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章 美名天下闻

    半月后,科举发榜,郑参军奉诏进京,高中状元,皇上亲自将其提为太子少师,赐居前功勋侯府,留任京中,贵及一时,可谓是风光无限。∧>

    恭邑一身红袍坐在马上,昂首俯瞰着四周,身后除了随行的官兵还有大批争相观望老百姓,放眼望去,人山人海,新科状元郑卿,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恭邑这一路走来,旗鼓开路,欢声震动,喜炮震天,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想来也不过如此。

    功勋候府乃皇上结义兄弟镇国元帅郑天凌的同胞兄弟前功勋候郑江城的居所,自打功勋候辞官云游后便一直空置。恭邑一路被众人簇拥着进了新府邸,安家宅,请拜帖,迎接四方贺客,所有的一切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

    好不容易等到宾客散尽,恭邑撇开忠弓独自一人沿着新府邸的水榭栏杆徘徊,想她一国公主,藏身军中数年,靠身家性命搏了一身功名,如今又靠处心积虑得了个小封,外人只道她如何风光传奇,却不知她骨肉至亲不能认,心上良人不能见!

    恍恍惚惚行至一偏僻水榭,她将官帽取下来置于掌中,就着月光临水而照,愣愣的看着水中的自己,情不自禁的取下簪子,一头如瀑的长发倾泻而下,她正看得痴迷之际,面前的水象忽然“噗通”一声四下漾开,倒像是哪个一个不小心撞破她秘密的人的恶作剧。

    她吓了一跳,立马戴好帽子,将一头青丝胡乱的塞进帽中,惨白着一张脸四处张望,均不见有人,再一回头,忽然撞上一个黑巾蒙面的男子,她下意识的后退一步,险些跌下水榭,那人眼疾手快一把揽住她,她下意识的推搡,急得就要大叫,下一秒,却在看清他手上的同心结时平静下来。

    她按耐住心中的狂喜,反手握住他系着橙色同心结的手:“燕祁,燕祁?”

    男子扯下脸上的黑巾,愣愣的看着她,久久无言,宛如看一个陌生人。

    恭邑有些忐忑有些委屈的看着他的脸:“你竟不能识得我了吗,秦家子弟?”

    许久不见的燕祁一点一点的剥开她的手,用幽怨的目光看着她一点一点的向后退去,忽然一个闪身消失在她的视线中。

    恭邑含泪愣在当场,燕祁,这还是我的燕祁吗?昔日的种种一点一点的在脑海中浮现,曾经他们生死与共,曾经他们月下同饮,曾经他们两小无猜,曾经他们互定终身,他手上的同心结是她亲手所系,是她罗裙的一角,三年未见,他们怎么也不该如此啊?

    她有些心神恍惚的回到自己的房内,久久难眠。

    次日,进朝谢恩。她这才知道他留在京城原是做了皇上的贴身侍卫,因之前在军中位及将军,所以人人唤他一声秦将军,而那日原以为是皇上贴身侍卫的蒙光其实是与她同为东宫三少之一的太子少保,那日陪皇上微服出巡,他隐在暗处与蒙少保里应外合,保护皇上和太子的安全,见到她竟未有片刻现身!

    她心中负气,散朝后也并未与之交谈,只是碰巧与秦相一起被请去了东宫。

    龙宣太子在正殿接见了他们,与秦相说了一些朝中未尽之事便说起了与她“初见”时的情景。

    他说:“你那日那首曲,谱的可真是秒,我后来写与九公主,连她也连声说好,你那首词看似简单,却是用了香山居士的三首诗才合成的,一首‘问刘十九’,一首‘南浦别’,还有一首‘浪淘沙’,却也难为你竟衔接得恰到好处!”

    恭邑见龙宣依然这般与她亲近,心中的闷气去了些,笑道:“滥竽充数,算不得好词,太子快莫要再提!”

