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哎——”

    自从护国战争之后,段勋在四川可谓是废寝忘食。

    为了控制住四川,段勋都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的时间。就算现在王永江过来负责财政厅、税务所,杨维负责建立警察制度,其他各个位置都开始有人负责,但段勋依旧很忙。

    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忙碌,四川算是稳定了下来。虽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处理,但最起码表面上已经稳定下来,政府机构的完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战后的恢复也是井然有序。

    但四川开始稳定,可是中国离稳定还遥遥无期。自从护国战争结束,袁世凯一命呜呼之后,本来很多人是非常看好新的政府,看好他们能够稳定中国的政局。

    因为黎元洪辛亥年打造的鄂军被北洋军肢解,因此黎元洪自身实力不足。加上人比较圆滑,所以大家相信黎元洪在总统位置上会消停。而段祺瑞虽然是北洋军的大佬,但很多人对于段祺瑞的评价不错,认为此人精明能干,而且操守也好。不仅仅是北方的这些人,就是南方的革命党对于段祺瑞的政治操守也是肯定的。

    因此这两个人的合作,说不定能够创造一个很和谐的局面。

    这是中国很多人的愿望。

    可惜。

    大家都想错了。

    府院之争。

    从护国战争结束,历史上著名的府院之争就开始。府院之争的第一把火,就是段祺瑞的那位心腹爱将徐树铮烧起来的。还是那句话,徐树铮能力非常出色。能文能武,上马管军,下马理政样样皆能。可以帮助段祺瑞判断形势,也可以帮助段祺瑞联络外援,还可以帮助段祺瑞处理政务,是段祺瑞最信任的左膀右臂。段祺瑞走到现在的位置,徐树铮的功劳很大。

    可惜徐树铮还是那个毛病,为人太过倨傲。

    段祺瑞现在是大权在握,不过段祺瑞的操守虽然很好,可是段祺瑞绝对不是什么非常勤奋的人。相反段祺瑞平常处理事情不多,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国务院秘书长徐树铮处理。因为国务院总理是段祺瑞,但实际负责国务院工作的是徐树铮。

    矛盾就此出现。

    其实这里面段祺瑞也有责任。因为他明明知道徐树铮是一个恃才傲物的人,但却是一点都不加以约束,弄得徐树铮是越来越倨傲。当年袁世凯活着的时候,作为陆军部次长的徐树铮就太过霸道,连袁世凯的面子都不给,甚至好几次当场把袁世凯顶了回去。可以想象徐树铮的跋扈程度。当时袁世凯非常不喜欢徐树铮,想要换掉徐树铮,可是段祺瑞直接表示,要换掉徐树铮就把自己也换掉。段祺瑞对于徐树铮的这种宠爱,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段祺瑞的这种维护,让徐树铮是更加的骄傲。

    徐树铮是连在袁世凯面前都能够如此跋扈的人,黎元洪算什么。

    徐树铮根本没把黎元洪放在眼里。有一次徐树铮竟然直接拿着一份委任状请黎元洪盖总统印,黎元洪问起此人的履历,徐树铮竟然回答道:“现在实行内阁制,总统您何必多问!我很忙,您还是快点盖印吧!”

    嚣张跋扈,已经无法形容徐树铮的厉害。

    可是段祺瑞对徐树铮依旧是处处维护。黎元洪和徐树铮吵架很厉害,徐树铮说老子要辞职,然后段祺瑞跟黎元洪说情,说这个小徐子为人耿介,不屑妄语,小徐子所知所谓,我段祺瑞愿意负责。

    这哪里是说情,完全是刺激黎元洪。

    黎元洪这个人天天都是笑眯眯的,外号是“黎菩萨”,因此很多人都认为黎元洪脾气很好。可是泥人也有脾气,黎元洪再怎么说也是民国枭雄。辛亥年能够在湖北崛起,从湖北都督混到大总统的位置,岂能是真的没有脾气的人。因此一怒之下八月份的时候黎元洪就任命丁佛言担任自己总统府的秘书长。

    丁佛言是干什么的。

    是目前中国大名鼎鼎的报界一支笔,笔锋锐利,又素喜打抱不平,在报界人脉甚广。此人成为黎元洪总统府的秘书长之后,利用报纸鼓吹黎元洪的贤明,然后抨击段祺瑞和徐树铮,为黎元洪摇旗呐喊。徐树铮是什么人,那可是宁折不弯的性格。立马也是创办一份报纸,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公言报”。

