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八章 新的任务!寒门崛起!

    深夜.

    楚枭躺在帅府的卧榻上,脑子里还在回忆着今日傍晚在帅府门前发生的一幕.

    他之所以要李二亲自下拜,实际上就是为了给水军儿郎出一口气.

    你们皇家在朝堂上好处拿了不少,如何也不能亏损了兵卒.

    而作为关中人,这些在战场上马革裹尸的汉子,他们需要的也不是金钱粮草,而是皇家的一句:“我儿为国征战,辛苦了!”

    千百年来,关中人都秉承着那句自古秦兵耐苦战!他们靠得不是别的,就只是大唐的认可!而让楚枭为他们感觉幸运的是,这些傻乎乎的汉子,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大唐看重军功!臣子貌似敢直谏,皇帝能为了战死儿郎,放下身段去拜服.

    每每想到这里,楚枭都感觉热血在上涌.

    至于李二,他能为了战死儿郎下拜,那是为了笼络人心.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集权的政治秀.

    楚枭是为了给百姓一个交待,皇帝则是为了大唐的百年100基业.

    所以,这君臣二人,才合力演了这么一出戏.

    不过万幸的是,一切都非常圆满.

    至于李二在接受了楚枭的下拜,临走前气哼哼说的那句:“明日滚来太极宫上朝!”

    这句话,则是被百姓当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谈.

    多好的时代啊文臣就该冒死直谏武将就该以身殉国!百姓,只需要在家里照顾好老子娘,让家里的丑婆姨吃饱饭就行了.

    不过,大唐的粮食不够啊然而,正当楚枭神游天际时“叮!宿主触发主线任务!寒门崛起!”

    随着系统的提示音响起,楚枭立刻.

    惊醒了过来.

    不过,很快他又懵了.

    要知道,系统往常都是在他触发了一些特殊条件时,才会发布主线任务.

    然而这一次,楚枭很清楚,他没做什么特殊的事情.

    从头到尾,这一切他都是围绕着镇压勋贵,以及帮水军谋福利.

    可是,这寒门崛起是怎么来的不过很快,楚枭就想明白了.

    经过上次他灭杀窦家,在朝堂上镇压了勋贵的风气后,估计朝堂上的勋贵这段时间绝对不敢说话了.

    而以李二的性格,他怎么可能安生的下来勋贵一旦被镇压,李二紧接着肯定就要想着大肆启用寒门士子,来填补朝堂上的空虚.

    同时,借助寒门的势力,来平衡朝堂上的勋贵.

    这样的话,估计是李二又下了什么决心想到这,楚枭立刻.

    沉下心,开始查看起任务要求.

    “任务要求:大唐初建,待兴.

    宿主要在三个月内,让大唐重建科举,启用寒门士子.”

    “提示:进入朝堂的寒门士子越多,系统奖励!”

    看到这,楚枭心里顿时明白,看次李二真的要效仿隋炀帝,重开科举了.

    不过,大唐现在百废,边关战事吃紧,甚至国内百姓连粮食都不够吃.

    在这种情况下,开科举有什么用百姓食不果腹,谁还有心情读书一边想着,楚枭没了再睡的心思.

    然而,此刻他不知道的是,李二正在太极宫内紧张的和长孙无忌等人进行商讨

    皇城,太极宫内.

    此刻,李二正坐在龙书案前批阅奏章.

    然而不知他看到了什么,脸色从始至终都是一片恼怒.

    至于长孙无忌,则坐在下首,揣摩着李二的意思.

    “混账!这些混蛋忘了今天,窦家是怎么灭门的吗!竟然还敢顶撞朕!”

    忽然,随着看完一卷奏章,李二瞬间勃然大怒,直接将奏章甩给了长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center>

    孙无忌.

    而在接过奏章后,长孙无忌便明白了.

    李二想趁着窦家被灭门,朝堂上的勋贵气焰被打压之际,沉寂发展寒门士子.

    于是乎,就趁机定下了重开科举的打算.

    然而,皇宫里是没有秘密的.

    在得到了李二想开科举的消息后,那些原本偃旗息鼓的勋贵,立刻.

    集体上书,建议李二不能开科举.

    要问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如果说只是为了楚枭的事情,那些勋贵自然也就忍了.

    不过,大唐的朝纲向来是又勋贵把持.

    皇帝想趁机发展寒门士子,这肯定就是想要借机抗衡世家门阀.

    如果这件事一旦让李二得逞,那么朝堂上的势力,从此以后就要分成两派.

    勋贵以及寒门那些寒门士子如无根飘萍,自然是要站在皇帝这边的.

    长此以往下去,大唐的权利都将集中到李二一人身上,勋贵豪门将再无说话的余地.

    面对这种情况,这些勋贵岂能同意想到这,长孙无忌连忙说道:“陛下稍安勿躁,此时现在不能急.

    勋贵之间必然是排斥寒门,担如果陛下联合楚帅,李帅以及房相等人,未必不可定下此事.”

    听到长孙无忌的安抚,李二皱着眉头说道:“说起来简单,如果只是排斥还好,可这些该死的家伙,却以大唐国力不济,百姓食不果腹为要挟!”

    “这样下去,大唐将永无开科举之日!”

    听到这话,长孙无忌也陷入了沉思.

    他也没想到,那些勋贵竟然用粮食为借口不过这样一来,皇家也确实不能开科举了.

    毕竟,大唐现在百废待兴,国内的粮食根本不够吃.

    现在,大唐的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谈科举之事.

    否则一旦强行开科举,必定是劳民伤财!如果一旦步上前隋的脚步,那么大唐国力必将遭受重创.

    可是想开科举,除非能让大唐再无饥荒但这说起来简单,要知道历朝历代都有过同样的难题.

    甚至,汉朝时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也没让百姓有足够的粮食吃.

    然而,如果不开科举的话,如何能让大唐的国力更上一步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才!只有大唐有了足够的人才,才能放人去开垦荒地,改革农耕.

    否则的话,这就是个死循环所以,科举一定要开!想动着,长孙无忌慎重的说道:“陛下,科举一事切不可缓.

    纵然满朝勋贵阻止,我大唐也必须开科举.

    否则的话,长此以往下去,百姓永无盛世可享.

    臣觉得,明日早朝可大举商议此事,如若群臣阻挠,陛下可联合房,杜二相,以及李帅等人.”

    “况且,明日一早,卢国公,琅琊郡公也会班师回朝,陛下大可联合武将一门,打压勋贵!”

    听到这,李二也点了点头.

    确实和长孙无忌说的一样,楚枭镇压了勋贵,这就是极好的机会.

    如果他不趁机重用寒门,那么今后再想找到如此的好机会,那是难如登天.

    想到这,李二心里下了狠心.

    明日一早,必须要在朝堂上定下此事.

    如若勋贵阻挠,那么他甚至不介意再沉寂镇压一回.

    楚枭之前的办法,应该还能再用一次想到这,李二立刻.

    下令道:“传令下去!速传房杜二相,李靖苏定方进宫!”

    “诺!”

    随着内侍一声应答,李二彻底定下了心.

    这次,他要在明早之前,就做好万全准备.

    看无下划线版小说请下载飞卢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