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和秦国镛谈的如何?”

    “将军,已经谈妥了。他愿意接受我们委任的职务。”

    “顺利吗?”

    “很顺利,没有任何问题。将军,你可能不清楚。自从民国六年(1917年)南苑航空学校第二期学生毕业之后,这个航空学校一直被陆军部无视,已经好几年连一分钱经费都没有下拨。所以第二期学生毕业都快三年时间,可是南苑航空学校也没能够再次招生,因为没钱开办课程。甚至前两批学生上学的时候,陆军部经费给的也不多,所以不少是秦国镛自己贴补,才能够让他们顺利毕业。这几年南苑航空学校因为没钱根本办不下去,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重新开学。因此我们的人和秦国镛接触,表示我们要成立一个航空学校,邀请他和他的学生过来,他非常愿意。”

    “可以理解。”

    段勋点头。

    秦国镛。

    中国第一个在国内驾驶战斗机升空的中国飞行员,也是中国第一个驾驶飞机进行长途飞行的飞行员。还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航空学校,南苑航空学校的校长。

    在后世提起中国航空历史,秦国镛这个名字就大名鼎鼎,中国航空历史怎么都绕不过他。他在中国航空史上绝对是不能不提的名字。因为秦国镛在南苑航空学校培养的学生,虽然人数不多,四期毕业总共才一百五十八人。但这些人却影响了后来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张作霖的空军,以及其他军阀的空军,甚至后来国民党的空军,以至于新中国的空军,都有秦国镛南苑航空学校培养的学生身影。早期中国的大部分空军,都是秦国镛的学生一手打造的。后来国民党不少空军飞行员,那就是秦国镛学生的学生。

    不过那是看历史的时候。

    其实现在秦国镛的名气不怎么样,各大军阀也并不把他放在眼里,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秦国镛这个人。因为飞机诞生也不过是十几年时间,而飞机参加战斗更是才几年时间。在全世界来说,飞机也是一个新鲜事物,空军更是有一个新鲜事物。就连邻国日本,也是今年才成立了第一所航校,成立到现在才几个月时间。这个速度都比不上中国,因为中国的第一所航校南苑航空学校,早在民国二年就成立,比日本足足早了六年。

    不过还是那句话。

    虽然成立了航校,但从袁世凯开始,到后面的段祺瑞他们都不怎么重视航校,航校更像是一个摆设。南苑航校第一批学员才五十人,第二批学员更是只有四十二人。

    因为政府的拨款太少。

    以至于为了维持航校的开支,秦国镛自己贴补学校经费,才堪堪让两批学员毕业。

    但更麻烦的事情在后面。

    这些毕业的学生,根本找不到工作。现在的中国哪里有空军,哪里有飞机。甚至知道飞机,知道空军的军阀都没有几个。连袁世凯和段祺瑞都不重视,可以想象其他军阀的态度。南苑航校两期招生九十二人,最后顺利毕业的有八十三人。这些人毕业之后除了能够留在学校的学生之外,基本上都找不到关于飞机方面的工作。

    好在这些人虽然是学习飞机的,但进入航校之前都是军校毕业生。有不少人还是保定军校第一期、第二期的学生,甚至还有段勋亲自教过的学生。因此这些人靠着同学关系只能是去陆军部队服役。

    这就是现在航校的现状。

    民国六年(1917年)三月第二期学生毕业之后,秦国镛跟陆军部几次申请经费,想要进行第三期的招生。可是陆军部都拒绝了他。

    那个时候正是段祺瑞要武力统一中国的时候,哪里有空给航校拨款。

    航校要的钱真不少。

    因为几年前购买的那些法国飞机需要修理,需要购买零件。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战飞机发展速度很快,秦国镛也希望能够购买一些先进的飞机进行教学。特别是飞机第一次参加战斗,因此秦国镛想要购买一些打仗用的飞机。

    可是陆军部哪里有钱给他。

    所以一直没搭理他。到现在已经三年时间,都没有人关心南苑航校。而且今年直皖大战,段祺瑞下台之后,接连有三个内阁总理走人,都是因为北京政府没钱。陆军部连麾下陆军部队的军饷都拿不出来,哪里有空搭理航校。如果说段祺瑞在的时候,段祺瑞最起码还给那些航校老师开工资。那么自从直皖战争惨败,段祺瑞下野之后,陆军部已经几个月没给航校教员发工资了。

    因此秦国镛这些年过得很是憋闷。

    这一点段勋可以理解。飞机这个东西刚刚出来,谁也说不好飞机的发展,谁也说不好飞机就是有用的东西,甚至谁也不知道空军要怎么发展,空军到底有没有用。就连欧美国家对于飞机,对于空军发展的方向都是一头雾水,中国这边就更是如此。历史上还是直奉战争之后,大家才发现飞机还是很有用的。特别是轰炸机,在打仗的时候作用不小。

    所以各方军阀都开始打造空军。

    现在?

    谁看过飞机打仗。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飞机也没有多少作用。所以造就了秦国镛和南苑航校目前的尴尬局面。

    如果曹锟知道未来空军的重要性,那么曹锟就算是砸锅卖铁,也会办空军,也会留下南苑航空学校。可是现在的曹锟哪里知道空军的作用,哪里明白制空权的好处。

    因此忙着争夺北京政府的控制权,根本没时间搭理南苑航空学校。

    “秦国镛他们能来多少人?”

    “秦国镛表示能带来一百四十多人。”

    “都是些什么人?”

    “他准备把南苑航校的老师,以及这两期毕业的一些学生,还有修理飞机的技士也带来。如果算上这些人的家人,估计有四百多人。不过他有一个要求,希望将军能够安置好这些人的家属。”

    一百四十多人,加上家属有四百多人。

    段勋缓缓地点头。

    正愁不知道怎么开办这个航校,秦国镛看起来都有准备。有老师,那些毕业生也可以担任老师,加上修理飞机的技士,那么航校的筹备工作就基本上没问题。

    至于家属?