    双方开始大打笔仗。

    丁佛言吹捧黎元洪,徐树铮是吹捧段祺瑞。然后丁佛言抨击段祺瑞,徐树铮跟着抨击黎元洪。双方不停的揭短。说起来大家都是在政坛混的,谁比谁干净。活到黎元洪和段祺瑞这个岁数,谁没有做过一些阴暗的事情,谁没有一点把柄。本来这种事情大家互相知道就行。

    可是丁佛言和徐树铮在媒体干架之后,这些东西全都摆在桌面上,互相讽刺,互相挖苦。

    热闹。

    双方打笔仗,顺便把大总统和国务总理的那点矛盾都写在上面,把双方的那点问题完全暴露出来。本来黎元洪和段祺瑞虽然彼此膈应,但两个人都避免正面冲突。再怎么说大总统和国务总理两个人矛盾很大,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可是报纸这么一揭露,情况就完全无法收拾。

    府院之争开始只是内部的争执。

    但现在被丁佛言和徐树铮这么一闹,全国都知道这件事情。而且把黎元洪和段祺瑞直接推到前台,两个人到了这个时候不打不行。

    就算是为了一口气,就算是为了双方阵营的利益,双方也不能让步。

    黎元洪的不甘寂寞,丁佛言的咄咄逼人,让徐树铮非常生气。

    因此徐树铮就开始召集北洋军的督军,联合起来给黎元洪压力。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督军团”的前身。也就是几天前的1916年9月22日,四川、山东、奉天、吉林、黑龙江、河南、直隶、浙江、江苏、湖北、江西、绥远、察哈尔、热河十四省督军代表集会于徐州,由张勋、倪嗣冲领衔宣布成立“各省区联合会”,制定八条纲领,拥张勋为“盟主”,通电抨击“暴乱份子”(指国民党议员)及政府阁员借故扰乱国家政务。1916年9月25日,张勋、倪嗣冲等35人通电反对唐绍仪就任外交总长。1916年9月26日,唐绍仪辞职,并痛斥军人干政。

    别看目前召集大家的是张勋,还有倪嗣冲,但这背后就是段祺瑞和徐树铮。

    段祺瑞是用这种办法让黎元洪看看自己的实力,让黎元洪这个大总统掂量掂量。段勋在四川也接到了这次会议的通知,只不多段勋要稳定四川,所以只能是派遣代表参加会议。

    段祺瑞也知道四川的重要性,所以并没有要求段勋本人赶到。其实段勋并不同意段祺瑞这样号召天下督军给黎元洪压力的做法。但段勋也只能是随波逐流,不派代表不行。毕竟自己可是段祺瑞的嫡系人马,这个时候不声援段祺瑞,自己还怎么在北洋军混下去。

    可是这些人觉得还不够。

    又开始准备召集各省督军在徐州开会,然后去北京当面给黎元洪压力。段勋又接到了他们的通知,他们要在徐州开第二次督军大会,邀请段勋来到徐州。

    “局势艰难,什么时候能够安定。”

    杨维看着徐树铮给段勋发的电报长叹。

    护国战争过去才几个月时间,中央又开始了府院之争。黎元洪和段祺瑞在上面打架,现在都要影响到各个省份。杨维皱眉道:“其实大总统和国务总理有矛盾,彼此不和,很正常的事情。民国成立之后,大总统和国务总理之间的矛盾从来就没有结束过。就是袁世凯当总统的时候,和国务总理也是有很多矛盾。这是总统制和内阁制之间的矛盾,本来不需要这样大张旗鼓。双方谁有本事战胜对手,实施自己的主张,那是自己的实力。可是段合肥(段祺瑞)这样聚集督军团来压迫大总统,这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程序。这样搞下去,天下必将大乱。”

    杨维生气。

    甭管你中央有什么矛盾,你也不能让地方督军干涉。虽然段勋是段祺瑞的嫡系,还是亲戚,但杨维完全不在意。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在段勋面前就说人家段祺瑞这事情做错了。

    “是啊。这很容易演变成汉末董卓进京的那种情况。”

    王永江也是摇摇头。

    大家老老实实建设各自的地盘多好。现在这么多的地方督军聚集在一起,声讨大总统。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事情。杨维也好、王永江也好,都是非常反对段祺瑞这种做法。

