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7章 最让鬼子疑惑的东西【求鲜花!】

    本文由·[]吐血更新,喜欢记得收藏此站__

    噌!

    团座的食指和中指就如不留缝隙的铁钳一般,将倭女手中的利剑一把夹住,令其动弹不得。

    倭女见状大惊,急忙欲将利剑抽离,却不料团座的双指如老树盘根一般,竟是将那剑的两面牢牢锁住,任其如何使力气也都是徒劳无功。

    张纯见状冷笑了一两声,而后手指轻弹,击在剑刃面上,指速极快,有倭国指圣加藤鹰之风范。

    不过二三秒钟,阵阵剑吟声惊起,张纯见势将那剑身一扭,哐啷一声被当场断成数片。而后飞起一脚,直接踢在那倭女的身上,直接将她踢飞出去了三五米远。

    不远处,倭国高级女间谍,此次潜伏任务的真正实行人,南云造子不由得睁大了眼睛,仔细观察着团座刚才的动作。

    此次任务由倭国陆军大本营和鬼子驻山西派遣军两方联手执行。大本营派出的是她这样等级极高,为了反向勾连蒋委员长等一众高官而专门培训出来的女间谍。

    倭国早已发现蒋委员长下面的军统戴雨农的势力,在倭国本土四处煽风点火、鼓吹反战。甚至还有派出间谍刺探倭国最高级别情报的计划,只是还未实行。

    而倭国同样是此道老手。为了与蒋委员长针锋相对,也同样派出了更多的密谍。14与之前早已派遣到华夏的间谍一起,组成了一张范围极广的间谍网。

    本来以张纯这样团长级别的军官,是万万享受不了这种待遇的。以张治忠将军一个集团军长的地位还差不多。

    不过近几场大战以来,张纯在鬼子心中的地位,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团长的程度。

    那是完全将他看成了一个同样的集团军长,为此不惜血本的想要派遣密谍安插在张纯身边,在娘子军中刺探情报,探明各种机密。

    如今鬼子对娘子军的武器来源问题很是疑惑。那么大批量的德械武器,是如何运到远离海洋的内陆山西的呢?

    这一路上的行程,根本就没那么迅速!

    难道娘子军在深山中建成了一个大型的兵工厂?但以娘子军的技术实力,却根本不可能做到!

    如果娘子军现有的几万人马都是高素质人才,那还有几分可能。但是她只有最初的二千七八百人,是罕见的有高中生以上学历的女知识分子。

    能全面仿制德军武器的大型兵工厂,除了各种技术工人以外,可是需要相当学识的研究人员的,否则生产线都无法建立起来。

    八路军的兵工厂也是如此。

    八路军总部里有很多来投奔延安的男女知识青年,许多有相关经验的理科生,都被安排进了兵工厂和各种工厂里面做研究,并成长成了共和国第一代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而且兵工厂里的技术工人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训才能上岗。如果被招收来的工人都是些破产农民,全是文盲的话,那需要培训的时间也不同。

    这跟后世不一样。

    后世的农民工也至少有着初、高中生级学历,大学本、专科生也有不少。~)至于小学生学历和纯文盲,在年轻一代中却是少见的很。

    民国不同。

    说文盲就是文盲。真的是大字不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完全没受过分毫教育。

    能认识四五十字的都是半文盲,高小的学历都能当个大队书记之类的小官。

    在民国,高中生都属于大知识分子。按人口受教育比例推算,大概至少相当于后世的研究生。

    可以想象在这种环境下,高级技术工人与高级知识分子同样稀罕,高级技术工人可是直到后世都缺少的,跟初级工程师享受同样待遇,技术为王的典范。

    自然,很难培养,比较珍贵。属于工厂里的核心骨干力量。

    而一个大型的兵工厂,是绝对离不开高级技术工人的。

    就如同成熟的海军舰队,是绝对离不开有丰富经验的老海兵、老水手一样。

    鬼子就是不相信,娘子军居然能找到那么多高级技工和工程师,来进行德制武器的破解和仿制工作,甚至做的跟原版相同!

    幸好鬼子不知道娘子军里已经有了坦克和重炮。上次太吕战役时,并没有暴露出来。鬼子现在只知道娘子军有高射机关枪,很多很多的高射机关枪。

    因为有很多人可以证明。比如那被打下来的60多架鬼子战机。

    情报的不对等,必然使鬼子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哪怕是八路军,他们的高级技工和工程师,目前多半也不是从本地破产农民中培养出来的啊!

    虽然穷人多半肯干,如所谓“凤凰男”一般,都愿意下苦功夫。

    但民国农民的知识结构,却跟后世截然不同。在民国想当工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在兵工厂这样的大型重工业军事工厂。

    文盲问题可是害苦了华夏。

    也许是后世的神剧误导了后世的民众。

    陆军精锐轻步兵,的确是可以经过长期训练,就能培养成的。即便是文盲,培养起来也不过是增加了几分难度,不算特别艰巨。

    而坦克兵就不一样。

    八路军的坦克兵极其稀少,从没有组织的出现在战场上过。后世的群众都以为开坦克很容易,不就是跟开车一样吗?

    原理的确一样。坦克也是一种特种的车。

    但民国的文盲们不会开车,他们几乎没见过车,更不会开。

    后世的坦克兵征募标准对全华夏来说都没什么难度。而许多初中、小学就退学的青年,学起开车来也毫不费力。

    看起来学历好像不重要的样子。什么学历决定论都被嗤之以鼻,读书无用论反而大行其道。

    呸,妖言惑众。

    就算有丁点外籍,那也是在后世。

    民国时候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报刊覆盖也没有这么发达。去过镇上都算有见识893的人,有的人一辈子没出过自己的小村庄。

    只有初、高中生去过的地方比较多,见过世面,算是“大学问”。

    后世小学就辍学的青年,哪怕是文盲、半文盲,在网络资讯的密集覆盖下,他哪怕不认识字,在知识储备量上已经相当于中学生级的了,所以能做到民国文盲做不到的事情。

    这才是真相!

    学历无用?

    那是因为某组织已经将这学历,和这学历背后的资讯条件在全华夏都普及了!

    哪怕是穷山僻壤,也绝不可能有人接触不到外界信息,起码不会跟民国一样。

    在民国,有些老百姓,到老死了,也不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不知道自己是同音的哪个姓,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哪国人!

    读书无用?

    学历不能决定视野?

    这话在后世自然可以随便说。因为后世有这各种接受资讯的条件,并不一定要通过教育才能扩大自己的视野。

    但是……

    这话放在民国有谁敢说?

    学历在民国有用的很!

    所以鬼子在多般疑惑之下,终于派出了女密谍,前来刺探情报。刺探这让娘子军发展壮大起来的关键情报。

    娘子军的人才,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不管是设法从外国转运进来,还是自己生产,都需要人来运作。

    这是一个大秘密。

    这才是最令人不解的大秘密!。

    访问*%手机网[m.],阅读更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