    说完方知言语过于亲昵随意,见龙宣太子也是微微一怔,随后也不以为意,只笑说:“你这性子和才学都是一等一的好,亏得父皇把你放在我东宫做事,我白捡了个大便宜!”

    恭邑笑笑不语,却听龙宣太子道:“你是郑元帅旗下的参军,一定识得表兄,”说着看了一眼秦相,“他是舅舅的独子,也曾在军中任职。”

    恭邑抬眼看了一眼秦相,硬着头皮道:“相爷的公子,人中之龙,郑某岂会不知?且都是军中患过难的兄弟,改日也会登门拜访。”

    龙宣太子似乎很乐意身边的人这样套近乎,再说了一些其他的闲话,便让他们告退了。

    恭邑与秦相一路行至宫门口,秦家的马车早早的候在了宫门外,而来接她的马车却还没有到,秦相借机邀请她过府一叙,她因先前有言在先,说与燕祁有生死之宜,这才不得不进府拜见。

    也亏得这位秦相是一位好相与的人物,闲扯了几句,便将她带到了会客厅,只当她是来找儿子的,并未做多陪。

    他前脚刚走,燕祁后脚便走了进来,恭邑憋着气,却又走不得,很是恼火,抬眼见了燕祁,慌忙中只将头一拧,再不言语。

    下一秒却被燕祁一把抓着往外拉,恭邑很是不解,一屋子下人看着,两个大男人呢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正待发作,却听那人冷声道:“请郑兄到我房中小叙!”

    恭邑憋着一口气被他拉到他房中,含怒转身正待要骂,却见他顺手将房门也掩了,只大惑不解道:“做什么,昨日如陌生人一般,今日又有什么话可说?”

    燕祁静静的看着她:“是你登门找的我!”恭邑抬头,却不是记忆中温润的模样。

    只说:“我到相府做客也并没有点名道姓一定要你接待!”顿了顿,她说:“燕祁,你是不是怪我有负于对你的承诺?”

    过了许久,燕祁方恨恨的回道:“你说三年后请旨迎我做金宫驸马 ,三年之期已到,可你又做了什么?”

    恭邑想了想如是道:“燕祁,我想过无数种我们重逢的画面,却没想到是这种,我送你的同心结还在你手腕上我很开心,可你待我一向宽容,就算我没有如期履行承诺,你也不当不问缘由气我恼我,甚至于不认我,你这般与我计较,造成你我重逢之日今日之局面,若说不失望是假的。”

    燕祁闻言双拳紧握,许久方道:“你想到的重逢的画面是怎样的?”恭邑不语。

    燕祁忽然走近她,一点一点的将她圈入怀中,柔声道:“卿卿,我们幼时定亲,后又有三年之约,几经周折,一等再等,却到如今也不能结为连理,我是真的害怕,怕有一天我失去了身份,失去了能力,终其一生也不能和你在一起!”

    恭邑一怔,听他继续道:“你说得对,我也知道我们的重逢不该是那个样子,你说我何曾不想偎香倚玉,共叙离情,只是,哎,是我糊涂!”

    恭邑不安的动了动身子,“说什么偎香倚玉,我说我们重逢不该是那个样子,可却也不是这个样子,你从前,哪敢这般造次?”

    燕祁闻言,反倒笑了:“那时候你年纪小,怕吓到你,现在可以了,再说,你忘了什么也不该忘了,八岁那年我背着你翻越苍山,十岁那年我牵着你趟过红痢江,直至十六岁分别互定终身,我与你一起滚过多少沙丘石坡,我护着你,与你肌肤相亲……”

    恭邑自他怀中转身,红着脸捶打他的胸口,羞道:“你,说的什么胡话,没的学得像个登徒子一般,你再胡说,再胡说……”

    燕祁看着她捶着捶着头越发低了下去,忍不住低头凑近她,轻轻一啄,再啄,“卿卿,我其实很早很早就想……”说着猛地一低头吻了上去。

    从相府出来后燕祁让人备了马车,说要送她回去。恭邑心有余悸的上了马车,一面整理衣装,一面斜眼偷瞄燕祁。

    燕祁笑着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唤她:“卿卿……”

    恭邑:“嗯?”