    那就更简单了。

    段勋直接道:“告诉秦国镛,家属安置工作我全权负责。我会在航校旁边专门建设家属楼。”

    “是。”

    “还有,我请秦国镛可不仅仅是让他担任航校校长的。我准备在军事部下面开设航空处,让秦国镛过来担任处长。航空处下设航空学校、航空队、飞机修理所、飞机制造厂。对了,这方面的准备怎么样?”

    空军。

    现在全世界对于空军的发展其实都是犹豫的。就连欧美强国,发展空军也不能说是很积极,或者说他们其实也不清楚空军要怎么发展。

    但段勋却知道。

    空军在未来战争当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高。而且几十年后,空军更是发展出预警机、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反潜机,一大堆不同的类型。

    当然现在没有那么多。

    现在就是两样,战斗机和轰炸机。

    二战的时候,英美苏德这些国家造了几十万架飞机。一次战役投入几千架飞机进行空战,那个时候谁掌握制空权,谁就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虽然段勋目前的工业实力,和后来的英美苏德这些强国无法相比,但也是可以发展空军的。特别是造一些轰炸机,投入统一全国的战场,应该用处不小。

    就算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吓唬吓唬人也可以。

    而且从现在开始发展,二十年后谁说自己就不能拥有强大的空军。而且现在时机最好,秦国镛那边聚集了目前中国最好的飞行员,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一批飞行员。

    段祺瑞不重视他们,但段勋不能挖人。段祺瑞是对他们没有多少支持,可是如果地方军阀挖人,段祺瑞就不可能原谅他们。段勋也不好挖墙脚。

    现在曹锟不重视他们,那么段勋就不客气了。

    “将军,飞机是一个新鲜事物,国内几乎是空白的。不过我国还是有一些留学归来的这方面专家。我们军务部目前联系了三个人。其中两个人都是毕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目前在马尾船政局海军飞机工程处上班。他们一个叫王助,一个叫巴玉藻,在美国的飞机公司担任过航空工程师。现在巴玉藻担任飞机工程处处长,王助担任副处长。”

    “王助?巴玉藻?”

    段勋想了想,有点印象。

    好像是后世网上吹捧很厉害的两个人。不过甭管网上吹捧的是不是真的,在目前的中国来说,能够毕业麻省理工学院,拿到硕士学位,已经是相当了不起。而且他们还都是航空工程系的毕业生,那就更了不起了。

    更不用说还在美国飞机公司担任过航空工程师职务,表明是受到美国飞机制造公司的肯定。在目前的中国,这样的人都是绝对的人才。

    “他们现在情况怎么样?”

    “海军那边倒也没有亏待他们,对他们也是挺重视,职位给的也不低。海军是希望他们能够制造水上飞机,好像已经接近成功。可是将军,你也知道。今年事情太多,加上爆发了直皖战争,陆军部都没钱,海军部更是什么都没有。而且目前全国海军一大半在将军手中,还有不少在浙江督军卢永祥手中,海军部名存实亡。加上北京政府的内阁动荡,今年一年之内光是海军总长就换了六个人,因此海军部也顾不上他们,所以经费一点没有。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没钱,总不能赤手空拳打造飞机。”

    段勋叹口气。

    可能这就是民国的时候,这些技术人员的悲哀,这些科学人员的悲哀。很多人都没能够赶上好时机,没能够发挥他们的才华。就如这个王助和巴玉藻,如果生活在和平年代,说不定都是天才的航空工程师。

    可惜在这个工业很差,经费都不会给足的年代,他们才华再高,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福建督军李厚基呢?”

    马尾船政局海军飞机工程处在福建,北京政府目前不管,福建督军呢?如果李厚基愿意管,马尾船政局海军飞机工程处应该是能够办下去的。

    因为李厚基不缺钱。

    在皖系军阀当中,段勋和卢永祥最有钱,而李厚基其实家底很厚,一年财政收入四五千万没有一点问题。从手缝当中抠出一点,都够海军飞机工程处活下去。

    “将军,你认为呢?”

    熊克武微微一笑。

    段勋点头。

    这个问题自己问的都多余。李厚基这个人,在福建担任福建督军,手中钱多得是,但却是出了名的吝啬。和当初的湖北督军王占元,论贪鄙是不相上下的。因为李厚基在福建大肆贩卖鸦片,目前福建是全国鸦片第一种植地。

    中国最富裕的广东和上海,还有江苏,他们用的鸦片都是福建生产的,一年光是鸦片税就好几千万。李厚基虽然在福建无法摆平那些大大小小的军阀,可最起码是福建督军,也是福建实力最强的。李厚基目前拥兵三个师,实力还可以。福建大大小小的军阀的确是不听李厚基的话,但也不敢惹李厚基。

    鸦片收入,也是李厚基拿的最多。

    可是李厚基是什么人?

    他怎么会把钱用在支持什么海军飞机工程处。李厚基如果真的野心很大,以他的资本实力完全可以进行扩军,养活五六个师都轻松。可是李厚基从来没有想过扩军,相反这些钱都揣进自己的腰包里。那么多不听话的军阀在省内盘踞,他也不在乎,福建督军当的很是惬意。

    有钱挣,还是福建最大的老大,并没有多少野心。

    “他们的意思呢?可愿意来我这里,帮我建立飞机制造厂。”

    “我想问题不大。”

    “那就好。有了这些人,我们自己就有技术团队了。我们的飞机制造厂就有了开始。还有一个呢?”

    “此人比较特殊。”

    “谁?”

    “杨仙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