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8章 山西大旱!华北大旱!【求鲜花!】

    本文由·[]吐血更新,喜欢记得收藏此站__

    如今方才4月份,还不到冬小麦的收割季节。~)而山西境内的春小麦又种的很少。现在还用不到机器。

    而谷雨将至,高粱要种下去了,这新制造出来的一批手扶式拖拉机刚好派上用场。

    从技术层面上讲,拖拉机生产线对华夏相当有用,但对鬼子来说却是如同鸡肋一般的东西。

    倭国自己也有拖拉机技术,虽然未必见的比苏联先进,但是却也勉强能用。真正限制住它的,就是倭国国内贫瘠的矿产资源。

    倭国缺乏资源,但是有技术,熟练工蓝领也有很多。华夏缺乏先进技术,也缺少高级技术工人。这世界就是如此的不公平。

    正因为无用,所以张纯并不担心机密会被鬼子窃取。因为这种所需技术不高,但是消耗资源却很多的农业机械,即便鬼子偷窃到了设计资料也并没有什么用。

    偷来了又能干嘛,大批量仿制吗?如果是在华夏本土仿制,那只能说明鬼子脑子是秀逗了。

    凭白无故的浪费资源,制造出大批农业机械出来给华夏农民使用,鬼子又不是救世主,有什么理由做这种讨好之举?

    若是放在倭国本土倒是有可能,但却没有足以将它成批量制造出来的生产资料。

    伪满洲国人力、矿产资源都很丰富,于此制造倒是很有可能。而且东北的重工业生产体系在张大帅时期就已形成规模,也正是批量生产农机的时候。

    可惜有一点很关键。

    鬼子还并没有将东北完全消化下来。说张少帅卖国可以。说东北人民都卖国,就不太地道了。

    满洲的抗日势力一直没有消停过。各种绺子、东北军溃兵缠结在一起,由关内来的国军和八路军头目领导,继续与鬼子作战。

    而满洲受鬼子奴化教育已久,还真的训练出了一批“归化` ` 人”。但总归是少数,精神抗日的人还是有很多。

    这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

    若是在日军统治下,东北的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比张大帅统治时期要强。那么有一多半的民众都要忍不住认贼作父,断了抗日念头。

    不要高估了民国时期普通人的抗日决心。普通人的确也有很多自愿抗日,而且原则上来说,所有华夏人都有抗日的义务。

    可惜当时绝大多数华夏人都是文盲,也许心里是恨鬼子的,但若是在鬼子统治下,吃得好、穿的好、用的也好。

    家里也没有被鬼子杀掉的亲人,鬼子也从心底里把他们当成自己人。

    那么这些人的抗日决心还能剩下多少,仍是件值得怀疑的事情。~)

    可惜并没有。

    幸好并没有。

    而且这也绝不可能有。

    如果鬼子真有这么好,那华夏的抗日处境要恶劣几十倍往上。

    但鬼子如此贪婪,如果它想要从生活上补贴华夏民众,或者至少征收的不那么贪婪,最起码在初期就要有一大笔投入,而这会大大加重倭国本土的负担,使它脆弱的外向型经济难以支撑。

    倭国是万万不能接受这一条的。它太贪婪,太冒进,太轻视华夏了。

    它自以为能如同蒙古征服南宋,满清吞并大明一样征服华夏,最起码也能融入华夏,但很可惜这一次华夏并没有屈从它。

    1937年初的形势,跟300多年前的明清之战太像了。

    同样是从东北方向攻击华夏本土,同样是在三个月内就打到了黄河边上,五个月内就跨过了黄河。

    同样是笼络到了一大批汉奸军队。而且当时华夏的处境与三百多年前一样,都是内战纷繁,互不统属。

    而华夏初看起来也慌如三百多年前的大明一样,开始到处寻找外援,希图外国有人拯救自己。

    最巧合的是,同样都遇到了小冰河期。

    明清时期的小冰河期从1644年开始,而二战时的小冰河期是从1940年开始的。

    满清抓住机会,入关开始全面攻击李自成大顺朝的时间是1644年。李自成在北京的时候,北京正爆发鼠疫,极大的影响了闯军的战斗力。

    满清一直等到鼠疫停歇下去才进了北京城,那时候大顺军的战斗力几乎被消磨光了,攻击的既不费力,而且还巧合的博得了一个清军一至,鼠疫便停的名声。

    日军一开始在计划中并没想在1931年便发动事变,也没想着在1937年便全面入关。

    战争刚开始,倭国中就有几个有识之士出言警告,对华夏领土侵吞的过快,会导致日军胃口被涨满,进而使得吞并华夏的奸计不能得逞。

    倭国也并没有那么傻,真的说自己是来吞并华夏的。它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而是扶植了傀儡政府,打算徐徐图之。

    它没有那么傻,吞并华夏全境是个多么愚蠢的选择?等四万万华夏人都归化成了倭人,它倭族自己就成了少数民族了!

    当然是扶植傀儡政府,慢慢的挤这头瘦弱奶牛粘着血的的奶水更好。就连倭国本土的民众都是反对直接吞并华夏的。

    这可跟满清不同。满清虽然暴虐,也把汉人当成两脚羊。但是它是直接把自己当成统治政府来看的,没想过要扶植什么政权。

    如果倭国的耐心更足一些,等到1940年小冰河期彻底发作之时,华夏即便不是一溃千里,其抗战局势也要艰难的极多。

    说不定四川也会沦陷,蒋委员长真的逃到西康和前藏打游击去了。

    1940-1943年(了钱的)的三年间,是小冰河期第一轮发力的时期。全华北三年大旱伴随着三年大涝,同时国军控制下的四川也是大旱,饥荒遍地,民不聊生。

    如果日军再做三年准备,趁这个时机攻入华夏,其全灭华夏的希望会大的多。

    而不是像后世一样。

    国统区和八路军根据地是受到了很大不利影响不假,但日据区同样受到了更大影响,直接导致了双方都被大旱缠绕在华夏这片土地上无法自拔。

    大家只能拼一拼,比较一下谁能撑的更久了。

    张纯铺设了这样一条生产线,同样也有这种目的在内。

    农机是现代农业的基础,衔接工农业的桥梁,集成化大农业的前提。

    到时候,就看看在三十年一遇级旱灾的影响下,被困死在山西的数万日军,是怎么个死法了!。

    访问*%手机网[m.],阅读更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