    燕祁眼神飘忽:“你以后别唤我秦家子弟,也别唤燕祁,我有个别名叫墨裁,幼年时我娘曾唤过我墨儿,你也这般唤。”

    恭邑抬眼,嘴角微扬,好笑不笑的看着他:“墨儿,小墨儿,竟像个孩子一般!”

    燕祁不说话了,只温柔的看着她。直到看着她下了马车,进了少师府,先前一直闷头驾车的贴身侍卫忽然道:“大公子的苦,景行知道,只是你也该怜惜二公子的一片痴心,多以秦家的事业为重,莫奢望其他!”

    燕祁的脑海中响起一个孱弱的声音:“大哥……照顾好她!”

    他猛地一个激灵,眸光一闪,又恢复了先前那个冷若冰霜的模样。

    恭邑则回府后写信给东郭丞相交代完一切后,便一心记挂着进宫如何找机会见一见皇祖母,偶尔想起与燕祁重逢的种种情景也曾暗暗忧心过,三年前的燕祁,端的是温煦如玉彬彬有礼的君子模样,岂不说有自幼定亲的缘分,饶是后来一起经历许多生死,每每情到浓时却也总不曾逾越半分,哪曾想他竟也有恼她时冷着脸故作不识的一面,更不曾想他会说出那般言语,做出那般举动!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也不知道她不在他身边的这段时间,究竟错过了他哪个故事,那些经历?

    于是寻思着又过了几日。这天下朝后恭邑去太子的炎烁宫,刚到宫门口便见到了太后的銮驾,恭邑欣喜万分,慌忙跪地而拜,因考虑到目前身份的诸多不便,不得已只能带着十二分的敬意深深的将头埋在地上,直到銮驾走出去好远才敢抬起头来看看太后的背影,直到目送着她离开。,

    龙宣太子身边的小惠子笑呵呵的把他搀起来,“郑大人,您瞧您平日里多大的一个人物,如今见了太后,却舍得行这么大的礼,快起来吧,活脱脱像吓傻了一般,我们太后娘娘菩萨一般的人,就算您冲撞了銮驾也不会怪您的!”

    恭邑陪笑着,心下却是一沉:“小惠子,你怎么知道我的心呐!”

    小惠子只忍着笑将她往里屋引,见了龙宣太子又忍不住附在耳边说道了一番,只惹得龙宣太子哈哈直笑。

    恭邑与龙宣太子的相处模式很是随意,见他笑成这样,哪里还有一个太子的样子,正想说道他几句,忽然有个俏丽女子从里屋掀帘而出,笑问:“皇兄笑什么,笑成这样,就不怕失了您太子爷的体统!”

    见了恭邑微微一怔,冲着龙宣太子道:“皇兄惯爱欺负人,做什么有外臣在还让我来给你缝补被子?”

    龙宣太子忙赔笑道:“做什么不给你缝,我的被子,难道不给你缝还给那些杂七杂八的姑子婆子缝,再说了,郑卿是我亲近之人,他见得你,你也见得他,今日你们好容易遇到了,岂有不见面的理?”

    恭邑怔怔的看着龙宣太子,又看看那女子,思量着他那番话,隐隐觉得他待她有些不同。

    正愣仲间,见那女子盈盈向他走来,十分不忌讳的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道:“郑卿原是这样美玉一般的人物,”说着含羞转向龙宣太子道:“皇兄,在我心上你是世间绝无仅有的好的人,可也只是我偏心,若换了旁人,且不说这位郑大人,就是秦表兄,约莫也是比你好的!”

