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 当农民太难了!

    听到父亲的声音,李一飞回头望去:"你咋又出来了?不是让你休息吗?"

    "休息啥!我去地里看看。"李勇军愁容满面,显然担心庄稼,静不下心休息。

    "你刚好,在家歇着吧,我去就行了。"李一飞还是有些担心父亲的身体。

    "哪儿有那么矫情,我说没事就没事。"李勇军说着脾气又上来了,瞪了李一飞一眼,直接走了。

    "我跟你一块去。"李一飞赶紧跟了上来。

    本来他就是要去菜地的,父亲刚好,让他一个人过去李一飞也不放心。

    清水村的田地都在村庄外围,哪里地势比较低洼,又临近清水河。

    清水村在几十年前是河道,后来河水改道,硬生生给填上了。

    当时为了建村庄,村子的地势填的比较高,但田地却很低洼,一旦遭遇暴雨,上游开闸,清水河的水就会倒灌。

    走过村口,二人远远的就看到几乎全被泡在水里的田地,如一片汪洋。

    至于那些庄稼,怕是要绝收了。

    "唉,年生不好,今年要绝收了。"看着那片汪洋,李一飞无奈叹息。

    虽然以前他们也遭遇过这种灾难,但今年的来势明显比较凶猛,打了他们一个猝不及防。

    "唉!"

    李勇军也重重的叹了口气,满是无奈和心酸。

    这就是清水村村民的悲哀,能不能收成,只能看老天爷给不给饭吃。

    这也是他极力反对李一飞种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农民太难了!

    在二人叹息的时候,村子里的其他人也来了不少,看着眼前的情况,一个个都是唉声叹气。

    清水村人外出打工的不多,大都靠着几亩地吃饭,这一场雨基本上断绝了他们大半年的收成,怎么会不叹气?

    似乎就连天空都更加阴沉了!

    甚至有些妇女已经开始抹眼泪了,出现这种情况,任谁也没办法。

    李勇军又叹了口气,也没说什么,从口袋里摸出一支烟,一脸愁容的抽了起来。

    远远的李一飞就听到有人说:"算是完了,正赶玉米授粉扬花的时候,看这水都把玉米秆盖头顶了就算水退了,也都授不了粉了,算是全废了啊。"

    "唉,年生不好啊,还是盼着水赶紧退吧,说不定还能种点啥,收一点算一点吧。"

    "急也没用啊,现在河水都是满的,下游不开闸,水排不出去,咱啥都做不了。"

    叹息声此起彼伏,整个村的人都笼罩在了一种悲伤的气氛之下。

    听着乡亲们议论纷纷,李一飞也只能无声叹息。

    他们说的一点没错,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洪水退去,然后种点生长周期短的作物,收一点算一点。

    不然再种别的,肯定耽误下一季种小麦。

    叹完气,李一飞不再怨天尤人,他和别人的情况不一样,他种的是菜,而且已经收获了一批,虽然不是很多,但好歹没有全部砸进去。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所以他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抢收回来的蔬菜卖出去,也算是弥补一下损失,不然等烂了可真是砸手里了。

    "勇军,你咋过来了?你这刚好,咋不好好休息?"后面传来老李头的声音。

    李勇军回头看向老李头,叹息道:"唉,你看这,我能休息的好吗?"

    "唉,这是天灾,谁也没办法。"老李头也叹了口气。

    不过他并没有其他人那么发愁,因为他有手艺,挣得够花的,家就种了一块自留地,还是菜园子。

    大雨虽然淹了村里的田地,但他并没有损失太多。

    "老李叔,你看这水啥时候能退?"李一飞一直在外上学,常年不在家,虽然了解一些情况,但并不详尽,所以就出言问道。

    在李一飞印象里,这么大的水,好像也只在他七八岁的时候见过一次。

    老李头摇摇头,皱眉道:"不好说,按往年的情况,还是得看下游水量大不大,他们肯不肯开闸,不过看这情况估计一时半会儿是难了。"

    "唉,这日子可咋过啊。"李勇军愁坏了,儿媳妇还没找到,他还指望今年的玉米卖了攒点钱给儿子盖新房呢。

    "行了,愁得怪狠,日子不还得一天天过,又不是只淹你一家。"老李头这明显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说完他又看向李一飞:"我说勇军啊,你应该给一飞学学,看看人家一点都不着急。"

    听他这话,李一飞苦笑,不着急是假的,这么大的洪水,怎么可能不着急?

    只是现在这情况,着急也没用,怎么解决问题才是最主要的。