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到底怎么回事?”

    云南临安。

    顾品珍和几个滇军大佬在一起开会。

    护法战争,顾品珍他们并没有什么兴趣。同样他们也不想和护法军打仗,也不想和唐继尧打仗。所以他们把部队放在临安,也就是滇南前线,然后跟段勋谈判。

    要钱。

    跟段勋要军费。

    虽然有坐地起价的想法,但更多的是滇军是真的缺钱。滇军的军饷已经是一减再减,军官、士兵的薪水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就算是这样依旧是缺额很大。所以趁着这个机会跟段勋要钱。

    段勋也不是傻子,哪里是你想要钱就给你钱的。

    所以批给了顾品珍二十万。

    要求很简单。必须要压制住滇南的唐继尧,不能让他乱动。你就算不打仗,也要看住唐继尧。二十万对于段勋来说不是什么大数目,大笔一挥轻松就批出来。可是对于滇军绝对不是小数目。这笔钱能让滇军用好几个月的时间。

    可是就算拿了这笔钱,顾品珍也是按兵不动。他可没想过和唐继尧以及滇南的那些实力派打仗,他也打不起仗。所以依旧是屯兵在外,跟段勋不停的要钱。

    本来顾品珍还是比较得意的。

    自己现在手握滇军,在护法军和段勋之间左右摇摆。可以跟段勋要钱,也可以跟唐继尧提要求。这样总算是能够给滇军挣一份军饷。

    慢慢看看局势再说。

    如果段勋这边,或者说北洋军节节胜利,那么他也集中军队扫平滇南。自己的力量不够,可以和段勋合作。把滇南扫平之后,如果能够占据滇南,那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云南的南边就是法属印度支那,因此滇南地区的贸易还不错,钱还是不少的。可是现在湖南战争有些看不懂,强大的北洋军被湘桂粤三省军队打的节节败退,所以顾品珍更是按兵不动。

    但最近他听到了很不爽的消息,让他是勃然大怒。

    “四川那边缺乏军官,只要去报道,实习两个月到三个月之后,都有位置。段勋的部队就在我们云南,在我们的学生中间一宣传,一堆人都跑去了四川。我们根本就拦不住,因为段勋的部队直接在军营有专门接收这些军校生。”

    叶荃也是无奈。

    滇军这边是没位置安排这些毕业生,因为军队数目越来越少。所以顾品珍才想到组建学生团来保留这些滇军未来的军官苗子,没想到段勋盯上了他们,开始挖墙脚。

    而且很容易。

    因为段勋的部队目前就驻扎在云南,甚至方鼎英的第三十四师直接就在昆明周围驻扎。所以这些军校生很容易就能够找到段勋部队。

    “走了多少人?”

    “光是本届讲武堂的毕业生就走了一百三十来人,还有我们裁撤部队之后编入到学生团的历届讲武堂毕业生也走了近百人。”

    “怎么会这样。”

    在座的滇军大佬都是非常吃惊。

    本届讲武堂毕业生总共才两百来人,一下就走了一百三十来人,这不是三分之二都走了。这样流失基层军官,对于滇军的打击非常大。

    “督军,这不是大问题。现在更大的问题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们滇军不少军官也都心动。因为段勋那边因为缺乏军官,所以有消息传出来,我们滇军军官只要去他那里,都是升一级使用。这八九个月以来,我们的军饷一直无法按时发放,而且薪水比去年少了一半还要多。弄得现在部队人心浮动,想要去四川的越来越多,都很难阻止。”

    “该死。”

    顾品珍看了一眼下面的将军,疑惑的问道:“可是寸性奇和唐淮源两个人怎么走了?”

    这是顾品珍无法理解的。

    那些刚刚毕业的年轻学生离开,顾品珍虽然生气,但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这些人年轻气盛,才二十来岁的年纪。刚刚从军校毕业,都想要做一番大事情。

    他们都想进入军队大显身手。

    可是滇军目前腾不出位置来,所以只能是组织一个学生团来凑数。现在既然段勋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当然会选择段勋。这在民国是非常普通的事情。

    可是寸性奇和唐淮源两个人,顾品珍是真的无法理解。

    他们两个人都是早期的讲武堂毕业生,辛亥年都是参加过重九起义的。从上军校算起,寸性奇和唐淮源在滇军也算是有了七八年的时间。

    他们两个人的人脉都在云南,都在滇军。而且目前他们虽然职位不是很高,但也不算太差。但是他们去段勋那里还要重新开始,怎么会去四川。

    “待遇好,受到重用。我已经通过人查过了。寸性奇刚刚去四川,就被任命为段勋部队驻扎夔州的第四师步兵旅的旅长。段勋部队这种步兵旅人数在四千五百人左右,堪比北洋军混成旅的编制。唐淮源也是如此。段勋在重庆组建武装警察部队第四师,熊其勋担任师长,唐淮源在这里担任旅长。”

