿银元。

    但段勋只是建设一小段。

    建设一个从江边到煤炭中间的铁路,不会有多长的铁路,也就是几十里的铁路而已。就算重庆的铁路铺设很是困难,但最多也就需要两三百万银元而已。中间出现一些问题,修筑变得困难,估计不会超过四百万银元。

    段勋咬咬牙还真能拿出来。

    这一次整治鸦片抄家,光是抄出来的现金就足够铺设这条铁路。当然段勋现在正规化政府部门,还要养活军队、养活警察,手头的确是紧。不过只要王永江能够统一四川的财政,那么手头就不会太紧。

    不过再怎么困难,就算砸锅卖铁,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

    “踏踏踏——”

    “老师。”

    孙震担任警卫团团长的职务,目前还兼任段勋的副官。督军府的副官,可以说是最有前途的一个位置。

    “什么事。”

    “陆军部派遣的韩麟春到了。”

    “韩麟春?在哪里?”

    “前面排队呢?”

    这里可是督军府。

    想来拜访段勋的不知道有多少。没听说过宰相门前七品官,段勋这里也差不多。要不是因为孙震知道韩麟春是陆军部派来的,也不会这么快就告诉段勋。

    “让他进来,我见见。”

    “是。”

    “复老,我还有事情要处理,就先走一步。矿务局的编制要尽快的确定一下,然后报告给省府,我来签字。”

    清末开始四川其实就有类似于矿务局的部门,职能也差不多。宋育仁成为矿务局局长并不是单枪匹马、孤身一人要组建一个新的矿务局。而是要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打造一个全心的矿务局。所以矿务局的编制、需要的经费,都要经过省政府的批准。

    “好。省长,你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