    恭邑听她一番话,实在很难忽略她言语中对龙宣的一番情义,只得微微疑惑的看向龙宣,见他也是面色微红,十分无奈的点了点女子的额头,转而对恭邑道:“这就是我那十分不成气候的妹妹,九公主雪目!”

    恭邑了然,是了,这就对了,怪不得如此亲昵自然,原来是兄妹,又怪不得总觉着两人之间有一种别样的情愫,既像亲情,又像男女之情,却原来是九公主。世人都知九公主是皇上因缘巧合之下从民间认的义女,是个极玲珑剔透的人儿,既是兄妹,又有着这番情义,也怪不得会如此了。

    只是,他的龙宣,如果真心钟情于这样一个身份的女子,也不知将来要吃多少苦呢?想到这里,她又忍不住看了一眼龙宣,一时竟也忘了要行礼。

    待反应过来要行礼后,九公主却笑了,只说:“快别了,我与皇兄是一样的心,倒宁愿与大人亲近些,这些虚礼人后便免了吧!”

    龙宣高兴的揽了揽她的肩:“我就知道你们一定会合得来的!”

    龙宣笑,恭邑也跟着笑,她的皇弟,他喜欢的人,就算不相认,他们也会成为她的亲近之人,想到这里,她的心里禁不住淌过一丝暖流。

    于是又在一起避重就轻的聊了许多往昔的事,出宫时见忠弓亲自驾了马车来接,不由得心下越发欢快。马车行驶到关雎楼门口,想起那日美人赐座之恩,恭邑忽然有了想进去拜会佳人的冲动。两人要了一间二楼的雅间,店小二上来送酒菜,恭邑问:“能否唤梅姑娘到此一叙?”

    店小二十分熟练的推辞了,“我们姑娘正忙着,少师大人既然开了口,但凡我们姑娘有一刻闲着必定是要来叙叙的!”

    恭邑笑而不语。不料店小二第二转上来的时候竟稍来口信,说:“我们姑娘请大人清客亭一叙。”

    恭邑留下忠弓随小二转至内庭,远远的看到一座亭子,小二遥遥一指便转身走了,恭邑只向前走,走近了方知原来亭内除了梅姑娘还有客人,而这人不是旁人正是少保蒙光。

    只听他吼道:“人人都爱他,高洁如梅大姑娘,竟也肯破例为他赐座,还在众目睽睽之下为他献舞,你是终于等到了让你心甘情愿为之放下身份的良人,我说的是与不是?”

    恭邑暗道“不妙!”正要转身离去,梅洛儿忽然出声唤他:“卿公子请进!”

    恭邑实在难以忽视蒙光由震惊到愤怒的目光,谦逊的站在门外道:“亭内人似有未尽之言,卿稍事片刻,稍事片刻!”

    话音方落,却见梅洛儿施施然向她走了过来,一面亲昵的拉起她的手将她往亭内引,一面娇嗔道:“凭亭内何人,断不舍叫卿做亭外人!”

    蒙光目光沉沉的扫了一眼梅洛儿拉住恭邑的手,转身离去:“无论请谁做亭内人,但凭你意!”

    恭邑站在梅洛儿身边很是不安,梅洛儿却像个没事人一般,依然千娇百媚的看着她。恭邑有些慌了,“梅,梅姑娘,怕是不妥,不妥!”

    梅洛儿却掩嘴笑了:“今日若换做旁人我就是再气他也不会如此作践自己,是你却不怕了,卿妹妹。”

    她言语中透着揶揄:“说,你是哪家的丫头,竟改头换面,做下这样的大事?”

    恭邑双手紧握 :“你如何知晓……”

    梅洛儿笑道:“从见你第一面我就知道了,不过你放心,我是真的喜欢你,想和你相交,你的事我是不会说出去的!”

    恭邑疑道:“女扮男装遇圣驾,考状元,位极人臣,你不问我缘由,竟是半分不好奇?”