    “这样下去可不行。”

    坐在一边的罗佩金叹口气。

    人都是有野心的,军人也是如此。现在滇军受困于资金问题,部队规模无法扩大。因此目前的情况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滇军高级将领多的都无法安排,那些中高级军官再往上就非常困难。

    就范石生、寸性奇他们那一批云南讲武堂的毕业生,现在都是旅团级的军官,再往上就是师长。可是现在的滇军师长,那都是早年的滇军大佬,大部分都是毕业日本士官学校的,哪里有位置给他们。

    可是段勋那里不一样。

    部队多,位置就多。看看寸性奇和唐淮源,他们两个人在滇军,最多能够指挥一千人就不错了。可是寸性奇去段勋那里,立马就是指挥四五千军队,唐淮源的武装警察部队的旅长编制小一点,但也能够指挥三千多人。这在滇军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这就是诱惑。

    大大的诱惑。

    滇军这边有很多优秀的军官。他们不少人从辛亥年开始打仗,战争经验也非常丰富。这些人如果经不起诱惑,都跑到段勋那里,对于滇军就是一个釜底抽薪。

    “筱斋(顾品珍),你必须要想办法。”

    罗佩金再次强调这句话。

    “筱斋,如果这种情况放任下去,部队就真的要出大问题了。之前只是庾恩旸和李友勋那边挖人,现在是段勋亲自出手挖人。这样挖下去,我们部队就要散了。我们很多军官都会被诱惑,很多军官都会想去四川。”

    顾品珍点头。

    不过想了想,然后苦笑道:“我岂能不知。可是现在我们军饷不足,根本就无计可施。”

    苦恼。

    现在顾品珍总算是明白,段勋这个人怎么会那么好心和云南达成那么多的经济上的合作协议。从表面上看云南有很多好处,甭管是经济、教育各方面都有好处。可是现在来看,这就是段勋给滇军挖了一个坑。弄得本来就没有多少资本的云南省政府,把钱都投入到各种建设当中。

    军费呢?

    云南省政府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给滇军当军费。

    滇军的军费是一减再减,唐继尧在的时候,也就是去年一年滇军的军费规模一度达到七百万。当然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去年滇军打了护国战争。

    可就算是不打仗的时候,唐继尧一年的军费也在三四百万以上。

    可是今年呢?

    从驱逐唐继尧开始到现在也不过八个月左右,顾品珍拿到手中的滇军军费才九十来万。这还是顾品珍软磨硬泡,才从周钟岳手中拿到了五十万,自己部队又私自在滇南地区设置一些关卡,拿到了二十万,这一次又从段勋那里拿到了二十万。

    这点钱能干什么?

    没钱什么都干不了。段勋是步步紧逼,不停的挖角滇军。现在顾品珍甚至都有种植鸦片、贩卖鸦片的冲动,因为这是唯一快速来钱的办法。

    “督军,我们必须要和段勋好好谈谈。不能让他继续这么肆无忌惮的挖我们墙角。”

    “恩。”

    是啊。

    必须要和段勋谈判。

    “鼎和(姜梅龄)是不是在重庆?”

    “是。”

    自从段勋宣布担任川滇黔三省军队总司令之后,甭管是黔军还是滇军那边,都派出一个人在重庆,充当代表。姜梅龄作为滇军代表,目前就坐镇重庆,随时和段勋谈判。

    “让他和段勋谈谈,不能让段勋继续这样下去。看看段勋有什么条件没有。”

    “好。”

    …………

    “德功,你这样办事可不地道。”

    姜梅龄接到电报之后,立马就过来找段勋。因为姜梅龄比谁都知道,段勋的这个动作是对于滇军釜底抽薪。段勋这段时间虽然很忙,可是姜梅龄过来找自己,再忙也会抽出时间。毕竟姜梅龄是自己的同学。

    “鼎和,这有什么。难道你们办讲武堂,就只是为了给你们滇军提供军官?那么你们的格局也太低了。你看看保定军校,他们培养的学生全国各省军队都在用,所以保定军校的名气比你们云南讲武堂大。而且反正那些学生留在你们滇军也是浪费,还不如让我拿过来先用用,总不能浪费这么好的学生。你说是不是?”