    甭管大家对于黎元洪有什么不满意,甭管大家是怎么支持段祺瑞,黎元洪都是民国的正是大总统。怎么也轮不到这些地方督军干涉,轮不到地方督军站出来对黎元洪指指点点。

    太不应该。

    这样下去,黎元洪这个大总统还有什么脸面继续当大总统。到时候丢脸的不仅仅是黎元洪一个人,整个北洋政府都会被人小看。

    “中央政府的权威丧失一空,政令、军令无法统一,天下岂能不乱。”

    段勋也是叹口气。

    终究,北洋政府终究不是中国历史的拯救者。本来护国战争之后北京的情况不算太坏,可是黎元洪和段祺瑞把事情都弄到了这种地步。段祺瑞更是把自己这边的督军联合起来硬逼着黎元洪。

    就算段祺瑞这一次胜利,当然以段祺瑞的实力肯定会胜利。可是这样的事情后患太大,特别是这些尝到甜头的地方督军,会彻底瞧不起中央政府。因此一旦以后出现影响自己利益的事情,他们肯定又会采取同样的办法来逼迫中央。这种事情发生一次,那么就会打击一次中央政府的声望。结果就是中央权威大大下降,地方权力大大增强。

    国家岂能不乱。

    “其实就算没有府院之争,这个天下也不可能安稳。段总长一旦掌握实权,他必然会推行他的‘武力统一’主张,要消除西南军队。而西南这些军队又岂会束手就擒,到时候必会打起来。”

    “是啊。”

    战争的阴影始终都在笼罩着现在的中国。段勋想了想道:“我们四川地理位置很重要,甚至很好。但同样正是因为四川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反而是兵家必争之地。只要发生战争,我四川必然又是战场。所以趁着现在局势安稳,我想要扩军。不过我要问问几位。王先生。”

    “将军。”

    “我要扩军,军费能否跟得上。”

    府院之争闹到这个地步,段勋也没有能力干涉。看起来段勋这个四川督军在四川呼风唤雨好像很厉害,但放在整个北洋政府,段勋依旧是小字辈。这种事情段勋没有任何的能力和影响力去干涉。段勋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派遣一个代表参加会议,表明一下自己也是支持段祺瑞。除了这件事情之外,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既然改变不了现在的情况,那么段勋只能是继续加强自己对于四川的控制。

    扩军。

    再过一年就是护法战争。

    四川肯定又是主战场之一,段勋必须要扩军,才能够在未来的混乱局面之下得到最多的利益。可是扩军可不是玩游戏,涉及到方方面面。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钱,有没有足够的钱可以扩军。

    所以段勋问起了王永江。

    “将军,你想扩军多少?”

    “恩。目前我四川拥有第十七师、第四混成旅、第十三混成旅,以及武装警察部队和各地散落的一些小部队,有五万左右的军队。我准备扩军到八万人上下,不知如何?”

    方鼎英的第四混成旅目前驻扎在川南,防备滇军和黔军。李炳之的第十三混成旅驻扎川边,威慑西藏。第十七师的三十三旅,李济深的部队驻扎重庆。刘湘的三十四旅驻扎童庆和顺庆,商震的独立混成旅驻扎成都。

    这是目前段勋部的几个主力野战部队。

    说多不多,但说少也不少。除了这些部队之外,还有一些还没有来得及授予编制的部队,也有几千人。如果把乱七八糟的部队都加上,目前段勋控制的部队已经是大大超过了五万人,这可不是小数目。

    “能。”

    王永江点点头,给了段勋一个肯定的答案。

    自从王永江进入四川之后,先是成立一个西南银行,开始整顿四川金融。然后成立了盐务局,把川盐都给管起来,统统纳入政府运营机构当中。

    川盐才是真正的大头,一年给省政府创造几百万的税收。

    而且随着王永江严管川盐,川盐的收入就节节攀高。按照王永江的计算,川盐每年能够给四川财政增加一千多万,之前的很多钱都是上下其手,加上私盐泛滥导致政府丢失太多收入。

    随着王永江雷厉风行的对四川财政系统进行改革,王永江有把握明年四川省政府的收入比今年多一千多万。因此扩军两三万人,不会影响四川财政。

    “好。”

    王永江这个财神爷既然说可以,段勋就明白一半已经成功。只要有钱,扩军就不会有大问题。

    “锦帆兄(熊克武),那你来说说武器装备方面,能负担得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