    梅洛儿笑:“好奇,可古人常说‘非常人有非常事,非常事有非常因,’我又何必去问?况且你有所不知,我和你的缘分可能不只如此。”

    恭邑思索片刻,拱手道:“那便谢过梅姐姐了!”

    梅洛儿道:“你若仍疑我会泄露你的秘密,你可以把我放在你身边,时刻监督我。听闻你府上正在招募管事,我可以去帮你忙!”

    恭邑摇头,“方才我初见这个亭子的时候,见上面题有‘清客’二字,当时我便在想,姐姐姓梅,而梅是花中出了名的清客,此亭唤作‘清客亭’,当真是极妙的,可见主人的学识人品非同一般,此刻我信姐姐,与姐姐喜欢我愿意不问出处与我相交是一样的道理!”

    顿了顿道:“倒是姐姐,府中确实在招募管事,妹妹一向对招入府中之人挑三拣四,寻常人一概不能入眼,姐姐一人管理着数家产业,又有心帮衬,不如便来府中做个常客,既可替我解燃眉之急,又可全了姐姐今日唤我来此的意愿,长久绝了蒙少保的意,姐姐以为,如何?”

    梅洛儿笑着瞥了一眼恭邑,喃怪道:“你捡了大便宜了,说不定哪一天,你想成事,我还可以变卖家产为你招兵买马,你事败了,我还可以陪你四海为家!”

    末了风情万种的转身,只看了一眼恭邑,拖着长长的裙摆摇曳生姿的离开,“死相,我好歹是个女儿家,且是这样大的一个人物,不顾一切的跑去你府上帮你,你可要派人八抬大轿来接,切莫让旁人笑话了我去!”

    恭邑笑着点头,看着梅洛儿一点一点消失不见,也曾有片刻迟疑,却没想到一向比她还谨慎的忠弓得知此事后,竟劝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且看将来!”

    从关雎楼出来时,正逢灯火通明万家灯火时,二人果断先择弃车同行,却不想会有娇客拦路。

    恭邑看着面前绿衣轻衫的女子,花了许久的时间才将她认出,虽然诧异,但确实是那日有过一面之缘的周画师之女周未雨无疑!

    相比较恭邑的诧异忠弓却显得淡定了许多,“周小姐从关雎楼一路跟随至此,究竟有何难了之事?”

    原来他二人竟已在关雎楼打过照面。恭邑了然,想是周未雨撞破了她与梅姐姐蒙光三人交谈的画面,却被后来的忠弓拦在了亭外。

    于是上前一步,听她道:“郑大人这么厉害的人物,做什么就只缠着我梅姐姐,你难道不知她……哎,天下有才有貌的女子这么多,郑大人就这么喜欢和别人争?”

    同为女子,她这么一说恭邑却糊涂了,若说她中意自己,断不会如此争锋相对,可若说她中意蒙光,她却言语间尽是对自己破坏他和梅洛儿姻缘的责怪?

    转念一想,莫不是她有心成全心上人与其中意之人的姻缘,容不得旁人破坏,竟是这样的心境不成?恭邑有心试探,遂笑道:“任凭弱水三千,卿只取一瓢饮,梅姐姐的好,岂是旁人比得的?”

    周未雨果然上当,“你既叫她一声姐姐,何苦对她生出那种见不得人的心思,何不找一个与你年纪相当的女子,岂不更好?”

    恭邑越发笃定了之前的猜想,只道:“梅姐姐在我心中无可替代!”

    周未雨急过之后咬牙道:“当真无可替代?”

    恭邑笃定的点头,“当真无可替代!”

    周未雨恨恨一跺脚,转身瞪了一眼恭邑,又瞪了一眼忠弓,“不可理喻!”气哼哼的走了。

    恭邑忍不住笑道:“忠弓大哥,周画师家这位小姐,可真是有趣!”

    忠弓却难得的开了口:“当真是个十二万分刁蛮的主!”

    恭邑笑笑,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