    段勋毫不在意。

    姜梅龄看段勋这样的态度,心中也是无奈。自己留不住人才,只能是过来要求段勋不要挖角,的确是有一些尴尬和无奈。但既然接受了这个命令,他就必须要完成任务。

    “德功,甭管怎么说你这样都不地道。你说的很对,我们云南讲武堂的毕业生怎么选择是他们的自由。可是你直接挖我们滇军部队的军官,那就说不过去。毕竟他们都是我滇军军官,可不是军校学生。”

    “呵呵。”

    段勋笑笑。

    然后点了点头道:“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去挖你们部队的军官,的确是做的不地道。因此我已经批评我们这边的人,事情办得太过分了。”

    姜梅龄苦笑。

    对于段勋部队的高级军官,姜梅龄是知道不少的。甚至对于段勋这边的编制,姜梅龄因为在四川时间不短,所以比较清楚。目前掌管四川军队军官晋升的部门叫军务部,军务部的负责人是熊克武。此人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对于熊克武,姜梅龄非常熟悉。此人是绝对不可能做这种事情。他真的想要挖人,直接就明目张胆的过来挖角。岂会跟这一次这样,给滇军一个突然袭击。

    至于负责军校,负责军事教育的是学务部,负责人是杨杰。杨杰就更不用说,他本人就是滇军出身的军官。而且杨杰此人是书生气很浓的人,非常适合教书、非常适合办学、非常适合给人当参谋长,但绝对不适合做这种事情。

    很明显这事情就是段勋干的,现在还在这里如此厚脸皮。

    “那,德功,你这是同意不再挖角我们滇军军官了?”

    “恩。”

    段勋点头。

    不过很快道:“可是,鼎和。最近不是我挖人,而是你们滇军不少军官愿意投奔我,我总不能拒绝他们吧?我可以保证,我不会主动挖人,但他们要是投奔我,我可不会拒绝。”

    “好。”

    姜梅龄点头。

    现在滇军人心浮动,想要投奔段勋的不在少数,这是挡不住的。只要段勋不去主动挖人,那么滇军这边也就会有几个人投奔段勋,不会出现大规模投奔段勋的现象出现。

    其实这些年滇军并不是没有失去过军官,可是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出现军官跳槽的现象。一下就走了两百多人,快三百人的军官。

    “但还有一个问题。”

    “说。”

    “鼎和(姜梅龄),对我军的情况你应该清楚。我现在部队扩军太快,极其缺乏军官。你让我不挖滇军的军官,那我缺额的军官怎么办?”

    “你想怎么办?”

    姜梅龄盯着段勋。

    和段勋接触越久,姜梅龄就觉得段勋越是一个难以对付的人。从护国战争之后,段勋每个动作,开始都没有发现有什么。可是几个月之后,回过头看,全他妈是陷阱。现在滇军如此困难,和段勋之前挖的坑都有关系。

    “云南讲武堂,扩大规模吧。现在讲武堂每年的毕业生才两三百人,实在是太少。而且云南讲武堂主要收云南的学生,这不好,地域色彩太浓。不如开放,在我川滇黔三省,每个省都招三百人。这样讲武堂每年的毕业生就可以有九百多人。最好可以和清末一样,按照甲乙丙丁班级的做法,分类培养。军校规模和保定军校一样,这样才能够满足我川滇黔三省军队的需要。”

    “德功,军校的规模哪里是想要扩大就能够扩大的。经费呢?教官呢?”

    “这都好解决。”

    段勋笑着道:“没有比教官更容易的。把老生放到新生当队长,跟保定军校一样把刚刚毕业的优秀学生留在军校教书。而且正好云南讲武堂和我们四川军校可以随时进行交流。至于经费就更不用管,我全权负责,不为难你们滇军。你觉得如何?”

    “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姜梅龄点头。

    姜梅龄明白,段勋这是看上了云南讲武堂,要把手伸进云南讲武堂。说实话,云南讲武堂虽然名气不小,但办学宗旨和保定军校是真的不一样的。

    滇军是把云南讲武堂当成是自己的私有资产。刚刚开始的时候,云南讲武堂甚至是不接受外省人,只要云南省的学生。只不过历史上有过不少学生冒名顶替,说自己是云南人才能够加入讲武堂。

    因此现在段勋要把手伸进讲武堂,姜梅龄开始是有些抗拒的。可是仔细一想,段勋的部队现在就在滇北、滇中驻扎,随时随地都可以影响讲武堂。不让段勋插手,也已经来不及。

    要是自己不同意这个条件,估计段勋肯定会加快对于滇军的挖角。

    “鼎和,我希望快点。你要给我的军队一些盼头,他们才会等。如果连个盼头都没有,他们说不定就会私自去滇军挖人了。到时候我也管不了。”

    “你呀。”

    姜梅龄当然明白段勋的意思,这是在威胁自己。

    因此姜梅龄点点头,道:“我会和昆明联系的。”

    “这才对。鼎和,我等你的好消息。我希望云南讲武堂成为全中国最好的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